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红螺寺游记(下)

[游记]红螺寺游记(下)

2007-07-18    mop.com

出了红螺寺,早上吃的东西已经消化一空。一同事对周边非常熟悉,提议去山吧吃鱼。行至一处,有河有桥,岸有敞屋,桥外连亭,景致尚可,请老板将圆桌抬到水泥大桥上,桥宽,十人围桌而坐,空处还能两人并行。鱼不是钓的,是洒网在鱼池中捕的,挑了三尾,一条鱼生两条和剩鱼骨烤。等待上菜时,同事们划了岸边的竹筏,打了好几个来回。我不会游泳,拿了靠椅坐在桥边欣赏。菜上得不快,吃得极快。饭后,同事们继续换着划竹筏,我继续坐着看。有拿了网去河中捕鱼者,去了很长时间,回来拿了一条金色小鲤鱼,放在饭碗中,放水,先是挣扎了几次,后来,动也不动,嘴一张一张。捕鱼者爱人心软,拿了,放到鱼池中放生。

天空始终阴沉,有风,很冷。太阳中途出来一阵,暖暖的晒,很是舒服,过后,再也不见踪影,风,越发的冷。我穿得多,都有些抗不住了,站起来溜达也冷,索性坐着不动。同行的大多穿得比我少,一个人说走大家二话不说收拾东西。

车开了一段,看到路边卖水果的,我们车停下来买了点草莓、香瓜、大杏,算是土特产吧。质量如何?引用烟盒上一句话:香港政府提醒市民吸烟有害健康。

回家,博客懒得写,拿了本书,看到21点多,睡了。

周一,下班回家上网查了红螺寺介绍。发现还真是历史悠久。

红螺寺位於北京市怀柔县城北部的红螺山,距县城约10公里。该寺初建於冬晋永和四年(348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原名“大明寺”,据传是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西域高僧佛图澄先后建893所寺院之一。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英宗皇帝来寺降香,见佛顶放光,龙颜大悦,御填充为“护国资福禅寺”。因该寺所在山下有一“珍珠泉”,相传泉水深处有两颗色彩殷红的大螺蛳,每到夕阳西下螺蛳便吐出红色光焰(我看到这里不觉非常向往,呵呵幸亏出了福寿螺一事,否则难逃馋嘴),故山得名“红螺山",寺俗称“红嫘寺”。

红螺寺为十方常住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佛教丛林,历届住持多由后家命派。我国佛教净土宗最后两代祖师皆与本寺有缘。

清嘉庆五年,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际醒祖师来红螺寺,创办净土道场,后在此圆寂并留下舍利。据记载:嘉庆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际醒祖师面西而坐,手结弥陀印,安然圆寂。供奉七曰,面目如生,慈和丰满,白发变黑,光润巽常。二七入龛,三七茶毗,获舍利百馀粒。弟子尊师遗命请灵骨於普同塔内。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祖师清光绪十二年在此任住持,修学净土,后去普陀寺传授净土法门,因此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

寺院占地百馀亩。主要建筑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以及由东西四座配殿和诵经房组成的中院。院内翠竹成林,已逾六百馀年,为北京地区竹林之最,康熙皇帝曾亲临寺内赏竹。院内另有两株历经千年的银杏树,雌雄相伴,果实累累。尤为独特的是院内的紫藤寄松,每逢春末夏初时节,串串藤花沿着形态奇异的干年平顶松攀缘而上,整个寺庙香氧扑鼻,令游人流连忘返。该寺为历代佛教圣地,曾是为其他寺院培养方丈、住持的重地,自唐代以来香火一直极为旺盛,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的高僧常不远万里来此朝圣求经。寺周围群山环抱,树木茂密,遮天蔽日,远望犹如一片林海。这里植物繁多,有各类树木七十馀种,植物品种多达七百馀个,是一处天然植物园。寺西的珍珠泉,水深三丈,串串水泡不停地从地下冒出,在阳光照耀下犹如五颜六色的珍珠。据明代刘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记载,红螺山原称“红螺崄”,旧名“幽岚山”,又叫“宝金山”。红螺崄分为上、中、下三崄:循九龙峪,度八达崄,远望两峰并立,时人称其“云会门”,此其为下崄;由此上行一里馀,有龙潭水出石隘中,沿小径山梯攀援而上有“红螺洞”,洞石古色,有人饮其水,霹雳骤至,时人疑此为龙窟,这就是中崄;再上半里,有红螺寺庙宇,寺旁有一巨松,树顶方圆四、五丈,可将寺院一半荫庇其下,当时寺内僧人在裸露的树根周圉垒石相护,有人称其为“松御风”,由此向右有观音洞,曲而容坐,深而朗朗,此处即上崄。当时著名文人袁宏道曾有《初入行红螺崄》诗一首述之:“凿天出古空,意匠窮刻露。赎取长古魂,幻作鬼工赋。霜岩透斑锷,石骨竦清怒。历劫至於今,雕镂不曾住。”

2007年4月17日21:39,星期二,天气,晴。

《红螺寺游记》终于写完。

转自:http://i.mop.com/dishitianhua/blog/2007/04/20/3789355.html29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