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法源寺 |
[游记]法源寺 |
2008-05-22 sina.com.cn |
行--法源寺 2007-12-13 13:38:41 大中小 周日寒气重了许多,心情颇好! 难得到老城区走一走,本来是去新街口照相来着,坐过了站,下车后意外瞥见熟悉的“卤煮火烧”的招牌,这不是西四八条吗?我在这个胡同里出出进进的日子迎面扑来!在四合院变成的大杂院里的阳光下晾晒衣服,骑着车子在胡同里穿梭,背着吉他走过一个比一个古雅的小巷 卤煮火烧已经飙升到13元一碗了!以前是多少钱来着?四块?五块? 等着卤煮上桌,回头看到对面开了家过桥米线,以前是没有的,随口感叹,这肯定是新开的。小服务员马上纠正说,都开了三、四年了! 看来我对这疙瘩的记忆停留在五、六年前了。 还是说牛街的法源寺吧。在教子胡同中。寺里更感清冷!这是一个五进的院落,进了寺门后,两边霍然竖着很高的铜质方牌串起的“幡”,这是我起的名字。 紧接着,两边一鼓楼一钟楼,正面是大雄宝殿。门口有几个老人闲散地坐着。 不时有几个僧人在院里匆匆行走。都很很年轻的僧人。 木鱼?是木鱼吗? 是木鱼还是木龙? 木鱼旁边的红色厢房上挂着两个红底黑漆大字:普佛、颂戒。 近看,普佛、颂戒旁边分别还有两行小字: 越到后院,越是古朴老旧,班驳的墙壁,落漆的门窗,院里的几棵树都只剩着枝枝桠桠,北京的冬天虽然萧杀,却确实另有一种韵味。 古宅的月亮门透着浓浓的中国建筑的诗情画意的风格。 回去的路上在牛街看到数家卖老北京小吃的店,都是溢着醇厚老北京味道的小吃,比如豆汁儿,艾窝窝,驴打滚,松肉,豌豆黄,山查糕,焦圈,炒红果,麻豆腐。豆汁儿装在屋角一口大缸里,女店主拿着一个瓢,舀着豆汁儿正在往一个大桶饮料瓶里装。我记得我喝过一次,酸酸臭臭的,喝不习惯。这种怪味的东西还真是怪,喜欢的人爱死,不喜欢的人躲之不及。比如臭豆腐、榴莲。 买了几样回家。其中就有一样松肉,回去查了查,发现松肉居然还是穆斯林最有名的小吃呢! 坐在特5的双层的楼上,穿行在北京的这个冬天,感到了生活中的幸福和惬意,甜的,润的,和温暖暖的。 (2007年12月9日 附: 法源寺介绍: 北京法源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它不仅是北京城内历史悠久的古刹,也是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是培养青年僧伽和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1983年,法源寺被国务院确定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法源寺天王殿内正中供奉着明代制作的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铜像,高1.12米,袒胸露怀,欢天喜地。弥勒佛背后是勇猛威严的护法神韦驮坐像,明代铜铸,高170米。两侧是明代铜铸四大天王像,十分珍贵,皆高1.20米。大雄宝殿正中供奉“华严三圣”,既毗卢遮那佛。文殊和普贤菩萨像。为明代制作,木胎贴金罩漆。正中的毗卢遮那佛端坐在须弥座上,像高:米,脑后背光,通高3.97米。文殊、普贤分立两旁,像高2.14米。这三尊塑像,妙相庄严,雕制精美,在明代塑像中可推上乘。大殿两侧为十八罗汉坐像,像高约1.35米,木胎贴金,为清朝制品。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02233101007xos.html35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