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行记3_乘羊皮筏漂流黄河.jimmy推荐.

[游记]西行记3_乘羊皮筏漂流黄河.jimmy推荐.

2007-07-16    sina.com.cn

经注》中有关于皮筏子的记载,《宋史》中说“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那时的羊皮筏子与我们今天见到的已经差不多了。

制作羊皮筏子,需要很高的宰剥技巧,从羊颈部开口,慢慢将整张皮囫囵个儿褪下来,不能划破一点地方。将羊皮脱毛后,吹气使皮胎膨胀,再灌入少量清油、食盐和水,然后把皮胎的头尾和四肢扎紧,经过晾晒的皮胎颜色黄褐透明,看上去像个鼓鼓的圆筒。用麻绳将坚硬的水曲柳木条捆一个方型的木框子,再横向绑上数根木条,把一只只皮胎顺次扎在木条下面,皮筏子就制成了。羊皮筏子体积小而轻,吃水浅,十分适宜在黄河航行,而且所有的部件都能拆开之后携带。

现在,黄河边供游客乘坐的羊皮筏子都是用十三只皮胎采取前后四只中间五只的排列方式绑扎成的小筏子,重二十来斤,能坐五个人。据说,从前最大的羊皮筏子有六百只皮胎,能载重十五吨。

划羊皮筏子的水手被称为“筏子客”,他们都是有很多年经验,深谙水性的的老“把式”。电影《筏子客》中就有粗犷骠悍,技术高超的“筏子客”形象。“筏子客”老李扛着筏子走到河边小码头,将羊皮胎朝下放进水中,在木架子上铺几块垫子,等我们盘腿坐好了,他也坐下来开始划桨,筏子便离开码头,随水漂流。他说过去做“筏子客”非常危险,是在刀口浪尖上讨营生,因此有很多讲究,比如不能说“破”、“沉”、“碰”、“没”、“断”等不吉利的字,首次出行还要挂红、放炮、焚香、祭奠河神。现在会划羊皮筏子的人越来越少了。

现在黄河的水情不像从前那样险恶,为了游客安全,羊皮筏子也只在比较浅的水域行驶,因此坐筏子的感觉也少了些惊心动魄。坐在筏子上,低头就能看见黄河水从羊皮胎的空档中悠悠穿过,向下一伸手穿过木架子就能撩到凉凉的河水,更奇妙的是筏子随着水波荡漾晃晃悠悠,乘客却不会被水打湿,有点“我自端坐,任他风浪”的味道。河面上凉风习习,浑黄的河水打着漩涡缓缓东流,河心小岛上芦苇摇曳,河对岸的山上白塔俏然屹立,看“筏子客”使出“压”、“抓”、“提”等招式划桨,听他高亢地扯着嗓子唱几句颤悠悠的“花儿”…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黄河的独特韵味。

“羊皮筏子赛军舰”是广传于兰州的一个俚语,它用夸张的对比方法形容了羊皮筏子搏击风浪、激流勇进的动势和筏子客豪迈的气魄,描绘了一道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景线。

把一张张羊皮经特殊方法加工缝制后,经充气扎成气囊,按排列捆绑在数平方米的木架上,羊皮筏子就算是做成了。按筏子大小,羊皮囊一般在8~16个之间,以12个居多。羊皮筏子浮力大,变向灵便,航行快速。尤其是将总浮力分散在十数个单独的羊皮囊上,安全可靠,堪称一绝。羊皮筏子由来已久,在没有现代航渡设施的数百年间,一直是黄河上游摆渡、载货的主要工具,筏工也多是一些回族壮年,祖辈相袭,以为生计。

来源:中国新闻网陈七妹

新闻背景:

羊皮筏子的变迁

新华网兰州10月21日电(记者王艳明汪训波)最早有关羊皮筏子的记载出现于元代。元代大学士藩昂霄在游记中写到,黄河上游有人用“浑脱”渡河。“浑脱”就是现在的羊皮筏子。在元、明、清三代600多年的历史中,羊皮筏子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仅用于黄河上游的摆渡。清朝光绪年间,黄河两岸很多回民失去了土地,这些人就利用羊皮筏专门搞起了长途贩运。初时的航运线路主要集中在黄河兰州段,后来逐渐向下游延伸,民国年间已经到了黄河包头段。

1928年前后,兰州长途筏户发展到50多家,除一家王姓汉户外,其余都是回民。1930年,甘肃靖远、条城等地一批筏户来到兰州,随之形成了兰州、靖远、条城3个区域性筏客帮。

1932年,兰州至包头段的的水上货运和客运业务,开始全部由羊皮筏承担。当时,黄河上常见的是13只羊皮胎扎成的小筏,偶尔也能见到由上百只羊皮筏扎成的载重达30吨的大型筏。1941年,当时的甘肃油矿局成立了“皮筏航运队”,制成了5个由2000个羊皮胎组成、载重达60吨的巨型筏。

解放以后,随着道路、桥梁的增多,陆路交通的改善,黄河上游水库的兴建和大型钢船的不断投入使用,黄河上游的皮筏运输业日渐萧条,航道的堵塞和皮筏运输组织的自行解散,使一些羊皮筏客们只能在黄河两岸摆渡。20世纪60年代,黄河兰州段上还有近千个羊皮筏子。70年代后,这些羊皮筏子就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20世纪90年代后期,兰州市开始精心打造40里黄河风情线。沉寂了20多年的羊皮筏子又重新走进了兰州人的生活。与以往不同的是,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4da4dbd01000aax33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