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寻常游记:房山十渡之仙栖洞

[游记]寻常游记:房山十渡之仙栖洞

2007-07-16    basearea.com

寻常游记:房山十渡之仙栖洞

嘿嘿,先搜索了一下,发现咕咚里没有人写十渡。心先落了一块大石头,就由着俺写下去了。

北京周边景点中,十渡是有名的风景秀丽之处。第一次听到人吹嘘十渡之美,还是我刚毕业在唐山的时候。那时住在我隔壁的同事是在北京上的大学,我们偶尔闲侃出游之乐,他必然要吹嘘一下十渡的美丽。大家故意嗤笑——十渡,不就是号称“北京的小山峡”嘛,有什么了不起!真的三峡、小三峡,咱也去过了。说起自然山水风景之美,北京的风景,那能在全国排到第几?

那同事常常被我们几个女孩子挤兑得摸着鼻子辩解,那样子,回想起来,跟孔乙己辩解“窃书怎么能算偷呢?读书人的事……”有几分类似。

嘻嘻,算了算了。都隔了这几年了,就不调侃人家了。回头写写正题:十渡。

关于景点,网上的简介是这样的:

位于北京房山区西南部拒马河畔十渡乡,距京城约100公里。

十渡的得名:从张坊至平峪的拒马河河谷中,大清河的支流拒马河蜿蜒奔流形成了十个景观各具特色的渡口,此处因此而得名为十渡。

十渡是华北地区唯一以岩溶峰林和河谷地貌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区,具有"北方桂林"之称。两侧崖壁连绵,奇峰峻美,水中倒影尽显翠峦叠嶂,山水秀丽又不失壮阔,素有四十里画廊的美名。拒马河水清澈见底,河滩处细沙漫漫,是绝佳的夏季天然浴场。

在北京几年,一直没有真正涉身于其中游玩,仅仅去年去百里峡玩,笨猪开车经过,在四渡停车玩了一会。当时确实很惊艳。常以为,仅有巍峨高山,称为“壮”,仅有迤逦河水,成为“柔”;山水相间,味道则迥然一变,多了几分秀雅出来。

网上曾见过帖这样的宣传照片。

虽然早知道宣传都有夸大之嫌,但这次去了以后,才知道,艺术的真实,往往比真实具有诱惑力。

这几十年来,旅游开发极尽所能,所以几乎在十渡的每一渡,都有开发的旅游景点。这一次,我去的是位于二渡的仙栖洞和十七渡的东湖港,这两个景点,都属于后期开发的景点。反而是那些著名的孤山寨、穆柯寨什么的,都没有来得及去。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再去了。

仙栖洞是比想象的好看得多。不让拍照,所以没有照片。从网上搜了几张,拍得着实不好。凑合着看,也有个印象吧。

此洞当初听介绍时,首先吸引我的地方,是要入口为水洞,划船400米水路,再登陆观景。其次,是洞中的钟乳石现在还在生长中。这让我很好奇。

进洞时问船夫,水有多深,说现在还有1米2、3左右。洞是旅游开发时强行开凿的,水则是从当年发现泉水的地方强行引过来的。伸手试了试水,真凉!
(照片待补)

景点开发这么多年,依然能有这样的水量,很不容易。一般都会因为人为开发破坏,渐渐断了水源。现在旅游观光出洞处,才是当年发现时的真正出水口。现在干涸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了。
(照片待补)

网上的介绍文字,照样是一片吹嘘。我略作删减,贴几段给各位看官参考。

在十渡屏幕山旅游区西南约两公里的山腰上有一股清泉,名叫黑牛水。泉水出口直径约50厘米,常年流淌不止,水量很大。在历史上少有的大旱之年,水量也不见减少。经过有关专家多次勘察,认为地下可能为一大型充水溶洞,为开发旅游,当地人于1998年投资开凿岩洞,这座被尘封了亿万年的艺术殿堂,于1999年终于展现在人们面前,命名为“仙栖洞”。

经过有关部门初步探明,该洞全长共有四千多米,分上、中、下三层,现在已开发了总长900多米可供人们游览,并有500米的地下河供游人乘船驶入洞内。其水路长度(在北方)仅次于本溪水洞。这是北京地区继石花洞穴后又一大型溶洞,有些景观可与石花洞比美,其水景可与石花洞互补。

洞里的景象,简直可以称为一本地理地质的活教科书,确实值得一看。照片是网上搜的,颜色搞得很不真实,但形状还是真实的。

上学的时候,地理就学得不好,看这样的文字,让我有点头晕晕。结合导游的介绍,理解如下:

1、仙栖洞形成于16亿年前——那时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到一亿年左右,华北地区发生一幕造山运动,北京西山形成。同步产生了地层断裂,地下水浸蚀,再坍塌、冲涮、扩溶,于是形成了地下水通道。“仙栖洞”就是其中之一。

2、洞内钟乳石据有关专家鉴定一般的都在30万年到70万年之间。那些钟乳石,是水中碳酸盐物质析出、重新在洞内结晶的结果。

3、洞中正在生长的那些(地理上叫沉积物),见五个沉积数型,数十种形态,有石钟乳、石荀、石幔、石柱、石塔、石瀑、石镜、石莲、石佛手、晶花、钙板、石鼓…等。

从网上搜了一些图片,呵呵,有几张典型的,凭印象说几句。

洞中到处可见半空悬着的钟乳石。缓慢的水滴汇流,成滴,水滴增大,最后落下,落到地面。而地面同时也有对应的石笋往上生长,形成针锋相对的势态,或者说得温柔甜蜜一点,是两两相望的样子。据说,每一百年长1厘米。经过几百万年,甚至更长,他们终于彼此汇合。但,他们还在继续生长,以彼此融合的方式。

下面图片中的“通天柱”,就是这样的。图片上的上部分,是锥状下垂,而下部则形成塔状。

我们在山洞中穿行的时候,看到很多钟乳石被齐刷刷地截断。截断面的直径有的达10厘米,或许还有更长的?没有准确测量——这些是不允许用收触摸的。可以推测,那长长的一根被阶段的钟乳石,都是多少百万年的历史啊,就这样突然被人为截断消失了。刚开始以为是游人毁损,后来问了导游,才知道这些都是开发时破坏的。

喟叹。

石幔

石瀑 

洞中各类沉积物,规模非常壮观。

导游介绍:“大河上下”酷似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地貌景观》。那源头的“冰川”、“那湖”、“那瀑”、“那峡”、“那塬”。

这是我们在最后一个开放的洞里看到的景象,图片里只能看到人工安置的灯光,其实,真正壮观的被灯光掩住的,那整片石壁上的悬空而下的钟乳石,飞泻不止……

看到这里的时候,很矛盾的心情。大自然鬼斧神工,让人叹服。而这悬壁上的灯,据说是一个自幼采药的小伙子徒手攀援上去安置的——他长大后的职业正好是电工。这样的开发,是让我们人类更珍惜大自然的赐予,还是在游人的评头论足和开发者的某些利益之心中被毁损?

难以言说。

搜索到不多的图片,写下一点文字,难以表述我对在洞中看到亿万年沉积的还在生长者的生命力的敬仰。

值得一看的景点,希望所有游人和开发者、管理者能够用心保护的资源

转自:http://www.basearea.com/dispbbs.asp?boardID=27&ID=62269&page=227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