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北京游记—游北京法源寺—同程旅游博客

[游记]北京北京游记—游北京法源寺—同程旅游博客

2007-07-16    17u.com

台湾作家李敖的一部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使沉寂多年的法源寺一度成为京城的旅游热点,而那篇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更是让法源寺闻名遐尔。
趁在北京中转的空闲时间,我们慕名来到法源寺。资料上所讲的教子胡同已经荡然无存,门前改造成了一座宽阔的绿化广场。广场南端耸立这一座白塔,原来是“悯忠寺”遗址纪念碑。

当初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要给懦弱的儿子李治(武则天的老公)留下一个太平江山,不惜御驾亲征不服从组织管理、乱搞新式兵器试验的高丽国(现在的朝鲜),结果一仗下来,损兵折将。老头难过地让军士把死难者的遗骨带回渔阳(就是现在的北京)就地掩埋,并修建了一座烈士陵园来纪念他们,并命名为“悯忠寺”。这就是北京法源寺的雏形。
“悯忠寺”最初是以祠堂形式存在的,孤孤单单默默无闻地存在了几百年。直到清朝雍正年间,皇帝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想到了它,赐名“法源寺”并更改为佛教寺庙,正如乾隆为此寺的题字:法海真源,也许取的就是这种意思吧。

门票5元进入寺内,门口的乞丐单掌直立前胸向每个进寺的游客口颂“阿弥陀佛”,更增添了这里只是一间佛教寺庙的气氛。前院高高的旗杆上,挂着十几米长的写满如来全称的铜牌,更显示着此寺历史的久远和它在佛教界的影响力。

法源寺呈狭长的长方形,东西窄南北长。寺门朝南,进去依此是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阁、观音殿等。乾隆御书“法海真源”的匾额在观音殿中。现在看来,这里已经是一座纯粹意义上的佛教寺庙了。

即便如此,法源寺还是不改既往地承载着沉重的历史和悲苍的气息。明末时期的著名抗清将领袁崇焕被崇祯皇帝千刀万剮、凌迟三天而死,死后尸骨又被剁为齑粉。当地老百姓不了解真相,以为他真是叛国卖国的乱臣贼子,纷纷以能吃到他的肉为光荣。此时只有袁崇焕一位佘姓部下相信他们的督师大人是被冤枉的,冒着生命危险将袁崇焕残存的骨肉收集起来,存放到了法源寺。

李敖在《北京法源寺》中写到当时此寺的主持方丈姓佘,就是当年袁崇焕部下的后裔。书中这位佘方丈与康有为有一段关于佛学的探讨,比较深刻比较有意思。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原书看看。

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慈禧杀害,他们的尸体据说是京城大侠大刀王武偷偷运了回来,寄放到了法源寺。这里聚集了太多的冤魂!

也许这里离封建王朝的杀人场菜市口非常近,也许法源寺本身就是承载悲伤和沉痛的,不管是客死他乡的游子,抑或是被押赴刑场的死囚,他们死后,尸体往往习惯性地被送到法源寺来。这里几乎成了异乡人的停尸间。

悲哀事说多了往往给人压抑感,还是说点高兴事吧。法源寺的花儿颇有名气,从海棠到牡丹到丁香,本寺的这些花卉在历史上一度引领北京养花的时尚。现在寺院中遍种丁香,每到人间四月天,丁香花开,洁白胜雪,花香四溢,人称“香雪海”。可惜眼下是农历八月,我们无缘得见。

民国年间,印度文坛泰斗泰戈尔来中国,当时由著名诗人徐志摩、林徽因陪同,参观了法源寺中的香雪海。这件事不仅是法源寺难忘的历史,更是中国文人中的一段佳话。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36580.html33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