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维多利亚哈特立城堡,追踪丹斯默家族的最后归宿

维多利亚哈特立城堡,追踪丹斯默家族的最后归宿

2011-10-07lvping.com


  《北美游记》之八十二:维多利亚哈特立城堡·Victoria Hatley Park Castle

  维多利亚城西部的Esquimalt地区,有一处森林掩映的苏格兰风格城堡,取名为哈特立城堡(Hartley Castle),由丹斯默家族的长子詹姆斯·丹斯默(James Dunsmuir)于1908年兴建,城堡经过百年变迁,如今已被辟为皇家路大学(Royal Roads University),校园对外开放。 作为加拿大西部曾经的首富、政商界名门,丹斯默家族在卑诗省历史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不仅是维多利亚留下的庄园、城堡,甚至在温哥华Downton市中心,有一条重要的街道,Dunsmuir Street,就是以这个家族命名。翻开卑诗省的历史,历任的卑诗省议员、总理、抑或省长的名册中,都能找到这个家族的成员。

  詹姆斯·丹斯默(James Dunsmuir)出生于父母从苏格兰移民温哥华岛的路上,1851年7月,罗伯特·丹斯默带领家人追随叔父一家,应聘到温哥华岛上挖煤,经过近一年的漫长海上漂泊,在美国华盛顿州于俄勒冈州交界处的温哥华堡(Fort Vancouver)登岸,终于踏上了北美大陆,8日,妻子乔安娜·丹斯默(Joanna Dunsmuir)临盆,为家族诞下一男婴,取名詹姆斯·丹斯默(James Dunsmuir)。

  詹姆斯·丹斯默(James Dunsmuir)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挖煤家庭,从小在本地的普通学校接收教育,16岁初中刚毕业便被父母送到到俄勒冈的一家炼铁厂里实习,学习机械知识,以便将来更好地帮父亲挖煤。但就在这段时间,父亲罗伯特·丹斯默意外发现了拿耐磨(Nanaimo)北部的惠灵顿(Wellington)煤矿,从政府拿到了采矿证,又成功地拉到驻守温哥华岛的一批帝国海军高级将领入股,成立了 Dunsmuir, Diggle Limited煤矿公司,家族生意突然一片光明。

  与现在中国的富人们类似,发家后为了能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詹姆斯先被父母送到安大略的私立名校-邓达斯卫斯理男子高中(Dundas Wesleyan Boys’ Institute)继续学习高中课程,后又进入佛吉尼亚农业与机械学院(Virginia Agricultural & Mechanical College)深造。在佛吉尼亚读书时,詹姆斯结识了当地农场主的女儿,劳拉·索尔斯(Laura Surles),两人一见钟情,相互倾慕对方殷实的家境。1876年,詹姆斯·丹斯默学有所成娶妻还乡,在家乡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回到父亲的矿上担任经理,掌管矿上事务。妻子不到一年便诞下长子,随后的17年里为其共生育了十名子女,当么女出生时,詹姆斯已经年届52岁。詹姆斯·丹斯默一家生活优裕,家里仆人簇拥,侍侯一家大小生活。

  不过,与大部分纨绔子弟不同,詹姆斯·丹斯默的大部分精力并不局限于终日享乐,而是致力于不断扩张家族生意。父亲从政后,安排詹姆斯兄弟二人共同管理家族业务,但弟弟亚历山大不像哥哥詹姆斯是个生意狂,成长在一个父母威严的家庭里,亚历山大自幼性格孤僻,郁郁寡欢,终日借酒浇愁,完全堕落成一个纨绔子弟,家族业务实际掌握在詹姆斯手中。不过,家族业务迅速扩张掩盖下的表面平衡,终于由于父亲罗伯特、弟弟亚历山大的去世而被打破,家族内部为了争夺财产控制权撕破了脸,展开了漫长的法律诉讼。母亲乔安娜·丹斯默是一个强势的家长,她认为家族的财产不能只由儿子继承,女儿们也应该各有一份,尽管她们从不参与经营,终日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最终,詹姆斯·丹斯默取得了家族企业控制权,姊妹们分得了父母留下的Craigdarroch Castle城堡和财产。

  詹姆斯·丹斯默在加拿大卑诗省历史上,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本人为了追踪丹斯默家族的命运,曾经在温哥华图书馆查阅过有关资料,作为卑诗省首富,他曾历任卑诗省议员(MLA)、总理(Premier)以及副省长(L-Governor),对于这样的政-商届名人,历史多少会有记载。

  首先,詹姆斯·丹斯默是个成功的资本家,良好的教育使他明白科技与管理的重要性,在他的经营下,公司的业绩远远超过父辈,极大地扩展了家族企业的规模。罗伯特·丹斯默是一个说一不二的强硬家长,对自己的决策从来不容任何人质疑,但恰好是那个年代,工业革命使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詹姆斯的专业素养使其敏锐地意识到必须迎头赶上时代的变化,最终说服父亲开发Comox地区的新煤田,他完全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代替传统方式建设煤矿,例如,使用当时最新的钻石钻头进行钻探,采用机械采煤机代替人工挖掘,使用机械臂顶杆支护,修建铁路连接煤矿与码头等。先进的技术加上有效的管理,不到三年,这个矿的产量竟然达到父亲原有的Wellington煤矿的两倍,这是家族第一个完全由詹姆斯·丹斯默单独负责的项目,足见其过人的经营能力。

  同时,詹姆斯·丹斯默也是一个政商合一的商人,擅于通过各种政治手段追逐家族最大利益。十九世纪末,整个西方社会劳工意识崛起,要求八小时工作制,争取基本的劳保和福利待遇,丹斯默家族的煤矿是温哥华岛上最危险的煤矿,瓦斯爆炸频繁,屡屡夺取工人的性命。在汹涌的工潮面前,詹姆斯·丹斯默显得颇为傲慢,根本无视罢工抗议者的诉求,一方面要求政府派兵镇压闹事的工人,同时招募大量中国和日本的廉价劳工,顶替罢工的工人,这一点与中国煤矿目前面临的局面非常相似。

  但是,西方毕竟拥有良好的法律框架,又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英国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洗礼,已经建立起一个基本的民主体制,尽管那个时代的选举制度还算不上有那么严谨,可议员毕竟是老百姓直接一票票选举出来的,总要对自己的选民负责,政府的重要政策和法律要经过全体议员投票表决,基本上体现了大多数选民的意愿,资本家的贪婪受到有力的制约。随着政府的政策渐渐倾向于保护劳工者权益,并开始着手立法限制输入亚洲劳工等,詹姆斯·丹斯默意识到决不能坐以待毙,应该积极从政,争取资本家应有的权益。

  詹姆斯·丹斯默是一个性格多样的人,对造反的工人毫不妥协,凡组织工会者一律予以开除;对于生意合作伙伴也是斤斤计较,甚至为几毛钱可以对簿公堂;但对于社会公益事业却常常是慷慨大方,捐赠了大批教堂、医院、孤儿院,甚至带头为煤矿事故受害者设立一个赔偿基金,温哥华岛上的工业中心拿耐磨,以及周边的一些小城镇几乎就是丹斯默家族一手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另一些矿工眼里,他是一个大好人,把矿工们当作一个大家庭的成员看待,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向他求助,他就像一个大家长。1898年,他决定在自己的选区竞选议员职务,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对手。

  詹姆斯·丹斯默进入省议会时,刚好是卑诗省建立以来最动荡的时期,工人罢工、游行抗议不断,劳工与资方严重对立,并不断爆发严重的流血冲突。省议会内部也分裂为两大阵营:一派是以律师、学者为主的议员,主张立法保护劳工者权益;另一派是以资本家们为首的议员,串联起来阻止通过这些法律。詹姆斯·丹斯默起初忙于家族内部事务,在议会里表现得并不活跃,当议员们开始酝酿通过限制输入华工的“排华法案”时,詹姆斯上下串联,成了反对派的领军人物。其实,他的本意并非是要保护华人权益,而是担心失去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外来华工,也就失去了与本地工人对抗的资本。

  随着罢工抗议的浪潮席卷各地,局面混乱无法收拾,政府宣布倒台,1900年6月15日,詹姆斯·丹斯默被省长授命重新组阁,终于登上了内阁总理(premier)的大位。不过,詹姆斯·丹斯默也是个短命的总理,在任时间只有不到两年半光阴,且政绩乏善可陈,即使不能算作是臭名昭著,至少也是口碑不佳,唯一值得人们称赞的是推动了一项议会改革措施:按照选区人口比例调整议席,裁撤了两个温哥华岛的议席,增加给了大陆的温哥华市和库特尼市,这两个被裁掉的议席,一个是自己所属的拿耐磨选区,另一个是将来准备迁入的Esquimalt选区,这一点显得颇有胸怀。另一个较能赢得人心的地方是,对本省的煤矿企业增加了一些新税种,包括:对煤和焦炭按吨加税、按照煤矿的总产量加税、以及增加一项累进企业所得税等,税款用于政府兴办公益事业,被人们视作其有勇气向自己所属的利益集团开刀。

  1906年5月,詹姆斯·丹斯默接替副省长(lieutenant governor)职务,搬入离母亲居住的克雷格达洛奇城堡(Craigdarroch Castle)旁边的总督府,当时母子正在为分割家族遗产而对簿公堂,许多记者在这个豪宅区里跑来跑去打探消息、捕捉新闻,而这对母子却从不往来。詹姆斯·丹斯默在副省长的职位上待了三年半,这期间他逐渐退出商界,他先将手上的温哥华岛铁路以230万的价格出售给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后又将自己全部煤矿股份以1100万的价格,转让给加拿大北方铁路公司(Canadian Northern Railway),逐渐为日后退休铺路。

  詹姆斯·丹斯默退休后一直隐居在自己修建的哈特立城堡(Hartley Castle),这座苏格兰风格的城堡占地640英亩,拥有50个房间,作为苏格兰后裔,仍然无法摆脱对故土的记忆。詹姆斯·丹斯默退休时只有61岁,许多人对他如此早就决定收山,卖掉全部家族企业有些困惑不解,也许是他已经厌倦了持续不断的劳工冲突,也许是他对石油取代煤炭的潮流一筹莫展,也许对温哥华岛经济衰落久有预感,总之,他在一个最佳时机,以最好的价格收回了全部投资收益。

  詹姆斯·丹斯默的晚年非常孤独、落寞,卑诗省“首富”、“最有影响力的人”这样的地位并未能给他带来多少快乐,一个儿子死于酗酒,另一个儿子遇难于客轮沉船事故,女儿们全部远嫁英国的贵族和军队高官,丹斯默家族在加拿大的第三代全部沦为纨绔子弟,没有一位能够继承祖辈的基业,这个曾经叱诧风云的华丽家族,如今在加拿大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些地名可以依稀辨认。1920年,詹姆斯·丹斯默在城堡河边的钓鱼屋里,独自一人默默去世,几年之后,子女们为了填补挥霍的亏空,把庄园和城堡卖给了政府还债,两代人积累的家业,被一代人挥霍殆尽,真是应了中国人的老话:富不过三代。

  不知丹斯默家族的故事对中国的华丽家族们是否有借鉴意义?不论你是平民怎么艰苦创业致富,然后你手中的财富去从政,进而操纵政府用来保护家族利益;抑或你是官员如何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攫取财富,然后刻意将公共财富侵吞、转移给自己的家族,你都免不了家族没落的魔咒,现在每天都要这样的鲜活例子,远的如“我爸是李刚!”,近的有“我爸李双江!”谁让你有那么多不屑后代!

  本文照片请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93a0af0100x8tn.html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357-r1335245-journals.html24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