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阴山采风 |
[游记]阴山采风 |
2008-05-22 163.com |
(三)她从哪里来 从鸡鹿塞返回时,同伴见天色已晚,提议多走几步,从较为平坦的另一条路回去。刚走不远,暮色苍茫中看到小道旁有一块巨石向前伸出,其底部有一天然凹陷。有人在前半部用块石垒成一堵短墙,形成一个两三平方米的空间,向里张望,见靠墙边的三块石头中,堆有灰烬,一只旧马口铁罐放在一旁,靠巨石底部铺有旧羊皮等物,象是有人居住,不由心中疑惑:谁在这荒山野岭住宿?他是被儿女遗弃的老人?还是居无定所的流浪者?同伴见状对我讲起他也是从牧民那里听来的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当地文革中砸寺庙,批斗人的狂潮刚有所减退时,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妇女,在哈格那山口转悠了半天后,就在鸡鹿塞旁的这块巨石下住了下来。她从来没和人说过一句完整的话。从断断续续的话语中人们听出她是来自与内蒙不相邻的外地,至于她是哪个省的,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人们一无所知。 当地蒙族同胞,心地善良,见她的住处哪里是住人的地方,遂有人家腾出房间请她去住,但都被她一一拒绝,每当她来到门前,这里的人家便主动拿出做好的饭食和肉干、羊油等食物让她去吃口渴时自己提着水罐去河漕取水。就这样无论夏日闷热难当,阴雨连绵,还是冬日狂风怒吼大雪纷飞。她在那里一住就是近二十年。 夏天山区气候不是太炎热,居住在室外,尚可凑合,冬季数九,狂风怒吼,滴水成冰,我每次去检查工作除穿棉衣之外,还要穿一件棉大衣。即使这样的行头,在室外呆的时间一长。也觉寒气逼人。真不知道那位妇人在巨石下面仅靠一小堆篝火,是如何度过漫漫长夜的。 后来,我调离了交通部门,好长时间没有去巴音乌拉。 几年后,我陪朋友到阿贵庙游览,又去了鸡鹿塞,但见巨石旁边盖起了一间小屋,一问才知老妇人的事情由县民政局汇报到了盟民政局,有关人员多方打问,终于知道:老妇人的家在山东某地,遂派人将其送回原籍。正当大家为老妇人终于回到家中能与亲人团聚而庆幸的时候。一天早上,牧民们又看到老妇人出现在巨石旁边。 这次老妇人坚决拒绝再回老家,她要永远守在鸡鹿塞旁边。 民政部门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出资在巨石旁建起了红砖小屋,并购买了被褥等生活用品,让她迁入新居。虽然有了避寒挡雨的地方,但是大家发现大多数时间,她仍旧住在巨石下面。 老妇人的鸡鹿塞情结让人费猜。当地牧民大多信仰佛教转世的说法。有人说:难道两千多年前,这个女人的若干前世的丈夫,曾在西汉王朝时期从军,并驻守在鸡鹿塞,直至为国捐躯。当时兵荒马乱,她也无法前来见上一面,多少世后,冥冥中当时那种强烈的愿望和信念,引导她来到这里,她要长守在丈夫青山埋忠骨的地方。
|
转自:http://blog.163.com/txl19531017%40126/blog/static/389406792007949441827732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