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8年徒步黄河,弘扬儒. |
[游记]2008年徒步黄河,弘扬儒. |
2008-05-22 sina.com.cn |
2008年徒步黄河,弘扬儒学,献礼奥运活动方案 一、宗旨 徒步黄河,弘扬儒学,献礼奥运。 今年8月将在北京举办奥运会,这是中华民族的千载盛事,然而近一段时间以来,海外有一些人要抵制北京奥运会,这是对中华民族的偏见,这是对中华文化的偏见,这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偏见。因为我对中国历史的热爱,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促使我要尽自己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微薄之力,来打破那些人的偏见,来为北京奥运会鼓与呼。于是我又一次通过香港大公报,向全球华人发起徒步黄河、向奥运献礼的活动。 二、策划人:肖先华 三、参加人员 海内外画家、书法家、摄影家、作家和其他爱国人士。 四、时间 2008年5月9日至6月9日,共32天。可以参加全程,也可以参加两三天的活动。 五、日程安排 D1 下午到达郑州,参观河南省博物馆。 住郑州 黄河是一条雄浑浩荡的自然之河,一条滋育万物生灵的生命之河,一条亘古不息厚重灿烂的文化之河。坐落于郑州邙山黄河游览区的炎黄二帝像高106米,天神般屹立在黄河岸边,注视着我们的整个民族,保佑着我们的整个国家。 D3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西元494年),直至北宋,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D4 洛阳牡丹节,参观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住洛阳 周王天子驾六博物馆,位于洛阳市中心的王城广场、东周王城遗址区的东北部,是一座以原址保护展示的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为主体的专题博物馆。 D5 旧孟津,为古代洛阳东北黄河上的重要渡口,今名会盟镇,这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地,我们就从这个分界地开始本次徒步黄河。这里上古时期,龙马负图出于河,人文之祖伏羲依此画八卦、造书契,开启了华夏文明。在这里,约西元前1068年周武王会盟八百诸侯,举行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史称“孟津观兵”,周武王发表了历史上著名的“孟津之誓”。洛阳被称为13朝古都,其中有6个朝代定都在孟津,历来有九朝都会半孟津之说。这里是西汉文学家贾谊、明清书坛泰斗神笔王铎的故里。这里,李白留下了著名诗篇:“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王维写下千古名句:“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时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还有,位于洛阳市北部、东部的邙山陵墓群,东西长50公里、南北最宽20公里,地跨偃师、孟津等7个县(区),遗存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皇陵以及多种类型的古墓葬数十万之多,为全国最大的陵墓群遗址。仅在孟津的北邙山上,就聚集了全国最大的皇家陵园和古墓葬群,据不完全统计,在孟津邙山上的古墓冢有9000多座,墓志数量超过6000方,皇陵分为东周、东汉、北魏和后唐四大皇陵区,王公大臣、名人雅士的墓冢更是枚不胜举,这是世界上陵墓最多、历史最悠久、跨度时间最长、文物价值最大、最为密集的古墓葬群,号称“无卧牛之地”。 D6 从石寺镇到石井乡,到南村乡,到焦地。 住渑池 历史上著名的“渑池之会 D7 上午参观仰韶村,从焦地到赵庄,到茅津渡。 住三门峡 仰韶文化以农耕为主,属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社会阶段。它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南达湖北,北抵内蒙,是黄河流域非常强大的一种远古文化。仰韶文化的发现,宣布了“中国无石器时代文化”论调的彻底破产,因而仰韶村文化遗址被中外考古界誉为“文化圣地”。 咆哮奔腾的黄河,一出龙门,被秦岭山脉阻拦,于是掉头向东,浩浩荡荡,蜿蜒于宽达10多公里的河道上,穿中原,过齐鲁,驰骋千里,汇入渤海。黄河在秦晋豫三省交界处折而向东,依次有风陵渡、大禹渡和茅津渡三大著名渡口,自古到今,都是秦晋豫的交通要冲和军事重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风陵渡位于黄河的转折处,大禹渡在芮城县东南的神柏峪,茅津渡在平陆县城南四公里处。茅津在春秋战国时,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争之地。西元前655年,晋献公假道于虞,伐灭虢国,即由茅津渡河。西元前627年,秦穆公伐郑,晋出奇兵从茅津渡河,以逸待劳,败秦军于崤山。 D8 游览虢国车马坑博物馆、三门峡景区,从茅津渡到函谷关。 住函谷关 虢国车马坑博物馆,位于三门峡市春秋路北侧,是在西周虢国车马坑遗址上建立起来的一座专题博物馆。虢国墓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时期大型邦国公墓,总面积32.45万平方米。从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始建于春秋战国之际,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函谷古道东起宏农涧西岸的函谷关东门,横穿关城向西,由王垛村的果沟、黄河峪、狼皮沟至古桑田(今稠桑),全长15公里,是这一带唯一的东西通道。谷深50—70米,谷底宽10米左右,窄处只有2、3米,谷岸坡度40—80度,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岖狭窄,空谷幽深,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古书上说函谷关道“车不分轨,马不并鞍”,“一泥丸而东封函谷”。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攻秦,“至函谷,皆败走”。秦末楚汉战争中,刘邦曾“守关拒项羽”。唐“安史之乱”中,官兵与叛军在关前进行了著名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在此进行“函谷关大战”。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也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地,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 自函谷关到潼关,长约70余公里,函谷关在东,潼关在西。函谷关是战国时秦国所建,位于今河南灵宝东北,当时东方六国曾数次联合攻打秦国,秦军都凭借险要的函谷关,成功抵御六国联军的进攻,使他们大败而回。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位于黄河与秦岭之间,路狭地险,东汉以后逐渐取代函谷关,成为关中的东大门。重 要的戰略據點。特別在唐代,首都長安的安危,往往與潼關息息相關。 潼关,雄踞晋、豫、秦三省交界处,有“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之说,北临涛涛黄河,南依巍巍秦岭,自古就是关中的东大门,为兵家必争之地。潼关东面山峰连接,崖绝谷深,只有一条小道通过,人行其间,可望见黄河远道奔来,劈开秦晋之间的莽莽群山,南下直扑华岳。登上潼关,怎不使人发思古之幽情?春秋战国时,秦国从晋国夺取潼关后,进而灭六国、统一中国。公元211年,曹操与马超激战潼关,公元756年,唐将哥舒翰统兵20万镇守潼关,被安禄山打败,唐玄宗仓皇西逃。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由洛阳进发潼关,唐将田令孜率兵10万镇守潼关,未料起义军由禁沟潜入,夺取潼关,直捣长安。元朝末年,朱元璋攻破潼关,从而安定陕甘。迄今,潼关许多村庄还以“军”、“营”为名。 D11 从潼关到朝邑。 D12 从朝邑到马家庄。 D13 夏阳黄河古渡,位于陕西合阳县东20公里处的夏阳村,隔黄河与山西省临猗县吴王渡相对。因楚、汉相争时,淮阴侯韩信从这里用木罂渡军,攻取魏都,故又称“木罂渡”或“淮阴渡”。合阳县灵泉村尚有“木罂渡军处”遗址,夏阳村有木罂诗碑一通,为清初刻置,横长0.8米,竖高0.38米,上刻诗云:“淮阴往事执平云,高帝何尝尽负臣。功就从龙嫌震主,势成履虎欠抽身。松间落叶推同辈,湖上烟波让古人。瞬息弓藏惊幻梦,木罂渡口迄难湮。”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2efdd01008zx2.html4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