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上古的学术之风:成贤街国子监 |
[游记]上古的学术之风:成贤街国子监 |
2007-07-16 53trip.com |
上古的学术之风:成贤街&国子监 国子监位于东城区安定门内成贤街,是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也是当时朝廷掌管国学政令的最高官署。而且又是当时全国最高级别科举考试的应试地点。这里不同于北京很多其他的古街道,已经面目全非,或者翻新改造的“中西结合”。而这里则是完全的上古之风。不论是平常时间还是节假日,这里都十分的安静。虽然没有喧嚣,但是仍旧生气十足。可以想象古时候很多的学子们,来到这里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激动?不安?但是我握着手中的dv。感受到的不仅是古人的心情,更多的是一种幽静与安逸。虽然这里早以不是以前的森严考场,也有别于我们现在的大学校园。但是那种浓郁的文化气息却越发的强烈。 国子监现为首都图书馆。每一座建筑甚至其中的石板路,石碑都保存的相当完整。国子监在古时的教学科目是:礼、乐、律、射、御、书、数等。当时谋求仕途发达的文人学士们最大荣耀莫过于毕业于国子监、殿试时考取进士金榜提名并刻名于孔庙,从而光宗耀祖,在家乡刻立牌坊;还可飞黄腾达,在朝中作官。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代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依照"左庙右学"的建筑礼制,国子监的位置东邻孔庙。 明初,国子监先后改称北平郡学、国子学;后固定使用了国子监的名称。由于在南京的国子监称为南监,北京的国子监又称北监。东边的孔庙也是一座真正的古迹。顾名思义这里是供奉孔子的地方。孔子及其儒雅的学风至今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被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所推崇、受用。在侧殿中有难得一见的孔子教学的铜像。一般时间是不开放的,这可以就发挥了佳能这款dc20的长处了,n倍的变焦之后就能看的很清晰。除孔子以外,在殿内还有他的七十二位弟子的铜像,这就是大家都常常提到的七十二贤人。 每一个人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感受到的内容肯定是大相径庭的。但是相同的是,我们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渊远流长。因为 |
转自:http://www.53trip.com/thread-7956-1-1.html2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