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青冢 1999年5 月我到呼和洁特市,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的墓地就在市郊,我们慕名前往一谒。 旅游团一行五人,除了我们父子两人外,加上两个日本人和一个美藉华人。话不投机,一路上没有多少话说,车窗外的茫茫草原点缀着零星的蒙古包一掠而过很快就到了。 青冢和我想像的不一样,想不到青冢那么大,大得像一座小山,坟墓上的草也不是我想像的那么青,也许这里的草还没有长起来。据介绍,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了。当时是由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到这里游览的人很多,在墓前叩拜的人也不少。一个为国家为民族远嫁的女杰是值得尊敬的。想当年汉朝的统治者,为了求得和平安宁,让一个弱女远嫁“和番”,从现代的眼光看很难理解,但这却是史实。当时一个少数民族的头领,为了得到一个汉家美女婚配而引以为荣,有时以战争为要协,这也是当时的历史。 王昭君在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他的父亲叫王穰,因为老来得女视作掌上明珠,兄嫂也对他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他的绝世才貌,传遍了南郡。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当年 16岁被选上了,于公元前36年仲春,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着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个月,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为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从此王昭君也就无缘面君,这样一等就是三年过去了。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 汉朝和匈奴和亲,按当时的规格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嫁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能见到皇帝封为贵妃皇后的只是极少数,她们是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王昭君也就自愿报了名。她的动机也许是为了汉胡之间的和好,也许是为了离开深宫这个人间地狱,也许是二者兼有。定了以后,汉元帝则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带王昭君离京。当辞别的时候,汉元帝第一次见到王昭君的姿容却傻了眼。《后汉书》是这样描述的: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我想《后汉书》的描述是真实的。这时汉元帝后悔也来不及了,只好割爱让王昭君远去。据说汉元帝回到宫里越想越气,传令把画师毛延寿杀了。毛延寿被杀,有人说他罪有应得。也有人说这是汉元帝的不是。 几位历史名人的诗是这样写的: 白居易认为这是皇帝无情,不能怨画得不好。其诗说: “ 自是君恩薄于纸,不须一向愤丹青。” 欧阳修认为这是命运注定,其诗说: “红颜佳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王安石认为王昭君的意态美是画不出来的,不能怨毛延寿,他的诗说: “意态由来画不得,当时枉杀毛延寿。” 近代历史学家翦伯赞从历史的角度认为,这是当时的政策,不能怨画师,他也写了一首诗说: “千首哀泪万首诗,同声歌哭说妍媸。和亲本是万家策,出塞如何怨画师。” 新中国的领导人董必武认为当时的胡汉和亲是好事,是民族的交往。其诗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从历史看,王昭君到了匈奴以后,确实起到 “和平使者”的作用。她离开了长安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昭君又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了两个女儿,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了,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数十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与她的子女后代都为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青冢前有一块石碑刻有: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这墓碑对昭君给以很高的评价。一个弱女与外邦通婚换来了数十年的和平,和当年的大将卫青、霍去病给予同样的评价,我看是应该的。她不但换取了和平,而且传播了两个民族的文化,这是不能用数字来计算的。 对王昭君的后代,我们一班游客也在议论,传说王昭君当年曾经打发两个女儿两次回汉,住在汉宫里,增进了胡汉之间路友谊,两个女儿后来嫁给匈奴的贵族。她的儿子右日逐王对汉也是和好的。后来因为王莽篡汉等一系列的政治原因,到东汉时胡汉两个民族又出现交恶,匈奴民族被追击,一路西窜,越过葱岭进入欧洲,占领哥特人的地盘引起罗马帝国的崩溃,在欧洲大陆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也就是后来的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等国。 一代女杰王昭君身后有什么遗作吗?据说留传着她的一首诗: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路悠长。 乌呼哀哉。忧心恻伤。”” 是否准确,只有传说而已。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离开了青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