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游记九,明景泰陵

[游记]北京游记九,明景泰陵

2008-06-27    sina.com.cn

若以规模论,景泰陵没有长陵、定陵、永陵那样壮观,那样俊秀,但从历史角度看,景泰陵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景泰帝和明代有名的“土木之变”、“北京保卫战”、“夺门之变”是分不开的。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贵族也先大举南犯,直寇大同。宦官王振怂恿年轻的英宗(朱祁镇)亲征。结果,英宗在土木堡(今怀来县西南)兵败被俘,明军全军覆没。这次事件,史称“土木之变”。
为应付突如其来的严重局势,留守北京的兵部侍郎于谦等拥立英宗弟郕王朱祁钰监国,辅佐太子朱见深(英宗子)。九月,郕王即皇帝位,以次年为景泰元年,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帝。是时,也先再次入寇,自紫荆关东进,京师大震。于谦(时为兵部尚书)尽遣京师疲兵羸马及各路勤王,在北京城外经过五日激战,击退了瓦剌军。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使也先不得不与明朝议和,并把英宗送回。
英宗返京后,入居南宫,名似尊崇,实同禁锢,终日门庭冷落,状甚凄惶。与景泰帝矛盾日深。又值景泰帝改立己子见济为太子,更使英宗如鲠在喉,却又无可奈何。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病危,英宗在宦官曹吉祥等人拥护下,趁机夺取了东华门,登奉天殿复位,旋即“废帝为郕王,迁西内”(《明史》卷十一),软禁于小南城(今南池子普渡寺)。于谦以“谋逆罪”被杀。未几景泰帝病殁,年仅三十,英宗命“毁所营寿陵,以亲王礼葬西山”(同上),与夭殇诸王坟同瘗一处。成化十一年(1475年),英宗子宪宗(朱见深)总算念及其叔父迎还英宗有功,复景泰帝号并“敕有司缮陵寝,祭飨视诸陵”(同上)。景泰陵正式成为北京的第十四座明代皇陵。嘉靖时改建陵碑,并易绿瓦为黄瓦,使符合帝陵规制。陵前有黄瓦歇山顶碑亭,亭正中,竖有一块石碑,正面书有“恭仁康定景皇帝之陵”九个大字;背面是清乾隆皇帝手书诗一首:“迁都和议斥纷陈,一意于谦任智臣;挟重虽云祛恫喝,示轻终是薄君亲。侄随见废子随弃,弟失其恭兄失仁。宗社未之真是幸,邱明夸语岂为淳。”、

景泰陵因为原来是王陵,规模很小,陵碑比十三陵任何一个陵(包括思陵)的碑小得多。碑亭后约20米的隆恩门还算大,但是灰瓦顶。门内的隆恩殿早已不存,现在院落内花草布置得错落有序,宝顶也变成了老干部打门球的一块平坦之地。既然是皇陵,它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借军队干休所的光,这里被保护得还不错。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6ec2601000ap3.html50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