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个关于中南海离奇而有趣的传说

[游记]一个关于中南海离奇而有趣的传说

2008-05-22    sina.com.cn

作者:树军

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北京城,引出徐达射箭定城址的故事。刘伯温率众修城,银两用空,命人寻找沈万三。沈万三挨打跺脚,跺脚之地挖出银子,其坑填水,形成中海、南海和北海。

当年,北京的先民们沿着黄土高坡向东迁移,越过峰峦起伏的太行山,蓦然发现了宽阔平坦的华北大平原,于是便在其北端聚居生息起来。这里西北两面为连绵的崇山峻岭,东临渤海,南面则是可供农耕的开阔富庶的平原,具有温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由永定河、潮白河等构成发达的海河水系。山川环卫,形势雄伟,水甘土厚,物产丰富,的确是栖息生存的好地方。

传说在黄帝时代,黄帝部落就在涿鹿建立了都邑,黄帝的第三代继承者颛顼曾到“幽陵”祭祀。“幽陵”即幽州,是北京城的最早名称。2200多年前,即为战国时代燕国的国都蓟城。从公元前226年秦始皇灭燕,到唐末的1100多年间,蓟城虽降为幽州,但一直是北方中国区域性的政治和商业中心,并逐步发展为军事和交通的重镇。

公元938年,辽太宗将幽州升为南京,作为四个陪都之一,奠定了成为国都的基础。公元1153年(金贞元年),北京被正式定为国都,成为与南宋对峙的北部中国的政治中心。

时间苒,光阴飞逝百年,统一中国的元朝统治者于公元1272年2月,终于将北京定为京都,从此北京跨入了它漫长历史中最辉煌的序章,由此开始,北京连续640余年成为元、明、清三代的都城,成为举世闻名的伟大城市。

三代都城的大规模营建规制,形成了大致保存至今的城市面貌、营造格局、建筑风格,而其建筑风格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有一条著名的中轴线。

这条中轴线,南起永定门中心点,向北经过正阳门、天安门、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景山最高点万春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中心点,全长近8公里。这条中轴线连接着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城中其他建筑都以这条中轴线为中心,形成东西对称的格局。

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后,改大都为北平。

关于京城中轴线有这样一个传说。

据说,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削藩称帝后,居住南京城,但他时常想念北平,心里便盘算着在北平重建重修一座京城,于是下诏唤来大臣刘伯温,命他修建北京城。刘伯温听后,向朱棣举荐了大将徐达。

大将徐达,字天德,濠州人,世代务农,朱元璋参加郭子兴起义时,便与徐达结成好友。后来,在群雄争立的斗争中,徐达屡立战功,直到明王朝建立,徐达受任右相,担负起在中原扫清元朝残余势力的重任。自洪武元年攻克元大都后,徐达一直以北平为基地,进一步打击元朝残余势力。他经常是春季由北平出征,战罢后回北平,所以徐达对北平非常熟悉。也正是由于徐达了解熟悉北平,刘伯温向朱棣举荐徐达修建京城,朱棣欣然准奏。

徐达和刘伯温来到北平。刘伯温说:“凭你徐达的神力射出一箭,箭落在哪儿,就在哪里修建北京城。”

徐达是武将,说话办事干脆利索,他听了刘伯温的建议后,爽快地答应了。

徐达张弓搭箭,运足神力,向北射出了箭支。

箭飞驰而去,刘伯温赶紧带人坐上船,顺着大运河往北追击。

这一箭射得可够远的,一下子飞到如今北京城南20多里的南苑。

箭入土中,箭尾依然可见。这只神箭落地之时,恰好被居住在这里的一位大财主看见。这位财主心想,在这儿建城,自己的房产、田地不都被侵占了吗?这位财主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房产,便拔出神箭,取出自家的箭弓,搭弓又向北射出,箭借风势,一下子飞落在现今后门桥这个地方。

后门桥跨在什刹海入玉河处。始建于元代,初名万宁桥,后改为单孔石拱桥,俗称海子桥。又因在地安门之北,地安门又称后门,故桥也称后门桥。

再说刘伯温追到南苑,掐指一算,知道徐达射出的箭落在了这里。他便找来那位财主,向他要箭。财主知道刘伯温不是凡夫俗子,瞒是瞒不住的,便说他将箭向北射了出去。刘伯温非常恼怒,财主看刘伯温生了气,赶忙说道:“只要不在这里建京城,您要什么条件都行。”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4e59901000ijt.html39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