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九月里,黄土地上那一串脚印 (三)我要吃羊杂碎看清真寺 |
九月里,黄土地上那一串脚印 (三)我要吃羊杂碎看清真寺 |
2011-10-24lvping.com |
好几年前,在网上读到这样一段文字:九点二十分,第二次的晚祷时间到了,广场上那只巨大的影像屏幕突然变成了静音,从艾提尕清真寺里传来阿訇呼唤信徒祷告的长长的声音,无数带着白帽子或花帽的男人像听到天使的呼唤一样,从四面八方跑步冲向这座全国最大的清真寺。他们被一种我不懂的信仰燃烧着,每天虔诚地面朝着西方,做五次祷告。他们长跪着,他们口中念念有词,他们说,他们的心灵因此得到了净化。 看了这样一段优美而震撼人心的文字,我突然喜欢上了清真寺,想去看看清真寺,想去体昧一下这种摄人心魄的召唤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想法竟化为一种渴望,一种愿望,藏在心里等待有朝一日发酵。曾经有过一次机会去甘青宁旅行,却苦于跟团而无法如愿。那天在呼和浩特游完清真大寺,正在为大寺整修游玩不尽兴而遗憾,听到有人说“包头也有一座大寺,也很古老”,我遂决定去包头,再看清真大寺。 昨下午住店时,我问宾馆前台的阿姨:“清真大寺怎么去?” 阿姨摇摇头,说“不知道”,末了加一句“你可以到外面去问问别人。” 我苦笑着报以摇摇头。还好,夜里在锦顺源吃饭我得到了一个信息,就是包头的清真大寺在东河区,在包头东站所在的那个区。只要到了东站,就能找到。 在包百坐上5路车,其终点就是包头东站。虽然已是早上8点,但天很冷,坐车的人还不多,今天还是工作日,看来北方的上班时间比较晚。5路车看起来还是新的,车况不错,坐在这新簇簇的5路车里,吸着清新略带凉意的空气,有点心旷神怡。 车沿着钢铁大街向东,两边的绿化很好,到处是绿意盎然,不时见到绿地和公园,大片大片的绿色连续闯入我的眼帘,我的视觉满是享受。拐上建设路,绿意更浓。这里中间一条宽宽的绿化带,栽植着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树木,道路两旁是依依杨柳,枝条婀娜低垂,一直向里延伸几十公尺,恍惚有一种绿树江南的感觉。而就在这往南几十公里,就是著名的库布齐沙漠,那里黄沙漫漫黄尘滚滚,两者的反差是那样的巨大,这不能不让我惊叹包头人民的伟大,也更让我明白为什么这里天蓝云白。 这条5路在包头的公交中路程可以说是最长的,9点钟,我到达终点包头东站。 我向终点值班室的人员打听清真大寺。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摇了摇头,说“没有车。”随即他补充道:“没有公交车,但你可以打摩的。”他用手指了指广场周围。 广场四周停着不下十辆他所说的摩的——摩托车上架着一个简易的棚,里边按着一条两条敷着海绵软垫的木板。警惕的车主见到买卖,迅速向我围拢过来。 有了方向,我还不想马上就走。我的胃正在七上八下。 火车站南门外大街口,一间饮食店门口正往外冒着热气,店门上写着“羊杂碎”。我突然间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我要吃碗羊杂碎!那个念头来得如此突然如此猛烈,几乎没有任何先兆,但它就是产生了,而且我都没有任何考虑,抬腿进了店门。 这是一间简陋的小店,十多平米的店面一分为二,左手作厨房,锅碗瓢盆原料成品一应俱全,右手是店堂,挤着三四张条桌十数只凳子。烧熟的羊杂放在地上的大铝盆里,老板娘正用大铁勺把它舀到炖在煤饼炉上的铝锅中加热,羊杂在锅中沸着发出“嘟嘟嘟”的响声,腾起缕缕热气。 老板娘左手取一只粗瓷大碗,右手拿铁勺在锅中用力一舀,手高高扬起,随即落下,眼看碰到碗边,却轻轻顿住,一翻手腕,杂碎全在碗中。又朗声喊一声“羊杂碎一碗”,紧趋两步,一碗羊杂带着全部的热气稳稳地立在桌上。我全神贯注如看杂耍,刚要回神,老板娘笑眯眯一声“先生请用”,惊得我差点从凳子上站起。 细看这一碗羊杂碎,红红白白,汤汤水水,能够粗粗辨认出它的本来面目,汤也不清冽,浑浑的。挑起一筷,嚼来有的有韧劲,有的却松散,口感一般,却无膻味。就着一笼五只的小笼包,我一口包子一口羊杂地忙碌。突然地,我问我自己,这就是我要吃的羊杂碎?我要吃的羊杂碎是这样的?想起家乡的白切羊肉羊肚羊肝,也无一点膻腥,上口却香香的、烂烂的、糯糯的,为三九三伏的上品,谓之“庄行羊肉”,在沪上小有名气。这样的想,眼前这一碗羊杂便全无口味。 急急地埋单出门,一辆摩的停在门口,原来刚才他没有离开。讲好8元钱送我到清真大寺。这一路的20分钟,我第一次经历了包头摩的的疯狂,那不是在城市开车,那简直是在草原飞奔。不管路平路颠,他保持这个速度;不管红灯绿灯,他一律勇敢向前进。我几次提醒他,换来的只是相同的三个字“不碍事。”……还好真的是“不碍事”,当车停下,发动机关闭,我长出一口气,发誓这一路再也不坐摩的。 不过,清真大寺就在眼前!顺着一条宽宽的坡道上去,只三四十米,就是一座清真寺,但瓷砖包墙的模样不像是我要看的古老的清真寺。旋即,在再上去几步后,一座不高的建筑窝在旁边,这才是我要看的包头清真大寺。 走过好像近几年修缮过的大门,进到院里,正面就是一幢古老的房子,檐口高悬一匾,上书“清真寺 乾隆三十八年建立”字样。房子已老朽,有些地方材料已脱落,不太耐看的模样。院子里没人,大声喊了几下,才有一个人从外面进来。他告诉我,要参观要找寺里的人,现在寺里人不在,说完就走了出去。我目瞪口呆,只好在院里溜达。院落很小,门都关着。我有点失望。我不但想要看一个古老的完整的清真寺,我还想听到阿訇长长的呼唤声,听到成百上千戴着白帽的男人跪在地上嘴里发出的嗡嗡声,那是何等的肃穆而神圣! 大寺门口坐着三个老人,无所事事的晒着太阳。我问他们话,他们却答非所问,可能是听不懂,我一时无话可说。才十分钟,我不想就这样离开,在这个有古老清真大寺的地方,一定还有着我不知道的故事。我沿着门外的坡道继续向上,两边满是低矮的砖房,裸着本色的土的黄色,还有几段泥土夯垒的墙围成院子,有花的红色在风中摇曳。一间门楣上挂了块小牌,上写“清真女寺”。里面有几个女人不知在忙活什么,其中两个头上戴着粉色的面纱。几辆摩托车、小轿车从我后面超过去,时尚的姑娘描着眼影涂着红唇,在车里为什么事大笑。一条土路横在前面向两边蜿蜒,我向东望过去,我惊呆了:土黄色的围墙,土黄色的屋顶,黄土的大路,初秋上午还不太强烈的阳光打在上面,幻化出一种神殿般的圣洁。在包头的这个回民聚居区,在这个场景,我出神地站了好长一会。 回程我在民族中学附近坐35路到铁西区转5路,在市政府站下车。我想边走边看。 市政府对面的阿尔丁广场上,庆祝建党90周年的花坛还在,群花簇拥着“90”字样,背景是扇面状的绿草中镶嵌着红花组成的党徽,稍后矗立着绿柱的华表。两个女人以此为背景在照相,她们都咧着嘴在笑。四个少年在广场上溜旱冰,他们娴熟地穿过一个个自己设置的障碍,身姿矫健灵活,让人想起冬奥会上的运动健儿。我正在拍这几个少年的照片,一回头,五六个女骑警出现在身边。她们身穿白色骑士服,头戴黑色骑士帽,脚蹬澄亮的黑色马靴,骑在高头大马上,英气逼人。引来一群人的围观羡赞。我注意到,马鞍下白色的鞍垫上写着“包头骑警”。在这塞外古城,还有这样一道风景,倒真该刮目相看。 市政府大门外聚集着五六十人,好像是群体性上访。不过他们很平静,几个人围成一堆说着话;有的在手机上看书,有的干脆坐在花坛上,就像在这里随意地休息。当然,他们不会无缘无故来到这里,现在的平静,是否预示着什么,但愿他们的问题早点得到解决。 顺着钢铁大街向西,好几家宾馆门前放着几门“小钢炮”,黄亮亮的炮管上系着红绸带。有人说,是结婚用的礼炮。果然,在万号国际酒店,一座明黄色的充气拱门上,右盘龙左卧凤,中间是大大的囍字,下面拉着红色的横幅,上写“王**SOEREN新婚庆典”(我用*有意隐去名字)。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二,一个好日子,但我疑惑,这几门“小钢炮”等一会真的会“向我开炮”吗? 在八一公园外围沿街,坐着四五个老头,黑衣黑裤,塌腰耸肩,双手插在袖管里,每人前面地上摊着一张纸,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算命 看相。有人走过,他会两眼直盯着你,就像老师盯着犯错的学生,看你有什么反应;如果你被他盯得浑身不自在,或者停下来,他就会问你“看相?”我不怕他们盯看,我倒反盯着他们,使他们无趣而避开目光。我看到其中一个,左胸衣襟上别着一块会议出席证样的纸片,写的好像什么“师”。我突然自问,看相也评职称? 这样走走看看,看看走走,我觉得有些累了。回宾馆稍事休息——下午3:45,K1675次,目标:榆林。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347-r1336399-journals.html2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