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静室|中国北京游记攻略 |
[游记]静室|中国北京游记攻略 |
2007-07-16 blogtt.com |
详细内容: 记忆是个奇妙的东西。 我们办公室的卫生间是个封闭的小房间,没有窗户。关上门,照亮的只是一盏灯。今天,我如常的走进卫生间方便。进了门,打开开关,却发现灯是坏的,可都进来了,也就懒得再出去换别的房间,便打算抹黑,想着也不至于黑到什么都看不见。 那是夏日七月。天阴沉沉的有一段日子了,那天总算下了雨。阴森厚重的柏林墙淋湿后换了种阴媚的气息,温柔,沁润。躲了一会儿,雨也就停了,于是便来到爱丁堡门。可惜当时正在维修,正准备离开,却在旁边发现了这间“静室”,便闲踱进去。门厅的资料介绍说这间静室建在爱丁堡门旁边,就是为了让人们能在这具有历史敏感性地点里,置身于一个绝对安静的空间思考,关于战争,人生,或者自己。 进了双重门,就是静室里了。房间干干净净,空荡荡的只放着几十把椅子。坐下来就正看见整个房间里唯一的装饰品:一幅绒质挂画。画面是简洁而又有几分抽象的,在我看去仿佛是一轮初升的朝阳。然而,房间里很有几个人,使我震撼的却是那绝对的安静。在那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安静”这样一种状态:没有任何的声音,纯粹的无声世界。任何一点声响都会打破这种宁静,就像极脆弱的玻璃,一点点打击就会让其粉身碎骨。我闭上眼睛,深深的沉浸在一个无声无光的宇宙里,那是思想的天堂:在无边的漆黑世界里,倏忽来去的是一个又一个顽皮的小念头。这个刚刚出现,那个就争抢似的凑上来,不一会另一个又从无名处汹涌的盖过来。 可现在,汩汩而出的是我的回忆。我静静的坐在马桶上,几近黑暗的房间将我和外面那个声音的世界暂时分隔。无数关于安静的体验慢慢从黑暗中升起,成形,直到将我和过去重新链接。让我急躁和抓狂的安静,那是儿时的夏日午后。猛然从甜蜜的午睡中惊醒,刺眼的白喇喇的阳光洒满地面,空气是湿热沉闷的,整个世界都是空的,安静的,而知了的惨叫却好像是加重了那种因寂静而产生的恐慌。“人都去哪儿了呢?” 房间里没有便出去找,可外面照样是空的,静的,无人的。被遗弃的恐惧让我窒息疯狂,我大叫,可寂寞的嘶喊却孤零零的在无声中消逝。我要死掉了,只有跑起来,盼望看到一个人,以证明自己不是被孤单的遗忘在月球。当一缕谈话的余音终于敲响我的耳膜,我才得以挽救:“声音!人的声音!我和他们在一起!” 我冲着那声音的来源处奔过去,像溺水的人猛然间抓到了救命的绳索。 生活在城里的人真是可怜,一天到晚不能享受半刻安静。常说“夜深人静”,可夜里的声音并不比白天的落寞。大货车呼啸而过,透过玻璃窗可以听到那挑逗神经的引擎声;若是夏天便少不了空调机的运转声,而冬天则是暖气管里水和气泡的嬉戏声;冰箱常啪的一声启动起来嗡嗡低吟;甚至家具和墙壁有时也不甘寂寞的发出几声尖咳。翻身时少不了要惊动床垫,而不知为什么深夜里自己的心跳和呼吸声常显得格外沉重。 上学时有过一次全班的野外采风。那是初夏,山们却已经是绿意甚浓。因为大家住在一起如同学生宿舍,没觉出什么特殊。一天晚上,夜已深沉却辗转难眠,便自己走到楼门口的阶梯上坐下。门上吊着一支大白帜灯泡,在下面强行从墨黑中分割出一片自己的光明领地。我感受得到这灯外的黑暗和宁静,那不是“无”的安静,却是“蹑手蹑脚”的安静。树叶悄悄的,因为风是温和的。而路上的蚂蚁是踮着脚尖的,鸟儿在睡觉,压着喉咙,连爱唱的蟋蟀和青蛙都歇了嗓子。几只白蛾扑楞着翅膀要想进入灯里,她们的扇子清脆的敲打着玻璃瓶,仿佛某种打击乐器:这是那一刻唯一的杂音,却让我更体会到大自然的静。 那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乡下是多好的啊!在城里好像就只能逃到水底了。水下的安静自然又是另一种情形,那是被淹没的寂静。一沉入水底,水面上那些噪杂全被挡在了外面,好像厚厚的窗帘,本来是大太阳天,一拉上她,整个屋子又都变成黑夜了。水下的安静是盖着一层声响的,如同一种风箱吹动时的呜呜声。只可惜这种快乐是短命的。 常常幻想到深山里出 |
转自:http://blog.blogtt.com/itinerary/itine22779.html2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