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著名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墓现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9公里处的大黑河南岸,是一座人工筑成的大土丘,高30余米,墓丘顶端建一亭子,亭内立有石碑,碑上雕刻有王昭君画像。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后人又称明君或明妃,西汉时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后为汉元帝后宫的待诏。公元前33年,在汉匈两族人民迫切要求民族和好的形势下,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王昭君自愿请行出嫁匈奴,为汉匈两族的和平友好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昭君出塞和亲,克服了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和远离故土亲人等种种困难,扎根祖国边疆,一生生育有两男一女。特别是她为边疆少数民族人民带去了中原文化,为汉匈人民和睦相处、幸福生活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故史书记载:“……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以布野。”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说得好:“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种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王昭君被评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前人评美的标准可能首推面貌俊美、天生丽质,若将品学和其对祖国对人民的贡献也作为评美标准的话,王昭君无可置疑应列为众美女之冠。中国古代美女西施、貂蝉、杨玉环虽然貌美出众,但她们可悲的是均被当权者或作为“色情间谍”,或当作“花瓶”欣赏而已,到头来都成了他人政治图谋的替罪羊或牺牲品。惟有王昭君光明磊落,堂堂正正自愿请行,出嫁匈奴,为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其形象光彩照人,其功绩永载史册。 王昭君墓周围长廊和展馆中收藏展览有众多各地游客谒拜昭君墓后留下的墨宝及石刻,其中有一首《昭君墓纪念》诗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漫云女子不英雄,笑迎风沙走毡城,汉匈和亲青史在,更喜今朝结大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