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游记晚了整整一个月的发布 |
[游记]北京游记晚了整整一个月的发布 |
2007-07-16 live.com |
北京游记~晚了整整一个月的发布~~ 其实半个月前就写了~~懒得发~~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好孤独~~任这块地方发霉 军大衣 刚下火车时,还没有已经到北京的实感,尽管站台上有大大的标牌。但在检票口,北京就极其生动地向我展示了异乡的风味:门口检票的大爷,身上穿的,莫非就是那传闻中绿色军大衣?匆忙中我把自己的行李弄翻了,大爷笑得很和蔼,“小心了哎”,正宗的京片子,还帮我扶住了箱子,一点没看出传闻中北京窗口行业的陋习~~ 出了站,回头看北京站的模样,实在是和上海站大相径庭,上海火车站以前一直被称为新客站,自然是新兴建筑了,现在虽然最新的光环已经被南站(修建得简直就像是一艘太空飞碟)抢了去,看上去也不再像当年那样光鲜,但是毕竟充满了现代感。而北京站却有飞檐和钟楼,多了几分古韵。 车站大门上挂着欢迎新兵的横幅,广场上的保洁员穿的也是绿绿的军大衣,一时间感觉像是乘坐时光机回到了父母那个时代~~毕竟,绿色的军大衣这东西在上海很难见到了,尽管我家附近就有一个海军驻地。 公交车 终于找到了自己要乘的车,很幸运,是终点站,意味着我可以有一个座位了。但我的目的地也是终点站,(说起北京的公交车,路线貌似都很长,比如在上海,25站可能算得上是中长线路了,但在这里,可能只不过是总长的一半。所以站牌上往往都写得密密麻麻的,还得分行。)因此,我不由得战战兢兢的问:多少钱?(同时手上准备好了5元小钞),结果售票员说:“一元儿,全都一元儿”,感觉落差那个巨大啊~~ 北京的售票员貌似比上海的辛苦,首先,他们没有专门的座位,顶多只有一个平台给他们站着;其次,还得一路上报站(说起这个报站,我不禁对北京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果然和普通话有差距阿~~简单的说来,特色有二,其一是每个字的读音好像都被儿化了,就是说,其实他们说的不是“一元儿”,而是“一儿元儿”,不是“前门到了哎”,而是“前儿门儿到儿喽哎”,当然说得很快,这也是他们第二个特色了,就是发音可以媲美美式英语,很长的一串话一口气就完了,加上儿化的特殊模糊效果,听在耳朵里简直就像是只说了两个词,而且还不清晰~像我就基本上根本来不及听明白那些个售票员到底报的是哪一站)、吆喝(蹦里走啦,抬脚抬脚啦~~用词在我听来是很有意思的。和上海售票员的悠闲不同,他们几乎一直在吆喝这个提醒那个的,没什么停歇的,肯定很累)。特诡异的是,突然间,车上广播(除非到了貌似新疆人聚居的牛街时,听到车上广播用中回?两种语言报站外,好像这个广播不负责报站~~)居然说:“请乘客同志们拿出车票,现在开始检票”,而售票员们真的开始检票了(我自从初中开始乘车上下学以来,在上海从来没有遇到过检票这回事,从来都是把检票当传说的~~) 和上海车的白兔耳朵不同,北京的公交车的反光镜不是一样长短的,几乎都是靠司机这边的比较短,贴着车窗,而另一面的才是上海白兔耳朵的长度。上海的公交车,线条都比较的柔和,棱角基本上都是圆圆的,而北京的车看上去就方正的多了。而且,上海已经灭绝了的长龙,在北京依然很有市场,而且还作了革新:电视新闻里说,三车身的长龙车即将投放使用,将成为最长的公共汽车(?不是说长龙不安全吗?)。车内部状况两市倒是差不多(尽管格局不同),但移动电视尚未像上海一样普及。少数有液晶屏的车,上面不是像上海大多数车子那样不断显示“这是某某交通公司的某某路公交车,我们将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而是滚动显示不同的广告~最令我头大的是,车上都没有贴站级图,实在是很不方便。 上海的公交车站牌是需要人仰视的,都高高的挂在杆子的上方,北京的站牌则有点像现在正在普及的电子站牌(当然还不是电子的),可以平视,看起来不累。前面说过了,车子的路线都很长,有的车甚至要分成两行才能写完所有的站点。看站牌,会觉得北京的路名很有意思,什么“南菜园”、“菜户营”,而且大多数都被称为“街”,而不是“路”(所以才有普通话的逛街和上海话的荡马路吧~),还有很多“某某广场西”“礼士路南口”的叫法,(换到上海,多半叫做“某某西广场”,“礼士南路”),感觉特别平民化,听起来则觉得更亲切些。 大马路 离开上海的时候,正是阴雨绵绵之时,而北京的天气却让我一下子联想到了秋高气爽这个词给人的感觉(当然,现在是初冬~~顶多只能称之为冬日的清爽吧~)。现在这个季节,完全无法让人想到这是个饱受沙尘暴肆虐的城市,空气非常清新,阳光非常明媚(不过白天太短了),心情非常舒畅~~~ 在北方的北京,我看到的最多的行道树居然是我印象中属于南方的柳树。12月了,北京的柳树依然碧绿,翠枝荡漾,美不胜收。 北京的马路真的很阔,而且直。也许马路宽上海也还能勉强比得上,但上海马路的弯弯曲曲,错综复杂是绝对比不上北京的坦坦荡荡的。但是不可思议的是,路况这么好的马路,居然堵得很厉害,车子开得可以和乌龟赛跑,真是个难解之谜阿~~ 还有一点就是,北京很干净,基本上人行道上看不到瓜皮纸屑(尽管垃圾箱反而不见得有上海密集),真是佩服。 从火车站到我所住的宾馆的路上,所见的新建筑大多数是玻璃幕墙,而且形制也很一致,基本上都是长方形的标准化大厦,不像上海的房子这么有“个性”,所以,单个拉出来不觉得怎样,但排列在一起,就很有气势(上海则恰好相反),加上那几天太阳很好,所以反射的光芒就特别耀眼(成规模的耀眼,也可以说是刺眼吧),甚至会觉得就连上海大概也没有这么多玻璃幕墙(全玻璃外墙的)的建筑。不过这些房子大都不很高。就连中关村(是我这几天逛的最有现代感的建筑群)的大楼,我数了数,大约也都在20层左右,只能算是小高层吧~~这大概是出于城市规划方面的考虑。当然,除了这些现代派的建筑,北京最有特色的还应该是那些古建筑,或者有古韵的老建筑,在这方面,北京可就把上海远远的抛在后面了。比如那些遗留下来的老城门什么的,都很有味道。所以,北京的那个大剧院,在我看来就狠刹风景,因为它非常不协调地坐落在老建筑群里,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而且,就其本身而言,我觉得也还是上海大剧院更好看些。 购物 买东西的时候,感觉最有异乡的疏离感,毕竟这是直接面对面地和别人交流。比如在肯德基,店员清脆利落的京片子就让我听得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而且对某些产品的称呼也不同,或者听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有点找不到南。 传说中,北京的店员架子都很大,这点我是没看出来。但是说起购物的便利性,北京的确还是远远不能和上海比~首先,上海无缝不入无所不在的便利店居然在北京难觅其踪影,不要说在我住的地方附近不存在,就连乘车经过的众多区域,也只让我看见了一家。对于已经对便利店产生了依赖感的我来说,实在有点不习惯。 奇特的是,在上海,几乎大家都喜欢硬币,(我同学就说,一般情况下,零钱她只要硬币,方便)可是在北京,别人找给你的一元、五角和一角的零钱却都是纸币。一开始我以为是特例,后来才发现纸币在北京的受欢迎程度远远大于硬币。五天中,我只有最后一天在超市购物时才收到过硬币(一枚老版本一角,两枚一分),还是在纸币用光了的清况下给我的。去海南玩的妈妈和我说,那里的人也不收硬币,因为他们(当地土著)不认识(不认识中国货币的中国人~~有点晕),如果这还算是个理由的话,那为什么北京人也不喜欢硬币呢?难道是因为对于北方而言,硬币拿在手里太凉了?也许,北京人来上海,也会产生同样的疑惑的吧~ 说起大型的商业街,我比较喜欢的是中关村,主要原因是那里有一家我看来很灵的书店(虽说中关村是以电器和电子产品出名的~~但我对此是一窍不通的)。而且这块地方很有现代感,高楼大厦很密集。作为“城市部落人”,对于这样的地方,比较有亲近感。 虽然也特意去了王府井,但是也就是看了看,因为觉得没有什么可看,很快就打道回府了。虽说王府井的地位和南京路相仿,但是,店没那么多,霓虹灯没那么密集,人流也没那么熙熙攘攘,有点点小小的失望。 北京的夜景,其实最具可看性的反而还是长安街,宽阔的马路,明亮的街灯,以及勾勒城门的灯光(说起来,上海的外滩灯光是呈块状地打在建筑物上的,且五彩缤纷,而北京的灯光,则只是勾勒出古楼的优美的线条,且一律采用黄色的灯泡。只能说各有各的风味~),看起来开阔有气势~~ 看来,和不夜的上海不同,北京的美主要还是在白天,在于优美的园林(以后再说),在于气势磅礴的道路和广场而不是热闹的街市。夜幕降临后,不禁觉得无事可干,还是打道回府是正经啊~~ 天安门 从火车站去宾馆的路上,其实就已经路过了天安门,但是角度的问题,没看见城楼。虽然看见了人民大会堂,但是没人出来,只觉得这个被朝阳照耀着的建筑真的很气派(北京不愧是京城,一路上都可见“国家”、“人民”作为抬头的高级别机关,就连书报亭,也叫做“首都书报亭”,感觉总要比“东方”崇高一点),不禁抓拍了一张照片。 安顿好后,我立刻直奔天安门。不管我对北京有多少偏见,对天安门总归是没有成见的。也许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那都是一个可以激起无限崇高感和自豪感的地方,感觉是一切的开始,精神上的家园(说得有点肉麻,但是,从小的教育,已经成功地把这样一种情感植入了我的灵魂深处)。 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无比的开阔(完全不是人民广场可比,不是一个吨位的),一下子就会被震撼住,感动莫名。那感觉,仿佛心胸都一下子舒展开了,我简直就是一路都在跑,一路都在笑,而且恨不得大声地喊出来(说不定真地喊了,只不过那么渺小的声音在这个广场上一下子就会被吞没吧~~这不是那种死寂的无声,而是容纳了一切,又超越了一切的肃穆) 不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无法感觉其高,不站在人民大会堂前,无法感受其大。相机无法捕捉那种沐浴着阳光的美(不但是因为反光,也因为有些东西必须亲身感受)。广场之上劲风阵阵,是冬天的凛冽,令人觉得自己渺小,广场四周却绿柳依依,生机盎然,入眼的景物的色彩变得更加鲜艳,令人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就是这种奇特的感觉。也许我把调子唱得很高,但是回想站在广场上的感觉,思绪就是不由得越飞越高,这里是举行开国大典的地方,这里是新中国站起来的地方,这里是阅兵式上三军将士踏过的地方~~~这是一个无论如何都只能感受到崇高的地方。 天安门就在广场正对面。 不知为何,站在城楼下面,总觉得这个城门看起来比图片上的小很多。 直到我穿越过它的时候。 其实天安门不见得很高很高(当然实际上是高的),但是很坚固,很厚实,因此庄严巍峨。在门洞里的走的时候,长长的甬道,笨重的宫门,带我走进了一个失落了的帝国。 天安门正对着广场的那一面,代表着新中国:毛主席的画像(比想象中的更加鲜艳和清晰)、放哨的战士(几乎一动不动),飘扬的国旗……一切令人振奋,纯粹的自豪; 而越过天安门,其实,差不多就是皇宫了(尽管要去故宫还得再越过两道门),一重一重的城墙,一重一重的宫门,一重一重的四合院(所谓皇宫,在我看来,几乎就是四合院大集合~~-_-’),只能说是过去的荣光的余晖,辉煌中,带着点失落。 此时我感受到了天安门往往被人忽视了的另一面:这不仅是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地方,也是历代皇帝的诏书被宣读的地方;是中国站起来的地方,也是中国倒下去的地方。 天安门,正面与背面,面对着两个世界,是两种不同的象征,代表着两种含义,屈辱的和光荣的,其实,都不应该被略过的。 故宫 故宫的入口是午门。 说到午门,第一句跑到我脑子里的经典台词就是“推出午门斩首”~~看来午门前这片尚算开阔的广场,在古代也可以算是对某些国家高级干部执行死刑的刑场了。不晓得自己的脚下的青砖,是否曾经就染着从大臣颈口喷出的鲜血~~~当然这一切已都被时光掩盖了,至少现在,这块土地是干干净净的,纤尘不染。 边上就是故宫的售票口。不禁幸灾乐祸地想,如果康熙雍正乾隆慈禧们泉下有知,发现只要花上区区40块大洋(不晓得换算成铜板和银子为几许),“贱民”们便可以随意的参观自己的老窝(所谓的皇宫禁地),会不会气的活过来,然后再被气死一次呢? 一个人游玩,毕竟是比较闷的,再花上十块大洋,租一个电子导游器(里面的介绍其实就是根据央视纪录片《故宫》来的,不过由于是电子定位,至少可以告诉你现在身在何处),就此入宫咯! 不巧的是,现在的太和殿等两座大殿都在维修,谁较现在是旅游淡季呢~~不过,其实这两座宫殿应该也没什么好瞧的。我更欣赏的是这些汉白玉的雕栏和石阶,青砖铺成的地面,白玉琢成的高台,不愧为皇家气派~~ 其实,院落都没有什么好说的,有兴趣者可以去看记录片,室内装潢在片子里看得其实更清楚,而且还有地道的讲解。大殿的陈设大同小异,东六宫,西六宫又都长得差不多~~说得再难听点,这些院落房子多少都有点破破烂烂了~~毕竟是长年没人住的屋子,没有人气,大概只有鬼气(嘿嘿)。很多宫殿都变成了展览馆,展出一些中国人大概不会很感兴趣的东西(例如慈禧的生平-_-’)。(至于钟表馆啦,珍宝馆啦,珍妃井啦,这些令人好奇或引人遐想的地方,都要另外加钱。我是铁母鸡,不看就不看,要我掏钱,没门~~)原样陈设得最好的的是老佛爷当年最喜欢的储秀宫(生儿子和庆寿的地方),可惜玻璃罩着,想看清是不可能的,拍照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令我欣赏的是宫墙。参观宫殿,寝宫都要进进出出,忙忙碌碌间很难有所感受。而长长的宫道,不需要多做什么,只要闲步其上,就可以感受到最纯粹的气息:皇家的威严,深宫的禁锢,这便就是皇宫! 宫道很狭窄,两边的红墙却很高,感觉无比压抑。这当然是当年草木蝼蚁般卑贱的太监宫女们最常走的路。我慢步在此(迷路了T_T),看着阳光斜照在高墙上,地上拉出的长长的影子,惆怅~~ 宫内的御花园还是不错的,尽管占地面积绝对没有清宫戏里看到的这么夸张。(公道地说一句,其实皇宫大在办公区域。其实皇帝的生活区域并没有想象中这么大,还是比较有限的。当然,为数众多的皇家园林(看过颐和园后,知道这个才是精华所在啊!)不包括在内。),不过说到风景么,还是远远比不上颐和园的,虽说各景致都堪称精巧别致,但也只能说是一些由假山(远从江南运来的太湖石砌成,奢侈可见一斑)古木构成的大型盆景而已。不能出宫的后妃,生活还是非常苦闷的呀! 旅游淡季虽然见不到一些应时的美景,但却有淡季的独特好处:没有摩肩接踵的火气,没有喧闹的杂音和过多的人影。因此,一草一木,一门一墙都能保有原有的味道,慢慢的逛,慢慢的感受,逝去的繁华,褪去的色彩,以及不散的宫怨~~ 拉么一句:皇宫感觉也不大么,除了办公用的大殿,可以住人的地方也不多么~~专门给嫔妃住的不过只有12个宫殿么,那么多的妃子都不见得可以每人一间房间哦 |
转自:http://ayaonline.spaces.live.com/Blog/cns!876B0D08D04E101A!1111.entry26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