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九月里,黄土地上那一串脚印 (四)南塔北台护佑下的榆林城 |
九月里,黄土地上那一串脚印 (四)南塔北台护佑下的榆林城 |
2011-10-30lvping.com |
9月9日晚上8:30,旅行的第三天夜里,我到达榆林,迎接我的是一场大雨后的阴冷。昏黄路灯下的火车站出口处,层层堵着无数的出租车,殷勤吆喝着拉客。问市政府招待所,说不知道;再问,说已改成宾馆,你住不起,还说,要不,我带你去个地方?我不敢轻信,更不敢耽搁,找个就近的住处也许会更方便安全。踩着一滩滩或大或小的水塘,我住进了山河大酒店,就在车站广场的下面,面对着138元的高价我竟没了脾气。 一夜好觉。 从火车站到榆林汽车南站地区坐公交7路,7路终点站也有一个有趣而奇怪的名字:七只羊二厂。我纳闷:这是一个什么地方?是第二个屠宰厂?那又为什么每天只宰七只羊?是计划经济的规定,还是别的什么?我沉浸在一片无厘头中。 在新建南路近愉阳中路,找到一家泊岸快捷酒店,站在房间能看到长途南站的门口,地理位置极佳,要价130元。我想要个折扣价,前台小姐说不行,这个价位不高。突然想起在火车上听说的,这里已经扬眉吐气(羊煤土气)了,人的收入高了,消费自然也高。昨天夜里我是不敢有脾气,现在我是不再有脾气,我还能苛求什么…… 榆林地处陕西最北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长城在其境内蜿蜒曲折约数百公里,镇北台是万里长城第一台。 “去三街坐11路直接到镇北台红石峡。”前台服务小姐这样告诉我。 “三街?沿榆阳路往西,第一个红绿灯。”她又这样回答我的再问。我事后想,当时我一定很蠢,对着这样简单的问题都要连问几遍,好在当时的确一根筋,没有意识到,不然肯定会脸红的。 我像个中规中矩的小学生,循着榆阳路走过汽车站,站在红绿灯柱下,这里是长城南路,近旁没有站点。好在我问到了一个也坐11路的年轻女子,跟在她身后,亦步亦趋,100米外,11路的站牌隐在一棵绿树后面。 11路的终点站叫镇北台,但它不是景点镇北台。如果是一条直线,镇北台景点和红石峡是两个端点,镇北台站则是中点。这样近在咫尺不同地点而相同的名称,很考验人的大脑。更让人不解的是,在终点放下全部乘客,11路车直接开上镇北台景点,在景点大门外停泊,休息打扫;有人从景区出来要坐车,他们坚决拒绝,一定要到10分钟路程的刚才下客点对面的起点站才能上去!这使人在沮丧的同时心升愤慨。不过那时的我还不知道,我还是心情清爽,就像眼前九点钟清新的空气一样,大步地去往红石峡。 路稍有点下坡,走着三三两两不多的游人。两边植有高高的白杨树,透过树缝隙,是大片的向日葵的黄,明黄的花晃着人眼,大圆的脸迎向太阳,茎高却只有四五十公分。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矮的向日葵,自言自语:“武大郎。” 途中还有一处红石峡风情园,暗红的方形石块垒成大门,一群人东一个西一个立在门外,面无表情,他们是在等人,还是在行为艺术表演?我赶紧穿过网上说的这个人工景区。 就像黄土高原的许多河道一样,榆溪河在红石山上深深切入,形成两岸几十米高的陡峭石壁,谓之红石峡。峡中有石窟有庙宇,更有大大小小的无数摩崖石刻,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三山拱翠”和“还我河山”。前者是清代书法家陈璋所书,而后者则是东北抗日义勇军名将马占山所写,稚嫩的笔迹流淌着汹涌的民族激情。 一孔石窟前,树有一块石刻简介,上面介绍了一九二九年四五月间,刘志丹等人在这里召开中共陕北特委会议的经过。石窟中还保有石桌石凳,石窗洞开,西风拂过,一片萧瑟,让人感怀。 在一个两窟相连的地方,路突然不知去向,消失在靠里的那一孔石窟中。我四下细察左右巡视,仍然找不到北。真个是见了鬼!刚刚还有一个人在我前边,难道他会土遁?可笑我只能退出。却见又有两人进窟,我紧随其后,天啊,“路就在脚下”!石窟靠近崖壁的地上,一方不足一米的洞口,有石阶通外。也许是太过着急,也许是洞内太过晦暗,竟视而不见,我突然地摇头发笑。两人闻声蓦然回头,见此,不禁呆若木鸡。 崖东北段,有水渠流过,撞石岸后一分为二:一路继续前行,后遁入地下;另一路过槽渠淙淙西去。两人中的一人在向同伴介绍:渠水在上游从榆溪河引人,在此分为两股,灌溉两岸庄稼。你看,像不像榆林版的都江堰? “像不像榆林版的都江堰?”一路上,我都在思考这个不用我回答的问题。 资料上说,镇北台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为明长城上的一个烽火台。我所看到的,是一个方正的高台,有四层,能看得出外表新修缮的痕迹,装着夜间照明的射灯,插着新崭崭的仿古旗子,如盛装的曼妙新娘,看不出华丽衣衫裹着的是一具老朽的身躯。 我直上四层,登高望远,心旷神怡。见一男子,四五十岁,穿着得体,面色红润,谈笑风生,大概是个官场人物,在陪十来个客人游览。他要求导游东西南北都要讲解周到,不时地说“给客人们讲得详细点”,还在导游每一句话后都会“嗯呀”一声。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许是习惯后的自然,也许是一种不经意的炫耀。 好在有导游,我跟着他们东南西北一遍神游。向北望,毛乌素沙漠隐现天际,绿树丛中,还能看到阳光下泛着黄色的沙地;一栋巨大的天蓝色的建筑,导游说是煤矿,前几年政府还说要关闭,但现在仍在生产;再近处一座水库,榆林的母亲河榆溪河从北边扑面过来。南面是榆林城,主体是淡褐色,房屋鳞次栉比,沿一条直线顶端是凌霄塔。导游特别说到:“这镇北台和凌霄塔就像两个保护神,护佑着我们榆林城,让城市繁荣安定,让人民幸福安康。”我似乎能从导游的讲解中,感觉到她的自豪,和那种真正的扬眉吐气。 台下东北角,有一处低矮的土墙,从东北蜿蜒而来,就是古老的明长城。千疮百孔的墙体上,裂开一个缺口,里边就是款贡城——明朝用来款待域外来使贡纳和洽谈交换的地方。那地方现在就在我的脚下,似乎小小的一块地,我无法想象那时这里蒙汉高官云集,觥筹交错,一派和谐景象。紧贴这段长城的北面,突兀一块平地,导游说是那一年中央电视台来做节目,为取镇北台作背景而专门整理出来的。大家一阵感叹,说不清这样做是对文物的宣传保护还是影响破坏。 我站在台的中央,感受着四外景色八面来风,兴许古话说的“先有镇北台,后有榆林城”还是有所指的,镇北台也许正是榆林的保护神。于是,我大大咧咧地站在台中间,请人拍了一张照片。导游忽然说,前几年总书记也曾在此照过相。我闻之愕然。 下午两点,休息好后,我外出去老街。 新建南路榆阳路东南角是凌霄广场,再向外,就是凌霄塔,凛然地矗立在一片高岗上,其正对的就是老街的南城门楼。自此,我才明白,所谓的一街、二街、三街,也就是依东向西的南大街、新建南路、长城南路。 笼统的老街指的是南大街和北大街,那里有保存完好的被誉为“一串珠”美称的六座古阁楼,世称“北台南塔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这六楼自南向北依次是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可惜我不懂古建筑,在我眼里,这六座楼并没有大的不同,都是雕梁画栋,重檐叠梁,坐落在两三里长短的街上,多少是一种重复。不过,走在这长长短短的街上,我还是觉得新奇和兴奋。南大街中段一间小书店门前,我坐在沿街的木凳上,看着艳阳下汹涌的人流,一时以为是在江南的小镇,抑或是都市的步行街,思绪沉浸在混乱中。旁边两桌老人在玩一种类似于扑克的纸牌,同样的大呼小叫红眼白脸。小店主扯开嗓子喊着“月饼,月饼——”,招呼着来来往往的顾客。感觉这老街也没有了以往的祥和安静,到处都一样,商业的氛围是越来越浓了。 感叹着榆林老街的日渐平庸和沉沦,夜晚我来到凌霄广场,那里却是一番崭新的惹眼景象:三十多位中老年人在扭陕北秧歌。那种热烈,那种激情,我一时无法描述,我抄录我前几天在攻略里写的一段话,“激昂的鼓点,高亢的唢呐,飞旋的花伞,翻飞的绸绢,大幅度的扭胯和大跨度的舞步”,真的看得我激情澎湃难以忘怀。以往在电视电影中看到过陕北秧歌,但亲身经历实地观看却是第一次,这种感受就更会清晰更加激烈。感觉那不是在娱乐健身,而是在诠释生命的激情,在释放人性的张扬,让我从更深的层面透悉这座陕北古城,这些质朴的陕北人。也许这一幕,会成为我黄土地之行最亮丽的高调。 夜黑了,月亮挂在凌霄宝塔斜上方,那月还不太圆,闪着冷冷的清光。我还在广场上踯躅,心里却想着,再过两天,就是中秋节了……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485-r1336746-journals.html27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