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等待和希望-伊夫堡(一)

等待和希望-伊夫堡(一)

2011-09-29lvping.com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吃过午饭,外面的小雨终于停了。按上午制订的临时计划下面我应该是去参观马赛旧港西边的另外一个教堂-圣玛丽大教堂(Cathderale

  St. Marie Majeure),而其他人则去旧港附近的老佛爷商场(Galeries Lafayette)购物。出了餐厅门抬头望了望逐渐放晴的天空,带着一丝侥幸的心理又去了趟伊夫岛游船售票处,售票亭里依旧是上午那个帅小伙值班。我问他下午是否游船去伊夫岛,他微笑地点点头说:“下一班是1:45”。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半信半疑地又向他确认了一遍,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当时那兴奋劲儿真是溢于言表,苍天不负有心人啊,连老天都帮我的忙,拨开了乌云见太阳。

  最早知道伊夫岛(Ile d’If)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国高蒙(Gaumon)影片公司1954年出品的电影《基督山恩仇记》(Le Comte DeMonte-Cristo),影片中的男主角埃德蒙.邓蒂斯(Edmond Dantes)因遭诬陷在自己最幸福的时刻被逮捕,最后被囚进在了伊夫岛的地牢里14年。电影中跌宕起伏、丝丝入扣、引人入胜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那里面有挫折,有感恩,有复仇,也有宽恕。在那娱乐资讯极为匮乏的年代这样经典的影片是非常难觅的,电影中的精彩片断久久地驻留在我脑海里,同时也一直在触动着我的神经。那时我就期待以后能有机会去法国看看,去马赛看看,去伊夫岛看看,现在这一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在那之后又买了小说《基督山伯爵》(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02-1870年)1844年出版,蒋学模根据英文版翻译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认真地看了2遍。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法国影星杰拉尔·德帕迪约(Gérard Depardieu)主演了新版《基督山伯爵》,而后美国也出了一部,但感觉三部电影都与原著有一定出入。文字上还是觉得韩沪麟、周克希根据法文版翻译的《基督山伯爵》(Le Comte de Monte-Cristo,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年版)不错,语言更忠实于当时的现实。

  售票亭上的游船时刻表和票价,单岛每人10欧,双岛(Ile d’If和Ile du Frio)每人15欧。

  “埃德蒙.邓蒂斯”Edmond

  Dantes号游船。很会做生意嘛,连游船名字都投“游客们”所好,去伊夫岛的绝大多数游客都是像我这样到那儿去追寻“基督山伯爵”的足迹去了。

  游船正点离开马赛港,向2公里以外的伊夫岛驶去。旧港两旁停满各式各样的私家游艇,只留出一条不算宽的水路供船只行驶,这很像傍晚时分小区边停满汽车的街道,停放的车辆占据了道路的大部分地方,可供来往车辆行驶的地方反而小得多。

  旧港入海口东边的圣尼古拉斯要塞(Fort Saint-Nic

  as),它与西边的圣让要塞(Fort Saint-Jean)一道,曾是守卫马赛港的重要工事。

  屹立在山丘上的加尔德圣母院,钟楼顶上那烁烁金光的圣母像格外耀眼。

  游船行驶二十分钟后,伊夫岛的全貌渐渐映现在眼前,左边是“孤独”的灯塔,右边是敦实的伊夫堡(Chateau d’If)。

  1516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cis I,1494-1547年,1515-1547年在位)在马里尼亚诺战役(Battle of Marignano,1515年)大捷后途径马赛,发现该市全无抵御入侵的工事,于是下令在伊夫岛上建造一个防御性城堡。城堡修建于1524-1531年,它的主要作用是抵御西班牙或土耳其从海上的入侵和保证马赛港-这个皇家商船队停泊地的安全。建成后还安装了大炮,最多时曾驻守300名士兵。后来,随着舰艇和大炮的革新,这座城堡逐渐失去了战略价值,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结构使它成为了理想的囚禁地,随后被改成了国家监狱。

  伊夫堡建成后并没有参与过一次实际的战斗,但有着一定的威慑作用。1531年神圣的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H

  y Roman Emperor Charles V,1500-1558年,1519-1556年在位)曾打算进攻马赛,后来放弃了此计划,或许是因为伊夫堡防御工事的原因。

  建在岩石上土黄色的城堡和围墙逐渐清晰起来。长不足200米、宽170米的岛几乎就是由石灰岩礁石垒起来了,没看见有任何树木,看上去极为荒凉和原始。

  上岸后沿石阶逐级而上,这是进城堡的唯一通道。当年,有多少“要人”从这条路走进去,就再也没活着出来。

  道路两旁厚重、高大的围墙都是用碎石搭建的,很有历史沧桑感。

  参观伊夫堡需购买5欧门票,在检票处领取了中英文简介各一份,发现中英文介绍的内容有很大不同,并不是想象中的同一内容两个版本,两个版本各介绍各的,都值得参阅。城堡坐落在一个较为空旷的地带,四周没有树木和其它可以遮荫的地方。诺大的城堡只有一个很狭小的门。

  伊夫堡是一座边长为28米的方形建筑,城墙的三个角各建有一个开着宽大射击孔的圆柱形塔楼。其中西北侧的克里斯多福(Saint-Christophe Tower)塔楼为最高,有22米,建于1529年;另外两个分别是东北侧的圣尧姆塔楼(Saint-Jaume Tower,建于1531年)和东南侧的莫高维塔楼(Mougouvert Tower,建于1531年)。城堡共有三层,最底层没有窗户,当时是住所、厨房和储物间,后改为地牢;第二层是防御用的炮台和瞭望口,后改为关押要犯的监狱;第三层是个非常宽阔的平台,站在那儿可以眺望马赛,欣赏波光粼粼的地中海。城堡中间有一个窄而深的中庭。

  塔楼上的炮孔,伊夫堡改为牢房后,这些炮孔就成为了犯人们“向往”自由世界的精神寄托。

  伊夫堡正门,门前有近2米深的壕沟,进出正门都必须经过这5-6米长的吊桥。大门内有一个大铁闸,受到攻击时可以放下铁闸,就像许多电影中描写的中世纪城堡的城门那样。

  进门后是城堡的最底层,旁边原是住所,东南角是厨房和谷仓,后都改为地牢,现在大部分作为展厅展览和介绍整个伊夫堡的历史。

  右边墙上的犀牛版画是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年,德国著名油画家、版画家)在1515年根据瓦伦蒂.费迪南德(ValentinFerdinand)的素描创作的。印度古吉拉特(Guzarat)国王于1513年赠送一头犀牛给葡萄牙国王曼奴埃尔一世(Manuel I,1469-1521年,在他在位期间的1509年,被誉为“海上雄狮”的海军将领阿尔布克尔克(Afonso de Albuquerque)为葡萄牙奠定由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红海、波斯湾、太平洋的海军航线的霸业),后者又将它转赠给罗马教皇利奥十世(Papa Leo X,1475-1521年,1513-1521年在位)。于是这头犀牛就从里斯本被运往罗马,于1516年途径伊夫岛。这头亚洲奇兽很快就引起了马赛居民甚至是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好奇心,国王从马里尼亚诺战役(Battle ofMarignano,1515年)返程途中还专程前来观看。

  犀牛在伊夫岛上呆了几周后再次启程前往目的地罗马时,却因轮船遭遇风暴在意大利的热那亚(Genoa)海湾触礁沉没。最后教皇收到的礼物是在岸边发现的犀牛尸体制成的标本。

  城堡中心不大的天井,中央是一口水井,供当时卫兵和犯人的饮水。监狱曾于1848年6月发生过暴动,天井四周的墙壁上刻满粗糙、潦草的字迹,只有出口的门楣上刻着的“人民至上楼”的字样还依稀可辨,这些都是那个时期所发生事件的见证。

  一楼地牢的最里面是《基督山伯爵》的主人公埃德蒙.邓蒂斯(Edmond Dantes,后成为“基督山伯爵”)的关押地。这里以前是存放炮弹火药的房间,房内没有窗户,密不透风。

  地牢墙角有一架小电视,里面正在放映着电影《基督山伯爵》。墙那边就是囚禁法利亚神甫(Abbe Faria)的地牢,隔壁如此狭小的空间根本无法容纳一个人在里面活动,我猜想这些安排完全是为了迎合小说而刻意“编造”出来的。

  埃德蒙。邓蒂斯逃出伊夫堡后,在基督山岛上找到了法利亚神甫知晓的藏宝洞窟,花钱买了个伯爵爵位,之后一直以“基督山伯爵”的身份出现,对陷害他的人进行了无情的报复。

  基督山岛(Montecristo)是位于意大利海域的一个小岛,属于托斯卡纳群岛(Tuscan Archipelago)的一部分,在拿破仑被流放的厄尔巴岛(Elba Island)南边。拿破仑曾为厄尔巴岛留下了著名的诗句:“在我看到厄尔巴岛之前,我曾所向无敌”(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Monte Cristo意大利语的意思是基督山(The mountain of Christ)。

  在网上搜到一篇大仲马的轶事,不知是真是假。

  1844年《基度山伯爵》出版后,无数好奇的读者纷纷来到这座荒凉的古堡参观。古堡的看守人煞有介事地向每个来访者介绍那两间当年是埃德蒙.邓蒂斯和法利亚神甫的囚室。人们好奇心得到了满足,而看守人也相应地拿到一点小费。

  一天,一位衣着体面的绅士来到伊夫堡。看守人照例把他带到囚室参观,当听完了例行的一番绘声绘色的讲解后,来访者问道:“那么说,你是认识埃德蒙.邓蒂斯喽?”

  “是的,先生,这孩子真够可怜的,您也知道,世道对他太不公正了,所以,有时候,我就多给他一点食品,或者偷偷地给他一小杯酒。”

  “您真是一位好人。”绅士脸上带着微笑地说,并把一枚金币连同一张名片放在看守人手里,“请收下吧,这是你对我儿子的好心所应得的报酬。”绅士走了,看守人拿起名片一看,上面用漂亮的字体印着来访者的姓名:大仲马。

  由此可见大仲马对他的作品《基督山伯爵》的喜爱程度。

  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纪事表:

  1814年

  埃德蒙.邓蒂斯会见拿破仑

  1815年

  被囚禁在伊夫堡 (19岁)

  埃德蒙.邓蒂斯父亲去世

  埃德蒙.邓蒂斯的恋人梅塞苔丝(Mercedes)与费尔南(Fernand)结婚

  ……

  1829年

  逃出(33岁)

  1830年

  埃德蒙.邓蒂斯成为基督山伯爵(Monte-Cristo)

  ……

  《基督山伯爵》一书中最著名的句子出现在它的最后一章:

  “在这世界上既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状况和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如此而已。唯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尝到极度的幸福。必须经历过死亡的痛苦才能感受到活着的欢乐。幸福地生活下去,我心爱的孩子们。请你们永远不要忘记,直至上帝垂允为人类揭示出未来图景之日,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更多照片和游记请访问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hasezm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392-r1334791-journals.html24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