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灵魂在四方——甘南六日游之游记 |
灵魂在四方——甘南六日游之游记 |
2011-09-22lvping.com |
甘南六日游记之一——保湿秘笈 D1:8月8日下午16时45分,上海浦东机场登机,乘坐海南航空公司HU7736航班,航班非常准时,20时35分到达兰州中川机场,出发时上海气温32度,兰州29度,大巴车程1小时左右到达位于市中心的入往宾馆。车上地导告诫我们注意事项:记录下三条一是保暖,二是保湿,三是高原反应。以上三条在最短的时间,在我的身上有了反应。中川机场据说是全国离市区最远的机场,这在我们的最后一天行程中得到了印证,这是后话。导游指着窗外夜幕下安静的一条小河说:这就是黄河,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导游说的三个注意事项,第一条在我身上印证的居然是:“高原反应”,我向家中报平安时,误发为顺利到达西安中川机场,在以后的行程中,我们大家把所有犯下的低级错误统称为高原反应。 注意事项第二条,在入往的宾馆得到了印证,导游告诉我们一个所谓的保湿方法:到宾馆后,烧一壶开水,然后让蒸汽湿润,做“土制加湿器”,“土制加湿器”的直接效果就是整个楼层突然断电,而且是根本推不上电闸,以后多次遇上断电,我们再也没有用过“土制加湿器”,烧开水时也是尽量错时。注意事项的第三条在第二天有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且听下回分解。 甘南六日游记之二——土门关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 D2:8月9日整个行程坐车时间最长的一天,行程上说是七个小时,感觉是从清晨坐到了“黎明”(甘南与我们有二个小时的时差,太阳要到晚上20时才下山,所以傍晚到达时,恍忽间不是夕阳西下,而是朝阳东升的感觉。)我们行驶的是兰州至临洮高速公路G212,过临夏到合作,过碌曲,到尕海,再到郎木寺,其实我们是到甘肃最南面甘、川、青三省交界,然后再往回走。遇到的第一个隧道新七隧道因油罐车爆炸正在修复中,所以只开了一个通道,限速30码,我们的司机师傅模范执行,高速公路限速80码,司机也只开到60码。 临夏回族自治州因濒临大夏河而来,古称“河州”,被誉为“中国的麦加”,土门关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一过土门关,立马显现藏族聚居区的景色,白塔矗立,五色经幡飘动。在高速公路上我们偶遇一辆车牌为80-VKJ-7的白色房车,车子的后面用中文写了两个大字“荷兰”。甘南藏族自治州是我国七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肃省的西南部,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大部分海拔在3000米以上。下午,开始下大雨。朋友一听我要去甘肃,第一反应都是黄土高坡,干旱少雨,风沙漫漫,实际上我们大部分时间置身蓝天、碧水、绿草之中,甘南号称“香巴拉”,是藏语中“天堂”的意思,离九寨沟不远,到达尕海湖时,大雨,气温骤降,天空暗淡下来,整个湖区空旷寂廖。大家随身带的衣服都不够保暖,又因下大雨,没有在海拔高的地方不能跑的经验,很多人有了高原反应。晚上入往郎木寺。因为时差的关系,我们到达时,高原的太阳在头顶辉煌的照耀着。郎木寺,无数次在驴友口中传颂过的地方,激动的心情让我们的高原反应更加强烈了。郎木寺实际上不是一个寺庙,而是一个镇子的名字,以白龙江为界,西北的一半镇子叫郎木寺,归属甘肃甘南的玛曲县;东南另一半镇子叫纳木镇,归属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这个镇子风情万种,古今西交融,窄窄的街道,商铺林立,客栈饭店大多用三种文字标识,汉藏英。当然镇子最具特色是寺院。甘南郎木寺这边,寺院宏伟,红墙金瓦,金顶,装饰豪华,这里的居民居住的是土房;纳木镇寺院多为白墙,琉璃瓦为顶,相对平实一些,是达仓纳摩寺,(安多达仓纳摩寺,即格尔底寺)也是我们第四天要参观的寺院,我们入往的郎木寺宾馆也是琉璃瓦顶,大厅装饰金碧辉煌(归属四川省)居住的是木房。郎木寺这边山势平缓,多草少树,晴朗炎热,纳木镇则相对险峻,树木茂密,山头湿气氤氲。郎木镇是我们流连忘返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住了两晚,镇上的小店进进出出了好多回,买了防紫外线的脖套,买了据说产自尼泊尔、印度的藏饰,买了送给朋友的礼物,还有朋友买了唐卡,后来又在镇上有名的丽莎酒吧用了晚餐,又因旅行社调度失误在郎木寺镇上用了午餐。调度员叫“王慧慧”(音同),我们在后面的行程中多次听到这个名字,所以后来我们把有“高原反应”的人称为“王慧慧”。 引用百度条文“上个世纪40年代,一位美国传教士踏上了这块神奇的土地,一住就是十几年,直到1957年才离开。他在这里完全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之中,但是似乎他的传教算不上成功,因为今天已经看不到除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之外其他宗教的痕迹。他的传教,如奔腾的白龙江一样,在岁月的流转中去了远方,留下的只是一个过程——曾经在这里走过。十几年与当地人的相处,让他感受到了一个有着久远历史的民族的生活。神奇的传说、秀美的山川以及豪放粗犷的民风,在他心中永远定格。他将耳闻目睹记之于笔下,最后,写成了一本英文书《Tibetlife》,在美国出版后,引起轰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行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前往,在早先一些国际优秀的旅行地图上甘肃都会标注有郎木寺,而兰州市却很少标注。郎木寺正因为《Tibetlife》的影响,汇聚了五湖四海的人们。2001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托尼来到了这里,他循着他老师当年的足迹进行采访,就像詹姆斯的那本《消失的地平线》引来了稻城热一样,郎木寺正因为《Tibetlife》的影响,汇聚了五湖四海的游客。许多人都认为郎木寺就是寺院名,其实,这里有三座寺院。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格尔底寺的入口处,还有一座清真寺。蓝天白云下高高耸立的叫醒楼与浑圆的佛塔并立,显得十分壮观。与格尔底寺遥相对应的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赛赤寺。他们的全名分别是安多达仓纳摩寺,即格尔底寺,郎木寺清真寺和安多达仓赛赤寺。”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426-r1334219-journals.html1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