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洞召景区介绍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区黄教发样地之一。位于毕克齐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建于明万历初年(1573—1575);,清顺治十五年(1658);扩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赐名“广化寺”。 各殿佛像多为铜像,工艺高超。前寺后面是2层7楹的佛爷府,西北方有安葬历代活佛骨灰的白塔数座。后寺建于山腰的银洞前,楼分3层,西阔数间,与洞连为一体。寺内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寺下石阶140级,直下前寺。寺西北10数里的金銮殿峰,据传是康熙皇帝避过暑的地方。汉名“广化寺”。位于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北8公里处。 洞召由前寺及后寺组成。前寺凡4重,有天王殿3间,供奉4大天王;大经堂49间,楼2层,计7楹;大殿25间,供奉弥勒佛,殿前悬挂蒙、汉、满、藏四种文字镌刻的金字“广化寺”匾额。二殿为欢喜佛殿,东西八角楼供奉十八罗汉和观音菩萨。另有阎罗君殿7间。各殿佛像均以黄铜制成,工艺高超,栩栩如生。后寺建在山腰上,凿山为洞,建楼3层,称“钯洞”,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前石阶共124级。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历代活佛的石塔数座.现殿堂大多被毁,残留124级石阶和佛爷府及石刻佛像。喇嘛洞召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为宽阔的洞沟,光线明亮,视野开阔。 喇嘛洞召由银洞、佛爷府、经堂等组成。银洞两侧的县崖峭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岩刻造像。岩刻采用了深浅不同的浮雕技法,线条粗犷有力,形象生动古朴,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传喇嘛洞昭的第一世活佛博格达罕察是一位来自西藏的高僧大德。他曾经游历了呼和浩特许多地方,最后选中了喇嘛洞。纵观喇嘛洞的环境,当初博格达及其弟子在此传教,建寺,确实独具慧眼。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游人莫不为其如画的风景所陶醉而流连往返。 山谷内怪石嶙峋,苍松叠翠,百草摇曳,泉水淙淙。寺院掩映于古松丛林中,山风袭来松涛雷动,壮人声威。环境幽静,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为呼和浩特市郊的旅游胜地。 乘14路中巴车或专线旅游车。 地址:位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毕克旗镇北7公里的大青山中。 邮编:010020 8:00~18:00 呼和浩特属半干湿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均、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其中1月最冷,最低气温零下25℃至45℃。昼夜温差极大,夜里比白天温度要低20℃,所以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带长袖衣服。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和冬季暴风雪。呼和浩特属半干湿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均、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其中1月最冷,最低气温零下25℃至45℃。昼夜温差极大,夜里比白天温度要低20℃,所以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带长袖衣服。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和冬季暴风雪。 每年4至10月,是呼和浩特最佳旅游季节。要是去草原,最好是在7月中旬至9月初前往,这时的草原景致迷人,而且正好有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举行,届时,逛古召,登古塔,观赛马,骑马驰骋草原,其乐无比。 旅游内蒙古,除多条航空线,还有八条陆路路线可供选择: 第一,沿黑龙江滨洲铁路(由哈尔滨至满洲里)入蒙,直抵海拉尔,全程七百四十多公里,车程约十五小时;或从北京乘坐“草原列车”,沿赤峰、通遼 、齐齐哈尔,途经多个内蒙草原区,扎兰屯,直抵海拉尔。 第二,走吉林长白铁路,经白城中转白阿铁路,至内蒙阿尔山新旅游点止,全程六百七十多公里,车程约十六小时。 第三,沿京秦铁路,由锦州中转公路车往内蒙锡林郭勒草原,全程四百九十多公里,一天可达。 第四,由北京沿京包铁路,抵张家口中转公路汽车入蒙,首程铁路二百多公里,次程公路七十多公里,抵察汗淖尔草原。 第五,自山西大同出发,沿京包铁路入蒙,至呼和浩特,全程二百八十多公里,车程约五小时。 第六,自京包铁路入蒙,至包头转旅游车至乌梁素海,浏览河套平原一带;此外,还可由包头往成吉思汗陵园。 第七,自银川往西走,经贺兰山入蒙,进入阿拉善沙漠区。 第八,自甘肃酒泉入蒙,至额济纳旗,可一睹巴丹吉林的沙丘奇观。全程三百九十多公里,一天可达。 15元 呼和浩特市旅游投诉电话:0471-4606516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投诉电话:0471—6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