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定陵

[游记]游记—定陵

2007-07-16    baidu.com

游十三陵是在2000年8月19日下午,上午游了八达岭长城,赶到十三陵附近的一家饭店吃过午饭,再去十三陵的定陵的。因为游玩长城时下着雨,阻隔的时间长了,所以吃的这顿饭很爽口。饭店门口有卖桃子的,桃子大如苹果,每斤才5角钱,如次又大又甜的桃子在我的家乡也是很少见的。所以大家纷纷买了桃子上车品尝。

导游介绍说:十三陵是位于北京西北郊50公里处的一组明代皇陵。自1409年开始修建长陵至1644年明亡,历经200余年,从未间断过,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陵区面积共有40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群山耸立,如拱如屏,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南面龙山、虎山分列左右,像是天然门户。陵区的大宫门,正好建在两山之间。环山之中,是洪水冲刷形成的小盆地。

到了陵区一下车,我们就感到整个陵区就像一座巨大的天然庭院。当年这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家禁地,现在却成为中外游人络绎不绝的旅游胜地。这天正好有日本一个旅游团与我们同行,那日本人即使是老年妇女对人也是彬彬有礼的,对周围排队的游客行鞠躬礼。

导游讲道:十三陵区属昌平县,这里不但“风水”好,而且在军事上也有深远意义。明成祖于1421年由南京迁都到北京,并于1409年建陵昌平。从而加强了明王朝北方边防的军事力量。当初选陵地的是礼部尚书赵羾和江西术士廖均卿等人。他们发现此地很有气势。负责陵墓设计的是尚书吴中等人,形制仿照明太祖在南京的孝陵。

十三陵墓规模宏伟,各居一山之下,各有神路勾通,形成了一个陵墓群。

成祖的长陵修了18年,世祖的永陵修了12年,神宗的定陵修了6年。陵墓中共葬了13个皇帝,23个皇后,1个贵妃。

石碑坊在陵墓的正南,是陵区的起点。我觉得值得仔细欣赏的是坊下夹柱石上的浮雕,有8对狮子滚绣球,16条龙,都雕刻得活灵活现,是雕刻艺术中的珍品。

走过石碑坊就到了大宫门,门3洞,砖石结构,丹壁黄瓦。门两侧有下马石,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走进大宫门到碑楼,这是长陵神功圣德碑序,重檐四出,内树龙首龟蚨巨碑一通。碑高3丈多。刻有碑文3000余字,是仁宗朱高炽所撰。背面是清乾隆50年清高宗的“哀明陵十三韵”。东侧刻有乾隆52年清政府为修复明陵花费白银28万6千余两等文字;两侧刻有清仁宗论述明王朝灭亡的原因。

过了碑亭,就是一群珍贵的雕刻群——石像生。有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武臣、文臣、勋臣,共十八对,面面相观,放在800米长的路两旁。獬豸是传说中的神兽,头生一角,能用角触理亏的人。因此古代的法官曾头戴獬豸冠,以表善断邪正,放在陵前有“辟邪”“压盛”的意思。骆驼和大象一生活在沙漠一生活在热带,表皇帝统治疆土的广大。

石像,故称“瓮仲”。相传秦朝有一位大将叫阮瓮仲,此人身材高大,力气过人,曾驻守临洮,防犯匈奴有功,死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在咸阳宫的司马门外铸了阮瓮仲的铜像。后来人们便把铜像、石像统称为“瓮仲”。

石像生后是棂星门,俗称“龙凤门”。在三门额枋中央,雕有石制火珠,所以当地人称为火焰牌坊。

我们只游历了定陵。这座陵墓于1956年5月被发掘开来,1959年10月,建立定陵博物馆,馆名是郭沫若题写。

定陵建于万历12年,共修了6年,用白银800万两,每日用工2、3万人,使各规模仅次于长陵,工程精细为十三陵之冠的巨大陵园。

定陵埋葬的是著名的万历皇帝,名朱翊钧,庙号神宗。10岁登基,在位48年,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贪图酒色,多年不理朝政,以致户部停阁,刑部无人,甚至“各边清饷无人发给,各处解银无人批收”。再加上他派出的矿监税吏横政暴敛,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终于造成明王朝国力衰退,一蹶不振。

定陵大殿,现在是五间,叫祾恩殿。

明楼是定陵地面建筑中保存最好的,通体为砖石结构,斗拱及额枋等都是用石块精雕细刻而成,上施彩绘,楼身四角的把角石,都是整块的巨石,坚固而美观。

定陵有2个陈列室,第一个陈列室有地宫发掘过程,万历皇帝的东西。最珍贵的是金冠和青花瓷碗。第二陈列室,陈列的是孝端孝靖两皇后的随葬品。有名的是凤冠,珠光宝气,十分引人,金玉钗簪也是绝品。

经方城左马道拾级而上,再向左走十几米,便到了隧道门,这原是专为梓宫入葬而设的。游人便由此而入。

走下一层层的台阶,到达地宫底部,一股阴寒之气贯注人的全身。底部距离地面有九层楼高。台阶沿石壁而下,石壁尽是巨大的石块砌成,光滑平整。

定陵中葬的是一帝二后,这是怎么回事?导游在车上讲过:原来万历四十八年四月,朱翊钧的原配孝端皇后死了,正在办理丧事时,七月间,朱翊钧自己也死了。儿子朱常洛即位,当皇帝还没有“满月”,又死了。接着是孙子朱由校即位。朱常洛的生母,朱由校的祖母,不是孝端皇后,而是五年前去世的贵妃,埋在十三陵东井的平岗地。朱由校念及前人的养育之恩,追封这位贵妃为孝靖皇太后,从东井迁出来,随同万历一起进入定陵。

现在殿内的棺椁都是复制品,中间一个高大,两侧是稍低稍小的两个。棺椁的前端方有24只大木箱,是装玉料、梅瓶和殉葬品的。当然这些古董现在都不在这里了,连大木箱都是复制品。这是地宫的后殿,里面正中是一个平台,平台的中心,据说有一孔深眼,是接地气用的,现在平台上堆满了小山似的人民币,是游人扔进去的。

后殿的两侧有两个配殿,备有棺床,但没被利用。

中殿是陈设祭器的,内置帝后的3个汉白玉石宝座,3套琉璃五供和3盏长明灯。封建帝王想让地宫内永远灯火通明,用高和口径均为0.7米的青花云龙大瓷缸贮油,内放油瓢灯捻。地宫刚开掘时,还是满满一缸油。其实,地宫关闭后,由于缺氧,灯火就自然熄灭了。

我们从后殿进入,从前殿出来。前殿有一座金刚墙,金刚墙是砖砌成的人字形墙皮,上窄下宽,依着砖缝形成锯齿状。人字形墙里的砖没用灰泥,而且向里微倾,拆开砖,紧紧贴着的又有一道墙,上面还有一个稍小一些的券门。券门里也是填满了没有合浆的砖,原来这里是一道墙,有3米厚,内侧起券,承受压力,外侧用砖摆平,造成无门的假象。这些浮摆的砖,显然是为了便于挪动,方便出入。打开券门,透过不长的一段发券隧道,一座洁白的、装饰精致的、古朴中略带神秘的石门就出现了。

导游讲道:当年考古人员用铅丝套从石门缝伸入,将顶门的“自倒石”套住移开,石门用手轻轻一推,便徐徐打开了。这座石门每扇高3.3米,宽1.8米,重4吨。这么沉重的石门由于采用了轴厚边薄的制作方法,门轴上下两端又做成球形,开关都非常轻巧省力。

据说,地宫里没有机关,也没有毒气,刚打开时,只有浓浓的潮气。地宫内部给人的印象是残朽狼藉。棺椁有的塌陷变形。棺椁上还放有木制仪仗幡旗之类的东西,梓宫上覆盖着有金书大字“大行皇帝梓宫”的丝织铭旌。帝后的尸体已经腐烂,只是一堆白骨,但头发却乌黑发亮。丝锦龙袍寿衣已千疮百孔;地上杂乱地铺着木板,没有收捡,还是当时人们慌乱退走出来的样子。

因为人们不愿意在陵墓区拍照,说是不吉利,所以我没有留下任何相片。

十三陵周围地区全是农民的果园,尤以桃、梨、苹果、海棠、山楂为多,柿子还是绿绿的。北京的烤鸭就是用这里的果木烤的。

转自:http://hi.baidu.com/%0C2%0EA%0B8%0F1lite%05F123/blog/item/156cfadeb14d585495ee3764.html39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