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游记 |
[游记]北京游记 |
2007-07-16 bloghome.cn |
五一长假,老衲未能免俗,也踏上了四处休闲的列车,跑到了人山人海的北京。和韩宇博探了探服装批发市场,郁闷的吃了好几天的肯得基,虽然假日的北京很不方便,老衲还是四处凭吊了一番。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皇帝亦然,社稷亦然,朝代亦然。有清一代,几乎每个皇帝都是励精图治,最后却仍然是一个千百年未曾有过的乱局,这,便是命运。5月1日,四处大修,老衲穿过绿柳掩映下的红色宫墙和飘散着臭味的护城河,午后的阳光照耀着紫禁城后面的煤山,1644年崇祯皇帝在这里结束了他矛盾的一生,陪它一起死去的只有太监王承恩。1944年还没有修炼成文妖的郭沫若写过《甲申三百年祭》,至今读来每每让老衲掩卷长叹。如今煤山之下因为沙尘天气早已望不到那棵歪脖树,但想起那一年的江山风雨仍是不免扼腕。 其实北京老衲去过很多次,高中的时候办出国,秀水街去了不下10次。及后来交了女朋友,虽然相处不过半载,不但青鸟殷勤,也经常银汉暗渡。然而这么多次,我却从未去过圆明园。此次难得忙里偷闲,2日上午一早搭车前往,时是人间四月,人面桃花,燕燕莺莺,暖风熏得游人醉,那成为断壁残垣的昔日厅台楼榭便也显得没有那么刺眼了。记得小时侯看过一个《火烧圆明园》,年轻的叶赫娜拉用一首《艳阳天》俘获了咸丰的心,如今蝶满春园,游人如织,老衲却想起百年前那风雨飘摇的岁月,把中华之衰亡的过错全部推给满清是不对的,但是满清绝对要负很大的责任。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很多人热衷于看清装戏,甚至此次北京之行居然看到了多个流满清发式的男子。当“汉服”被批驳的体无完肤的时候各种“旗袍”、“唐装”却大行其道,对汉族的批判针砭入骨的同时却又对其他民族宽容,不允许汉族追忆自己民族的伟大而竟然推崇《狼图腾》这样无知的书,甚至连汉奸都成为了可敬可叹的XX大将军,老衲不禁感慨,所谓民族平等并不等于让所有的少数民族都凌驾于汉族之上。其实国家、民族这样的概念无非来自于西方文明的入侵,对于中国人来说所谓民族不过是华与夷而已,华与夷的定义不在人种、地域或者其他,而是在于文化,从这个定义上讲,中国目前只有一个民族,那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华,中华文明之外是夷,事情本就这么简单。 其实我并非顽固不化,亦非大汉族主义者,就是老衲本人,黄眼睛红胡子,恐怕亦非彻头彻尾的汉族。然而近日来有些少数民族的朋友在网上的行为实在有些过分,如果不批驳,老衲实在有些对不起360年前死在嘉定、扬州的百万生灵。有清一代,260年间反清从未间断,虽然有志气的汉家男儿很少,但每个年代总有那么几个如同黑夜中的明星一般的人物震铄千古,让人对汉家天下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信心与自豪。 然而清朝末年,满清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分子(虽然它自己并不这么认为),主要矛盾早已从满汉之争变成了中国与列强的矛盾。圆明园这个词之所以令老衲如此的心痛,以至于三过而不入(1998年游颐和园过圆明园而不入、2000年北大游玩不入、2002年陪女友游玩过而不入),便在于1860年那场大火。老衲游园时,或有高鼻深目之西人经过,谈笑风声,想起尚有国宝多件流落海外,老衲不禁心生恶念,即便是偷是抢也要追回来。 其后便是颐和园,恰有大学同窗在中央党校念研究生,只是当日引众乡党去了如同挤公交车般的长城,老衲之后在颐和园边等边看,还意外的发现了美女数头,大饱眼福。2日下午风和日丽,昆明湖一碧万倾,万寿山却正在修缮,只见木头架子下隐约的飞檐斗拱。家道中落前尝与父母来此,时值隆冬,三人却自得其乐。如今绿柳招摇、飞絮漫天,想到那些似水年华,却不得不生出些愁绪,满眼的柳絮也便没有了自在飞花的轻柔潇洒。想起如今与父母一同为生计奔波,行游四方的昨日梦想也伴随着年少时的种种一起消失在了昆明湖畔的微风中。 不是老衲故作《黍离》之悲,净写些国仇家恨,其实国仇老衲有幸并未经历过,所谓家恨,也不过是恨自己没有本事将家庭乃至家族拖出泥潭而已。若非要说,只能说就是眼前这秀丽浮华的颐和园,才导致了1898年黄海上的惨败,修缮颐和园的银子可以买20个北洋水师,如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每年贪官污吏鲸吞的赃款,老衲算了一下也可以买中国目前最先进的驱逐舰买个3、4百条。所谓的以史为镜,不过如此,所谓的笔写春秋,也不过老衲之意而已。还好,黄海的惨败打出了公车上书,打出了六君子,打出了中国人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从此的中华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日新月异。 所谓one night in 北京,我流下许多精,不,是许多情。我留下的是对历史的慨叹之情,如同文化苦旅一般,老衲也不禁要道一声我好恨。现如今做一个历史的痛苦慨叹者 |
转自:http://www.bloghome.cn/posts/270302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