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故宫》拍摄随想 年前去北京,忽然就有了要去看看故宫,拍两张片的欲望;而且“触摸故宫”四个字也一下子就从脑海中蹦了出来。我知道,故宫作为明清两朝皇帝的宫殿,作为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作为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拍故宫的人肯定很多。如何出新,如何避免雷同、撞车,是我面临的一大考验。 年前年后,我连续两次拍摄故宫。第一次拍是为了“练手”,第二次拍便是“有备而来”了。二拍故宫前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反复思考推敲第一次拍故宫的得失,寻找更准确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进一步明确了“触摸故宫”的内涵与外延:以手触摸,要有以手抚摸的真切感,要多拍细节、多拍局部,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以眼触摸,要有独到的眼光,抓住建筑特点、捕捉光影瞬间,从而发现独特的构图角度、奇特的光影效果,给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达到突出主体,强化主题的效果;以镜头触摸,镜头感要强,合理运用不同的焦段,要敢于运用微距拍故宫,突出“触摸感”,以镜头特有的语言使主题得到深化;以心灵触摸,和历史对话,与现实交流,面对故宫的一砖一瓦要有自己的思想感受,并把这种感受用摄影的手段融入作品的主题,使主题得到升华。二是从网上搜寻以及到王府井书店翻阅了大量与故宫有关的图片、画册,借鉴前人的经验,尽量避免低级“撞车”事件发生。 因为有备而来,拍得还算顺手。图一、图三、图五、图七均是在第一次拍摄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的结果。图一中,原先是前后都清楚的超广角大场面,现在改成微距模式,远处的建筑作为背景与主体呼应,使主题更突出,也与“触摸”的感觉相吻合。图三中,原先拍了许多不同角度不同组合的铜兽,经过仔细推敲,改成现在的“违反常规”构图,目的是使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个铜兽之间的划痕上,以达到强化观者对那段历史的记忆。图五,原先的构图是远处的宫殿清楚,近处的栏杆只是一个黑色的框架,现在让宫殿作为背景,突出栏杆的质感,则更切合“触摸”的主题。图七原先只拍了上下两个屋角,构图略显单调,现在则房角屋脊相互呼应,构图均衡饱满的多。其它的片子由于有了第一次拍故宫的经验,目的也更明确了,所以拍起来也很顺利,不断的有新颖的画面出现在取景器里,拍得也很兴奋。值得一提的是索尼R1的可旋转LCD显示屏,极大的方便了我的拍摄,使一些对单反来说难度很大的拍摄角度得以轻松实现。 当然,故宫作为一个大题材,可拍内容非常丰富,远不是一两次“触摸”就可以诠释的,更不是这么几张片子就能概括的。故宫虽然已被名家、大师们拍了N遍,但我仍然坚信:对于摄影者来说,故宫,依然是一座影像的富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