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登香山香炉峰游记 |
[游记]登香山香炉峰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上山的路越走越难走,越爬越难爬,山路越来越长,越来越陡,真是有点吃不消,就像这条无尽的山路,对我来说变成了一条没有尽头上坡路。这时,我有点感到体力不支,甚至还想打退堂鼓,心想:力不从心干脆下山吧!已登顶的游客们,见我们坐在上山的石台阶上,告诫我们上山路上,累了千万不能坐来下歇着,只能在路旁站着或靠着歇一会儿,坐下来就会影响心藏和血压,使它们受到伤害影响健康,吓得我们赶快照他们说办。就这样,我们爬一段,他们夫妻俩就陪着我歇一会。他们俩怕我太累了不能负重,所以把我的行头——数码相机和小背包,都拿过去他们背在他们的身上,借以减轻我的负担和压力。他们待我实在是太好了,不停地给我打气、鼓劲、聊天。慧然姐说:聊天会消除疲劳,放松心情。到后来快爬到山顶时,我已经超过极限开始适应,虽然山坡越来越陡,尤其是快到山顶时,山梯陡得都快成90度了,为了安全的需要,公园管理处专门为这些险路的一侧装上了护栏,让游客扶住栏杆往上爬。到平台处休息时,我和慧然姐还到小卖部去问了一下:有没有拐棍卖?找了好久,不幸,拐棍已经买光,只好作罢!我深深体会到爬山的人若是手里能够拄根拐棍该有多好啊!肯定会又安全又省劲多了,此时只好望洋兴叹。打消了拄拐棍的想法后,我们又继续前行。王敬他已按捺不住自己上山的冲动,先我们而行,爬到山的上面等着我们。就这样,他爬一截,等我们俩蹬一截,香山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被我们踩在了脚下。当我们爬到半山腰时,我们就曾清晰地看见了山顶的红房子(房名:重阳阁),但是那时只是看时似近,爬时遥远,当时甚至感到红房顶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经过艰苦的爬山历程,我全身都不知出了多少汗,行了多少路,终于在快爬到山顶时,眼前一亮,山顶上重阳阁的红房顶竟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为之一振,心里想:胜利就在眼前,再加一把油,胜利就是我们的了!尽管临上山顶时又出现了几个陡坡,非常险峻,山风越来越大,但是它于我已经不在话下了,我们鼓足了勇气,直登到达了山顶!我们终于胜利地到达了海拔五百五十七米高的香炉峰!到达了这个让人感到既神秘又让人感到望尘莫及的地方,后来从王敬那里才得知它的名字叫——重阳阁。好美的名字啊!我们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是什么滋味。我只能简而言之地说:这时登山者的心情就是征服者的骄傲和自豪!,站在高山之颠极目望去,我们雀跃,我们欢呼,恰似登上了人间天堂极乐世界,那个美呀!那个乐呀!无言可以表述……。王敬悠然地坐在红房子重阳阁宽大而美丽的亭子里,微笑着向我们招手,逍遥快乐地等着我们胜利蹬顶,来到他的身旁。我们笑着,欢呼着向他招手,让他走出香山的制高点——红色庭子重阳阁来迎接我们。我们三人聚在这一望无际的群山之颠,深深地感到了一个胜利者的无尽的骄傲与自豪!我们好高兴好得意啊!极目望去,群山、云彩、山峰、湖泊、房子都被踩在我们的脚底下面,它们都变得那么渺小微不足道,大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想,感觉真是好极了……。山顶上寒风呼啸,仙雾缭绕,登顶雀跃的人们,他(她)们的欢呼声、欢笑声、追逐声不绝于耳,真是一片胜利欢腾的景象……。我们欢笑,我们开始拍照,把这美好时刻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骄傲,永生难忘的记忆。我们在山顶上照了十几张非常美,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照片留作永久的纪念,真是不虚此行啊! 当我们三人终于爬上了山顶的红房子重阳阁处时,我们虽然很累,浑身是汗,心也怦、怦、怦地跳个不停,但是我自我感觉比刚上山的那段路程的心跳稳定多了,不再那么难受得忍受不住了。他们俩说我劳累得已经越过极限了,对登山已经开始适应了,所以也就没有那么难受了。他们告诉我,以后再来登香山就会轻松多了,这都是平时少锻炼的过错,我认同了他们的高见。慧然姐说:“王敬几年前,每年都因老犯肺炎,年年都要住医院,那时他萎靡不振,身体瘦弱多病,老是打不起精神来,一看就是一个十足的病秧子。这几年在我们的好女儿王淑岩的要求和鼓励下,我们俩天天都坚持到团结湖公园去锻炼,王敬每天都要坚持在公园跑五大圈,这几年坚持锻炼下来,什么病都没有了,连一次医院都没有进过。王敬自己一个人上香山只需要30多分钟就爬到山顶了,气不喘汗不流,自己甚至一点都不觉得累……。这就是锻炼的神奇力量.我们俩,今年来香山爬上山顶都五次了。所以,今后你和小潘一定要加强锻炼,运动是生命的源泉呀!”我想,他们俩比我们俩年龄都大,他们原来的体质还没有我们俩人好,只因为锻炼的神奇,使她们两个都变得那么健康,难道他们不正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吗?!此刻我悟出了一个颠簸不破的真理,尤其是对老人来说,那就是: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临下山前王敬哥,坚持带我去看看北坡下山陡峭的山路。我们原本是打算从南坡上山的原路下山的,王敬告诉我们北坡下山路虽然陡峭难行,但是下山的路比南山的下山路程短一半,而且省时间。张慧然说:“走哪条下山的路,由胡老师选!”错就错在我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感觉自己浑身是劲,‘下坡陡’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脑子一发热,就错选了下山的北坡陡路。竟然忘记了八年前,我和老头在黄山黄昏下山,走夜路走累了,在一条狭窄、陡峭山路上,双腿发抖,双腿就是不听使唤,东摇西晃,像喝醉了一样,因为当天恰好缆车坏了(当天黄山下山的缆车坏了,正在修理不能用),我们同行四人摸黑下山的惨像。幸喜当时还有两个好心的青年人手拿电筒帮助照亮,搀扶着我们,鼓励着我才没有出危险的惨痛教训。这时,我只想下山的路越陡,下坡的时间越短,路途又近,何乐而不为?!谁曾料到,这可把我们三个人害苦了。尤其是我,(张姐才70多斤重;王哥才90多斤重)而却有140多斤的体重,又胖又重,每下一个高坎,我落下两支腿时,就像砸夯一样,左右,左右的砸。开始还没有感到什么,等到下山下到半山坡时,我就开始感到难受了。我的左右腿开始发抖不支,左摇右晃,站都站不稳,不由让我想起八年前在黄山下山时的惨象,后悔不已。他们俩个人看到我的这幅狼狈相,又心痛又好笑。一对正在上山的夫妻,看到他们两个瘦子,费力地搀扶着我这个胖子,他们俩就停下步子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看,那位体重有160多斤58岁(这是后来我们问她的)又高又胖的女人对我们更是盯得更出神,她盯着盯着,不由得大声感叹又自怜地既对我们说,似乎又是对上山下山所有的游客们下结论说:“看来,还是瘦子比胖子好!胖子上山下山多难呀!”,听了她一番话,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她真是个直爽可爱的家伙。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439fb010004xe.html38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