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河儿女中的老大-兰州——甘肃、新疆之行(二) |
[游记]黄河儿女中的老大-兰州——甘肃、新疆之行(二) |
2007-07-21 baidu.com |
8月16日 早上5点就起了床,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坐车赶往机场了。我们于上午9点半左右降落在甘肃省省会兰州的机场。一出了机场,看见一个很大的雕塑——中国旅游的标志——马踏飞燕。来接机的导游说马踏飞燕是在甘肃出土的,我原来一直以为是从西安出土的呢。 上了车,我们往兰州市区驶去。兰州的市区离机场有75公里,距离可够远的。在车上,我们听导游介绍兰州的概况。为什么兰州机场要建在离市区那么远的地方呢?这和兰州的地理状况有关。兰州是个狭长的城市,最宽处6公里,最窄处只有2公里,这么狭窄的地方根本不适合建机场。所以只好在离市区很远的地方选了一处足够宽的地方建机场。车窗外的景色整体色调是土黄色的,虽然是盛夏时分,可路两旁很少见到绿荫如盖的大树,满眼都是一个一个的黄土包。 我发现甘肃的房子的屋顶很有特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字形,而是朝一面倾斜的,而且都是斜向自家的院子里。这是由兰州的气候特点决定的。兰州地处西北,是个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的城市,常年干旱少雨。如果遇到下雨,雨水可以顺着屋顶的倾斜面流到院子里,方便人们储水。 在车上拍的 提到兰州,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兰州拉面。说来惭愧,之前我对于兰州除了拉面之外其余一无所知。到兰州来的人都要尝尝正宗的兰州拉面。导游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兰州拉面,不听不知道,兰州拉面原来还有那么多的学问。先说面吧,前一天就要按照特殊的配方,把面和好,放置一夜,这样的面吃起来筋道,味道有面香味。第二天由师傅手工拉成面条,粗细程度分五个等级,由细到粗分别是:毛细、细、二细、三细、粗。还有一种手工拉制的面食叫拉条子,实际上也是兰州拉面的一种,比我刚才提到的要粗,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韭叶(顾名思义就是象韭菜叶那么宽了)、宽、大宽。兰州拉面的汤很讲究,主要是牛肉汤,具体如何做法我就不知道了,估计是秘方不会随便告诉外人。反正是做出来的一碗好的拉面要有五个标准,即: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是指汤要清;二白是指里面要有白萝卜;三红是指面里的辣子红;四绿是指葱和香菜等青菜;五黄是指面条的颜色是黄色的。听着导游的介绍,听得我们口水都流下来了,不由分说要求导游马上把我们带到饭店,我们要先吃饭再游览。进了市区,导游领我们来到了据说是兰州市最好的酒店:金鼎全顺楼。我们狼吞虎咽地饱餐了一顿地道的兰州风味的美食,有很多菜以前都没有见过,味道真是好极了。 这就是“大宽”,足有皮带那么宽,面的味道很香。 这是“细”,吃起来面的味道没有“大宽”那么香。 手抓羊肉 酿皮 酒足饭饱,导游才开始带领我们去景点参观。首先我们来到了位于黄河岸边的黄河母亲像,据说此雕像获得了某次雕刻比赛的大奖。忘了提一句,兰州市中国唯一一个黄河横穿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把兰州一分为二。都说中华民族是黄河的儿女,在我看来那兰州就是黄河众多儿女中的老大了。 黄河母亲像 羊皮筏子是古时候黄河上的一种简易的交通工具。人们把羊皮囫囵的扒下来,然后经浸水、暴晒、去皮、扎口、灌入食盐和香油等一系列的炮制工序制成,充上气,并排绑在竹排下。把羊皮的那一面朝水面放下,人坐在竹排上就可以在黄河上漂流了。曾几何时,黄河上没有桥梁、轮船和快艇等,羊皮筏子就成了黄河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我真佩服劳动人民的头脑,竟然能想出这样一个办法,看来人定胜天这句话不是吹的。现在黄河上的桥梁越来越多,再加上一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的出现,羊皮筏子已经推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为了纪念它曾经发挥的巨大作用,羊皮筏子成为人们观光消闲的旅游工具。我们也都去体验一下那古老的感觉,都去乘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一程。在上筏子之前,看着那些圆滚滚的羊皮,我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头头小胖猪,感觉制作方法有点残忍。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问艄公:“要是漂着漂着羊皮破了怎么办?”艄公镇定地回答道:“要破也只是一个羊皮破,还有其他许多别的羊皮呢,不要紧。”我还想问要是一下子都破了怎么办,可是我没敢问出口,怕人家说我抬杠。一个羊皮筏子上坐了四个人,这一段的黄河水流比较缓慢,所以很快我心里就不紧张了。不时的有快艇从附近驶过,仿佛在向羊皮筏子炫耀,也仿佛是在嘲笑,激起的波浪使筏子晃来晃去。但是羊皮筏子仍然宠辱不惊地从容地以它特有的方式慢慢地前进着。 羊皮筏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生活在黄河边上,就要充分利用黄河这个自然资源为人类造福,水车就是一个应运而生的产物。导游领我们来到了水车园,这里保留了一个很大的古代水车。古时候,人们利用黄河水流湍急的特点,发明了水车来产生动力,主要用它来磨面。看来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伟大的啊。 巨大的水车 水车的水通过水道运送到此 产生的动力带动了磨盘转动 接着导游领我们来到了兰州的标志性建筑——中山桥。中山桥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桥长233.33米,是黄河上的第一座桥,所以又称“黄河第一桥”。看着如此现代化的铁桥,我正在惊讶,难道清朝时期就有这么高超的造桥技术了?正在我惊讶的时候,导游又说桥上的五个弧形钢铁拱架式在1954年为了加固铁桥而后加上去的。哦,原来如此。 中山桥 桥的旁边是白塔山,导游要领我们爬到山顶。白塔山相对高度只有200米,这点高度对于我们这些登过许多高山的人来说当然根本就没放在眼里。可是当时正值下午2点多钟,艳阳高照,气温高达40来度。我们可从来没在这种温度下登过山。再加上我们从小生活在哈尔滨这个连夏季都很凉爽的城市,很少见到如此的高温,很不适应。小小的一座山把我们累得一个个汗流浃背,一个劲儿的喝水。山顶上有座元代时建的白塔,高七层。据说是为了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的。山上有“镇山三宝”:橡皮鼓、青铜钟和紫荆树。 白塔山 在白塔山上俯瞰兰州市容 白塔(塔前就是紫荆树) 青铜钟(清康熙年间建造,重153公斤) 橡皮鼓(元末建造,原物已烧毁,此鼓为清朝后期仿制。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 在兰州随处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清真式的建筑,因为当地回族人多,都信奉伊斯兰教,所以都吃牛羊肉。 晚上10 |
转自:http://hi.baidu.com/xiedong/blog/item/4ac3a04b02fb0ff183025c0e.html2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