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纵马大草原(9)海拉尔市区印象 |
[游记]纵马大草原(9)海拉尔市区印象 |
2008-05-22 sina.com.cn |
海拉尔,野韭菜花盛开的地方,地处大兴安岭西麓,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所在地,是呼伦贝尔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通信中心,生活着蒙、汉、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26个民族,市区人口26万多。 几年前我从海拉尔回来,有朋友问我:“那里的人上班都骑马吗?是不是骑马去迎接你?”我大笑,然后认真地说:“我倒真的希望有人骑马去迎接我,那多浪漫!不过,没有。那里的人跟我们一样,开小车。” 2000年之前,到呼伦贝尔旅游的人不多。当时我希望参加旅行团,找了好几家广州的旅行社,也没有开通这条线路的。这正中下怀,我最想去的就是尚未开发的地方,可以看到最原始最质朴的风景。2002年,我一个人上路了。当时,还没有用数码单反,带了几十个胶卷,还觉得不够尽兴,恨不得把草原的美丽统统收录,带回家慢慢欣赏。 碰巧的是,这次也是住在呼伦贝尔宾馆,宾馆的旁边就是伊敏河。落日时分,漫步河边,看两岸建筑,一河光影,舒心惬意。夜暮降临,华灯初上,海拉尔市熠熠生辉。稍顷,河中央的人工喷泉演练起来,电光水雾,七彩斑斓,洋溢出时尚与现代。跟沿海大城市相比,海拉尔市更显得精巧别致,幽静而又深远。 只是,大街上人来人往,竟然没有看见一个穿民族服装的人。海拉尔市,这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人口占大多数的城市,除了一些建筑物营造出来的民族风情外,已经很难分辨街上行走的哪个是汉人,哪个是蒙古人。即使是蒙古人,也是汉化比较严重了。 想起贵州、新疆、云南、西藏等地,最鲜活最亮丽的风景,就是穿民族服装悠然而过的当地住民,那才是真正的民族特色。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被同化或者异化,自有其规律和理由,我不是学者,自然不敢妄言。作为一个行者,我只是希望,在看到一个地方发展的同时,也能看到民族文化的传承。毕竟,那绚丽的民族色彩,那特有的民族风情,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替代,更是一个地方真正的、恒久的魅力所在。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5806b01000dl5.html3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