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泰国游记(三)——神圣的湄南河 |
[游记]泰国游记(三)——神圣的湄南河 |
2007-08-05 |
8月2曰早上我们就开始了第一天行程——游湄南河! 湄南河,说起它的名字,还是要说到泰语发音。在泰国,凡是与水有关的景、物其发音都带“lang”音,因此才有了它的中文译名——湄南河”,而它真正的名字叫“昭披耶河”。 湄南河,从曼谷缓缓流过,史书上记载丽富庶的湄南河从养育了600万首都居民。我们来到湄南河边上,看到和中国大多数河流一样,湄南河的河水浑浊而昏黄,但水流很急,河面上不时有浮萍顺流而下。 P文说,以为东南亚气候潮湿,所以蛇和鳄鱼是“特产”,因此河边建筑多是高脚木屋,穷人的房子和富人的房子非常好辨认! 湄南河,号称东方的威尼斯,河流两畔古今建筑林立,无不透露出这个国家的丰厚底蕴! 郑王行宫 泰国与中国之间具有深厚的渊源,当P文告诉我们泰国历史上曾经有个华裔做了泰国的国王时,我们心潮澎湃啊!纷纷拿起相机对着这个建筑狂拍。郑王的父亲是华人,郑王则娶了泰国贵族的女儿。当年缅甸入侵泰国时,正是这位郑王带领着军队和泰国各族人民永驱外敌,保住了国土。可谓是劳苦功高,在泰国的历史上享有盛誉。 网上记载: 鄭王行宫又名黎明寺,與大皇宮和玉佛寺隔湄南河相望,規模龐大,僅次於大皇宮、玉佛寺,是泰國王家四大寺廟之一,始建于大城王朝,當時名皇冠寺,後改稱昌寺。鄭昭王(鄭昭王的父親是華人)驅逐緬軍後從大城至吞武裏正好東方發白,他見到第一縷陽光最先照到該寺的塔頂,鄭王登基後下令重修,賜名黎明寺,後人爲紀念泰國第41代君王、民族英雄鄭昭王曾領導泰國各族人民奮勇驅外敵,重整江山,又稱黎明寺爲鄭王廟。寺院入口處有巨型守護神石像,內有由一座主塔與四座次塔組成的塔群,中央一座“拍攀”主塔最高,達79米,爲婆羅門式尖塔——巴壤塔,是泰國規模最大的一座大乘塔,有“泰國埃菲爾鐵塔”之美稱,在晨曦之際,陽光照射,寶塔頂峰發出萬丈光芒,又稱爲“黎明塔”。塔底座和塔身均呈方表,層數很多,面積逐層遞減,顯得古樸而莊重。周圍是四座與之呼應的陪塔,形成一組龐大而美麗的塔群。這些實心寶塔四面凹位都塑有一層一層的佛像,從地面到塔頂,都以各色碎瓷片鑲成種種花飾,寶塔的地基部分繪有巨幅圖畫,佛像造形生動,雕工頗爲精細。此外,寺內還有佛殿、佛堂、有佛足印的四方殿、佛塔、王冠形尖頂的門樓、佛亭、6米高的巨魔雕塑、回廊、假山以及許多中國的文物如中國式石塔、112只中國石獅、中國式涼亭等。大塔內有階梯供遊客攀爬。在塔上可以極目眺望湄南河對岸的曼谷市景。 皇家船坞—— 每年泰国国王和自己的子民、和外邦友人在这里看龙舟竞赛,想必也是意气风发吧! 当天去的湄南河,水流湍急,颜色也是昏黄浑浊,不由让我想起了国内的河流,也是较少能看见清澈见底的了,看来环保这个问题是全世界的问题,不止是中国——出去了就忍不住什么都比较一番,怪怪的可又正常的心理。 游湄南河有项活动,那就是——喂鱼!乖乖~那鱼可真大!!应该是鲶鱼吧!每条都应该都上十斤,头上还有个白点!见到我们的船停了,都静静得游过来“潜伏”在船周围—— 船家开始卖“面包”啦!那些鱼在水里的视力也特贼,开始“蠢蠢欲动”。 当我们的面包撒向河里时,鱼儿都“翻滚”起来——说到“翻滚”,一点都不为过,刹那间,群鱼逐食,水花四溅。一片白花花的,我们看了只呼过瘾!只可惜了我的衣服,被鱼泼了半身都是水!好厉害!! P文说,运气好的时候还可以看见鱼王——浑身都是白色的,可惜我瞪大了眼等待与寻找了很久没看见,河里的水基本上是黄(河水)+黑(鱼),其次就是鱼头上那个白点了,到现在那白点似乎还在我眼前晃动呢! 其中,同事和导游有一段对话特有意思,原话不大记得了,大概意思是这样: 同事:湄南河里的鱼怎么这么多?没有人捕鱼吗? P文:湄南河里的鱼泰国人认为是“神鱼”,所以没有人去捕杀! 同事:那鱼越来越多怎么办? (接下来导游的话让我们觉得自己好笨啊!) P文:它和人一样,也会生老病死嘛! PS:写到这里的时候,不由思考一个问题,人还是要有些敬畏的好,尤其是对于大自然,就像泰国人敬畏楣南河一样。这些年来有关人与自然的问题太多了,人性总是贪婪的,索取太多必有后报。我不知道国内有没有像楣南河这样的河流,人鱼和睦共存!这样多好! PS:最早的楣南河,水上集市很发达!后来经济发展了,水上贸易逐步转向陆地,现在仅有的一些,只是让我们这些游客回顾一下历史而已! 评论 (2) | |
原始链接:http://zixuanqingyun.blog.sohu.com/16336491.html |
转自:3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