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天晚上七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前,是一首雄壮的国歌,同那激昂的旋律配合在一起的是一组宏大、壮美的画面:长城、黄河、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那奔涌不止、巨浪滔天的黄河选取的就是壶口瀑布的画面。在富县的一个小旅馆里住了一晚之后,今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前往壶口瀑布拍摄。 四 月的黄土高原,正是苹果花开放的季节。千树万树白色的花朵,妆点着河川和莽原。春风从不厚此薄彼,它对万物都是一样的温情,而万物的回应却是千差万别,有 秩无序。灞河的柳枝以鹅黄的嫩叶,最先呼喊着春天的到来。而桃树、梨树、苹果树则是在枯瘦的枝干上先绽开最艳丽的花朵,回应春风,花盛而衰之后才懒懒地生 出叶来。还有更别致的,香樟树是常绿树种,数九寒天仍然枝繁叶茂,可春风拂来的时候,持重的樟树刹那间抖落满树的陈叶,换成一树的新叶,仿佛鹤发瞬间变童 颜。关中的苹果是有名的,今年,陕西的苹果花开得真是旺盛极了,远远望去,一片片就像是春日里下的一场瑞雪。驶过如雪的果园,心里惬意极了。 从富县向东沿309国道行进100多公里,到宜川县城,吃碗面作早餐。再向东100多公里,到达陕西、山西交界处,折向北,大约20多公里,听到如雷的涛声,我们知道,壶口到了。 但见山西的吕梁山和陕西的黄龙山之间,黄河蜿蜒而来,到达壶口时,三、四百米平缓的河床突然收缩成五十米左 右,然后骤然跌落到一条几公里长几十米宽的深槽里,激起滔天的巨浪,发出山崩式的巨响,生出一个举世震惊的地理奇迹。四月初的天气,黄河经过一冬的封冻开 河后不久,凝结了一冬的水流,生成了每年第一个流量的高峰。黄色的水流,悄然地从上游流过来,在壶口重重地砸向低槽,发出惊世骇俗的怒吼,狂放不羁地发泄 郁积了一冬的苦闷和烦躁,吼声不绝,回音缭绕,传遍山谷,声遏行云,声震人心。 我们在壶口水流跌落处架起机器,拍摄黄河在跌落前的最后一个愁容,和跌落时的第一个怒容。瀑布的落差并不大,大约二十多米,但由于整个河流被约束成五十米宽 的壶口状,流量很大,流速很快,所以狂泻而下的瀑布十分壮美,十分震撼。几块突出的巨石,把瀑布巨大的水流分离成不规则的水柱,激出无数的细小水珠在空气 中形成水雾,侧着阳光一看,一道彩虹凌空而出,非常艳丽,为狂放的瀑布留下一个婉约的前景。恼怒的瀑布搅乱了山谷平顺的空气,生出激乱的气流,在瀑布前拍 摄,乱风飞舞,几难立足,我们的摄像师李书林一不小心,摄像机的镜头盖被吹进石槽里,翻涌的水流瞬间把这个从天垂落的异物卷进水底,踪迹全无。再看这个特 异的水槽,也就三四十米宽,全长四公里多,是全黄河最狭窄处。在河道约束下,河水奔腾咆哮,水雾弥漫,浊浪翻滚回旋,象一锅煮沸了的开水,水流闷哼着,仿佛狂啸发泄后还未解怒的野兽。随着四公里的石槽的结束,河床慢慢开阔,水流也慢慢平息,巨大的能量慢慢消弭,狂啸的野兽慢慢恢复温顺,黄河在经过炼狱般的痛苦历练后,霎然重生,飘然东去。。。。。。 拍够了壶口的胜景,听够了瀑布的吼声,我们在河边休憩,了解几个与这个黄河第一景相关的资料。 首先,这个巨大的瀑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上下峡谷里的水流都是比较平缓,而到了这里会形成一个壶口? 翻阅所带的资料显示:壶口瀑布的形成与当地的地层、构造、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因素条件有关。壶口瀑布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印支运动2亿3千 万年的作用结果,形成两组节理(简单地说就是岩石裂缝),一组节理顺河水流向发育;另一组节理为跨河发育。此外,沿这两组节理在瀑布的孕育段、形成段及消 亡段还出现过一些断层。由于在壶口及其孟门山以南地层倾角很小,节理发育,断层偶见,地层又相当水平,所以,易于被构造作用切割的支离破碎。所以说,壶口 瀑布的形成是节理断层发育和河水的强烈切割下蚀两大因素所致。 第二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特别喜爱壶口瀑布?黄河壶口瀑布现在已经成为民族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意义。这一方面是黄河是中华 民族的母亲河,壶口瀑布的壮美,狂放,不屈不挠的形象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形象有共同的地方。应该说,还有一个原因是,1938年9月, 正当抗日战争极其艰苦、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他的心骤然被奔泻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 丈狂澜,就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洗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杰出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了。这首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的组歌, 曾响彻大河上下,不断地鼓舞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浴血奋斗。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