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河水车游记攻略之八一行黄河水车 |
[游记]黄河水车游记攻略之八一行黄河水车 |
2008-04-07 yiqilai.com.cn |
8月1日,在桃树坪段怡村老人家,一架直径2米的水车基本成型。水车置放在院子里的一个简易棚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将两块木头粘在一起,时不时将手里粘好的零件拿起与另一位满头银发、戴着眼镜的老人商量。 戴眼镜的老人便是段怡村,是兰州黄河水车发明人段续的第二十代传人,也是为数不多真正掌握兰州水车制作的艺人之一。 在记者采访段怡村的时候,他刚拿到营业执照,他将厂子命名为“兰州段氏黄河水车厂”。“作为段氏子孙,我有义务也有责任将黄河水车的制作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这便是段怡村将新厂命名为段氏黄河水车厂的缘由。 段氏水车厂在段怡村家的院墙边,大约占了院子的三分之一,由几根木柱和塑料帆布搭建而成。加工水车的地方不足8平方米,制作的器具非常简单也很传统,整个厂子包括段怡村在内仅有4人———两位60多岁的老人和两个40多岁的中年人。 从“加工车间”拐过去,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水车,约有20多个。“今年一个都没有卖出去,全放在这里。”段怡村说。“卖不出去为什么还做呢?”“制作过程也是完善水车技艺的过程,如果只是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那我早就不做了。”在段怡村眼里,不断完善和发展黄河水车的制作技艺才是最重要的。 段怡村原来是冶金厅的机械设计师,从 1992年开始潜心收集资料和研究黄河水车,现在是段氏子孙里唯一精通黄河水车制作技艺的,他也将所有的积蓄投入到了水车的研究和制作上。 十几年来,他走访了兰州仅存的几位“老水车匠”、“老作头”,绘制出精确的兰州古水车图纸,研制了“礼品水车”、“盆景水车”、“室外观赏水车”等系列产品,并申报了专利。但由于资金原因,这些专利产品仍深藏闺中。 在段氏黄河水车厂,有一位60岁的梁师傅,他是自己主动找上门要求学习做水车的。我“从小就对黄河边的水车很好奇,很感兴趣,现在有机会与发明人的子孙一起制作水车非常荣幸,至于工资多少都无所谓。”梁师傅说。 段怡村说,水车制作遵循世代相传的规矩和诀窍,它是数百年经验、历代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外形美轮美奂,结构疏密有致,尺寸大一分嫌肥,少一分则嫌瘦,整个水车极具力学匀称美。”段怡村这样评价古黄河水车。 段怡村说,兰州黄河水车的制作非常严谨和讲究技巧,里面有很多诀窍,如水车的收紧装置、倒钩装置等等。这也是兰州黄河水车能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虽然获得殊荣,但段怡村仍为水车制作无继承人表示担忧:“现在掌握这些诀窍和技术的人已经不多,而现在的年轻人对水车的制作没有什么兴趣和耐心。” 据段怡村了解,真正会制作兰州黄河水车的“老水车匠”、“老作头”很多已作古,在世的也都年龄偏高,一位已经80多岁,他和另外一位也都年过花甲。及时整理水车资料,完善工艺,寻找继承人迫在眉睫。 放眼世界的理想 现在制作一架水车很不容易,由于全部是手工制作,成本高、时间长,效率低,一架水车制作完成需要很长时间。段怡村与梁师傅今年6月就开始制作一架直径2米的水车,但现在还没有完工。虽然今年一架水车都没有卖出去,而且制作工艺水车的专利拿了两年仍没有起色,但这些并没有打乱段怡村的计划。“我将继续整理古水车的资料,研究水车,完善制作工艺,让黄河水车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同时,他认清了市场经济的形势,立志为把水车产业做出品牌而努力,把工艺水车推销到全国,全世界。 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但段怡村老人对黄河水车的梦想还在继续…… 兰州水车,又名天车、翻车,也叫老虎车(因转动声似老虎吼叫而得名),是由明代兰州段家滩人段续所创,距今已有 400余年历史。兰州水车酷似巨大的古式车轮,轮辐直径大的将近20米,小的也有10米。水车是利用河水的流动力,推动带有水斗的轮子,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水激轮转,日夜不息,绝胜人力。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兰州黄河沿岸唯一的提灌工具。1952年兰州水车达到了全盛时期,黄河兰州段水车已达252轮之多,尤其是广武门至雁滩河段,更是水车的集中地,单轮、双轮、三轮、五轮等,多达几十架,所以这里又名水车园,当时的兰州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水车之都”
|
转自:http://www.yiqilai.com.cn/bin/view/travel/%E9%BB%84%E6%B2%B3%E6%B0%B4%E8%BD%A6%E6%B8%B8%E8%AE%B0%E6%94%BB%E7%95%A5%E4%B9%8B%E5%82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