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2003年1月13日 第 7 楼 小大收录 个性首页 | 博客 | QQ | 邮箱 第二部分(下) 二十、本司胡同。
1、49号。
居民说这里原本是座庙,已在五台山上被登记造册,门外原有一口井,已被填。
2、28号。
大门刷着红漆,门上的双钩对联已经不清楚了,只辨认得出上下两联每联的最后两个字分别是“福荫”和“嘉祥”。
3、16号。
大门东边,两工人正用一种灰色液体喷墙。
4、39号。
院中的石榴树树皮几乎全没了。门内有一鸟笼状铁丝框,老牛介绍说那叫“尿笼”,是用来晾晒小孩儿用的尿布(俗名尿褯子)的。
5、37号。
门内有口表面上了釉的大瓦缸,里面绿藤满墙,老房子前的屋檐下垂下许多平行排列的长条木板,下端形状很像如意,请教其名称。
6、29号。
北房很高大,门框上钉牌“光荣军属”,里面已成杂院。
7、27号。
大门上砖雕精美,上部三格砖雕花草的图案各不相同。大门内右侧墙右上角嵌有喜鹊与梅花图案的砖雕,不明其用途,因为其它四合院内这个位置很少有这种砖雕。
院内有一老垂花门,年久失修,用两根木头支撑着,门前垂下的花苞状柱头已有残破,门内梁上有梅花图案。
三间大北房上的彩绘仍保持原状,且较为清晰,“包袱”中的图案有的是颐和园的风景,也有的是人物,不知有何典故。
X说“文笔武印”,意思是:当初建屋时,户主如果担任文职,垂花门前下垂的柱头形状像花苞,代表毛笔;如果是武职,则是正方形,代表武官用的大印。如按此说,此垂花门及大宅子应属一文职人员所有。那么主人既不是文也不是武的(比如商人)垂花门用哪种柱头?
8、17号。
街门为广亮大门。已重新漆过。
9、胡同北侧一新电线杆上有一标记,上为“G”,下为酒杯状的“Y”,不知是何商标。
二十一、西花厅胡同。
1、15号。
曾是庙。瓦头、滴水上刻的图案大多各不相同,只有北屋、东屋的屋顶未改变,其它都后建过,里面已变杂院。
老住户说,这是“弥勒院”,是“囗囗观的下院”(“囗囗”二字未听清)。此院斜对面,即大门的东南方向原来也有座庙,早已被拆。
2、甲17号对面。
胡同转角处墙为圆弧形,还支了块三角板形的木板。
3、19号。
窗上铁栏杆,看样式约为民国年间造。因路被填高,院门已低于马路路面。
*二十二、演乐胡同
1、25号。
影壁嵌在山墙上,砖雕保存较好。大门内有一老木头门,雕刻精良。
2、29号对面。
堆着数根残留着彩绘图案的大圆木,从长短粗细、雕镂样式看,像屋檐下前部的有彩绘的横梁。
3、45号。
街门是大如意门,门头上的砖雕精美,有鹿、鹤、牛、三只羊、梅花、莲花和万字纹等图案,不知是否为“六合同春”、“三羊开泰”、“禄寿绵长”之意。门墩刻狮子绣球,左公右母。
门内影壁上刷着黑漆,酷似黑板,这种“废物利用”的方法较常见。
内有一“毛笔头”垂花门,门旁有门墩。
大门与垂花门之间还有一极其简约的老门,仅存门框和两侧石柱。
一位50多年的老住户介绍说,里面有四个院,大门上的砖雕文革时被糊上,是最近一点一点刷掉后复原的。
老人说完,在门口一个小凳上哼着戏坐下,有人提醒他:“有人照您啊。”他也只是笑笑,并不在意。
4、94号。
门板上刻隶体双钩对联:“行义致多福,积善有余庆”。街门内不远处有一座没有屋顶的门,上面的砖雕很精美,从位置推断,似乎这个门才应是原来的大门。
5、75号。
门墩图案为“暗八仙”,正面为花篮(韩湘子的法宝),侧面为另一暗八仙图案,看不清。里面有个老门。
6、81号。
街门为广亮大门,刷过漆。从大门直入,共三门相套。
垂花门上的四扇绿色屏门犹在,这种情况在我所见过的四合院中较为少见,门礅精美,前面是喜鹊登枝,上面是绵长的方胜。
据老住户说,此院如今归国管局所有。
7、83号。
内有被砖封住的老垂花门,两边有过道通向大杂院,原来的西厢房已拆。
二十三、灯草胡同。
1、37号。
大门前一对有狮子的箱式门墩。信报箱有长方形投信口,从这个孔往里看,正 对面是影壁,左右各有一扇门。院中绿荫冲天,古风犹存,可惜不开门,但即便就只看这一小部分,也猜得出里面被关住的部分定然是个环境极美的宅院。旁边有车库,院墙上有铁丝网,看来主人来头不小。
2、33号。
门内有假山石,依石已修杂房。
3、56号。
街门为民国期间风格,小小小狐狸留影。
4、50号。
门与房均极高,看得出已被修缮过。
5、甲17号。
门墩图案为一瓶内插三支戟,取意“平(瓶)升三级(戟)”。
6、36号。
街门内有一灰色旧木门框,从位置和残存的结构看应为垂花门,西侧的大双鼓门墩仍在。
7、1号对面窗上的圆形嵌花砖通气孔,旁边的车上的备胎,两个圆形大眼对小眼,也是幅相映成趣的摄影作品的素材。
*二十四、礼士胡同。
1、81号。
对面的小铺,老牛请客喝北冰洋汽水,回忆老冰棍(几分钱的小豆、大红果、水果冰棍,一角钱的牛奶、巧克力冰棍)、老雪糕(咖啡色与白色搭配成的“娃娃头”)。
2、几辆自行车驰过,后座上驮着紫色的报箱,用喇叭喊着:欢迎订阅《北京晚报》,免费送报箱--不断更新换代的报箱啊。
3、61号。
旧式大石鼓门墩。影壁上有凸出的“鸿禧”二字,已残。
4、43号。
街门上有对大门墩,图案不知是否算“九狮同堂”?
旁边两块白色“L”形上下马石。
5、7号。
街门大。
6、5号。
老木楼梯,二层老木地板。
二十五、后拐棒胡同。
二十六、前拐棒胡同。
1、3号。
只剩下老的大门、老的门墩,门内顶棚上有木箅子。里面已成高楼。
2、11号。
大门对面依影壁而建一厕所。
3、从胡同西口起,一大片地带已变成楼群,其中一个叫“俊景苑”的小区,里面的一栋座南朝北的楼,南面所有的窗户上都安有老铁丝栅栏。
西边,我曾经住过的后炒面胡同和它附近的大通、小通胡同都已无踪迹,遗址上竖起了高楼,如果没有马路南面的老外交部楼做参照物,我几乎很难弄清这几条刚逝去两年的胡同原本的位置了。
*二十七、朝阳门内大街。
137号。
孚王府(九爷府)。
今日正殿前的大门开了个小缝,从门缝中看里面,保存较好。中为七开间(王府的最高级别)大殿,两边各有一座二层旧式楼,被三个单位占用,禁止参观。
不时见到被我们惊走的猫,已很难看清原来的格局,与其它王府的格局是否相同?
北边的后门已封,外面就是东四三条。门内墙上钉一木板,一只白鸽悠闲地停在上面理毛。旁种南瓜,金灿灿地在天棚上结着,主人怕它们不小心掉下来,还用铁丝窝成了很多圈儿,凌空托着这些满天星般的南瓜。
在一堵“禁止倒垃圾”的墙后,老牛发现了三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