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虎峪之行-北京虎峪自然风景区旅游专栏

[游记]虎峪之行-北京虎峪自然风景区旅游专栏

2007-07-16    1736.cn

-

虎峪在昌平之西,一个幽而明的所在。

从海淀向北,空气渐渐变得有点清冷;太阳还是初升。沿途经过了几片麦地,新麦何青青;从车上远看去,麦地犹如草原般地丰茂,背景是一列白杨,几处楼房人家——象我所见到过的华北平原的样子,不过眼前具体而微而已。

虎峪的入口掩在一座村庄的背后。进去不远是一个很突然的转折。行不多久,眼前兀现出一个明绿的大湖。几艘悠闲的驳船,透着一点点“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味道,划船其实是不免费的。走在前面的几个人正对我们上方的石壁指指点点,什么东西?走过去回头来看,不经意吓一大跳:半壁的石洞里正藏着一只石虎,伸长四足,“大梦方觉醒”的神态,样子还不算很凶恶。

穿过乱石的溪流徐徐有致地汇入湖中,证实了我们看湖时心里的想法。溪泉清且浅,七曲八折蜿蜒而下,跌宕之处便是一个缩微的湖。游鱼三三两两,长不盈指,在水中倏忽来去。水面稍稍有点风,即作惊散状,附在石缝之中,如羚羊挂角,迹不可寻。市区中难得这样的景致;我们于是沿着溪泉溯流而上。

山路不知觉中渐行渐窄,两旁的山簇拥过来。溪流时时不见行(/ 涌)于何处,只是人在乱石上偶然听到极细微的水石相激,才恍然。抬眼望去,路的尽头似乎就在不远。走到近前,它又伸展到百折千回的更深处。

水既不见,那就只好看山,人走在峪里,只看见两边的百丈石崖。石崖斧劈而下,无法看得高远,更无路可攀援而上。崖貌多变,奇怪的是石崖上一道道横向的裂纹,走过去了,突然想起一句诗:“我面对一张成熟的脸 /岁月之鞭将他抽打 满面沧桑的痕。”山势稍缓,便有矮松、灌木或者野花探出来。矮松一例是黛绿,灌木多还是枯槁,大约还可以用苏东坡的“枯澹”来形容。花散在丛中,星星点点还不是烂漫的时候。但远看去,山色是已经分明起来了。

不留神差点涉水而行,才发现眼前的水的视野突然大了起来,扑面而来的是潮而凉的水的气息,心里也象充盈了一潭清泉,无由地随它清净。而谷呢,渐已成涧,有几处水漫石径,堪堪只能过人,于是小心翼翼地依山势而进。 人的所在渐行渐高,才发现山仍在更高处。鸟就在那高处鸣着,看不见形迹,而声音一泻直下,如珠玉落入银盘一般流丽宛转。

我们这一行人停停走走,先后有几拔背山的人们从我们身边经过,消逝于不知终于何处的山里,把沉实的背影留给我们。

抬头阳光有一点白,流云如奔马。“莫为轻阴便拟归”,我们是不敢怠慢的。毕竟还有六十多里的归途。

诗人说:“八百万的人烟处/何意竟得此幽居/流水渐濯我情怀清浅/青林渐染我生命欣新/在七曲湖边啾啭鸟啼/暂许我一日时光来与三春同始”。正好可以移用过来。虎峪这一日,只在山沟里走走,并没有爬山,想想感觉也挺好。回来偶然写到“峪”字,转过念一想,峪可不就是山谷。

转自:http://www.1736.cn/art/6658/57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