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鹫峰森林公园——痛并快乐之行   执着!2008-5-6 回复(0) | 消息 | 添加为好友 | 查看全部回复 | 人气(0)评分:5分  大家有听过齐秦的《痛并快乐着》没?这首歌太适合用来我们的2008年5月3日之行了,我要记住这个日子。我登上了有生以来登过的最高的山峰——海拔1200米的阳台山妙峰山顶。 从346路车上下来,心情是愉悦的,尽管那个时候的太阳已经开始有些发烫.....去往山脚的路上,花花把她唯一的一顶遮阳帽借给了我,一直到下山回家的时候才还给她,非常感动~~~:)与我们同站下车的还有两个素昧平生的“帅哥”(貌似长舟帖中没提,~~~),我们一路跟着他们走,说说笑笑,感觉他们也发现了我们的“跟踪”,不时回头瞄我们五个几眼——这人烟稀少的地儿,估计是怕我们打劫?因为我们实在是缺乏“跟踪”的水平,不一会儿跟丢了不说,还到处找人家继续跟,再次看到俩人的时候,忘记是谁高喊了一声——“在这儿呢!”而实际上我们的本意是想跟着他们找到“逃票”的方法,~~~可结果....仍然要买票..... 在山门处有一牌楼,上书“妙峰古道”四个灵秀隽永的大字,我在这拍了此行第一张照片。上午十点左右,开始了我们的登山之旅。我的体质很差,出发前我就知道的,因此我没有做能登到山顶的准备。主要目的还是想见见朋友,到大自然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散散连日来劳累烦躁的心。 刚开始走的几百米路,我感觉精力充沛,并且心情奇佳,因此没有感觉到累,而花花则没走几步就大喊——“走不动了!”后来如风同学见义勇为,牵着她的小手,拉着她一步一步慢慢走。我还心里偷偷滴乐:这下不用怕自己是最后一名了....可还没乐几分钟,我也感觉自己体力不行了,总是掉队,敬爱的酋长长舟同学把他携带的专业登山装备——登山杖也借给了我。别看似乎只是一根棍,的确很省力。 我又继续向前走,但每走一段就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心跳的非常厉害。长舟说我的脸色是白的,跟别人红扑扑的小脸大不一样.....我心里有点儿打鼓,估计自己是一定爬不上去了,就不停地煽动其他人——“我们别去山顶了”他们一边回答“好的,走到哪儿算哪儿吧~”一边仍不停地继续向上攀登....我咬咬牙,继续跟上。 白白和长舟俩人体力最好,总是走在前面,一会儿就看不到人影了。而体力同样好的如风,则不得不陪着花花和走不动的我落在后面....顺带说一句,如风真的是个大好人!后文表述。 在走到海拔300米的金山寺的时候,我背包里的水差不多快喝完了,又买了一瓶冰冻娃哈哈。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流下来,感觉......真的是太舒服了!真是佩服这些卖水和食物的小贩,每天要爬这么高的山,走这么远的路,唉,都是为了生活啊...... 言归正传,一行人继续前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如风拉着的人换成了我,而亲爱的花花同学.....欢蹦乱跳滴走在了前面!额滴神啊~~~她的体力真是后发制人!难道刚才是有所保留????一路上,我都不停地打退堂鼓,让他们原路返回,我在这里等着,但没人同意.....只好继续向前走(我不识路.....万一丢在这荒山野岭....)。 最终,在如风同学的连拉带拽及长舟、花花的不停鼓励,特别是白白的及时表扬下,我——未央,在活到25岁第六天的时候,耗尽全身力气,登上了有生以来最高的山峰!!!(呱唧呱唧~~)尽管山顶的风景也许不能称之为风景——实在是荒凉得找不到一处能拍照留念的地方! 在山顶的铁棚里有位卖水的老人,每天要背18瓶矿泉水走8里地上山来卖,尽管每瓶约9毛钱的成本可以卖到3元的价钱,但仍然要为老人每天的不辞辛劳而深感佩服——还是为了生活.....况且,如果没有他,即使你有300元也没处买水。水,在登山者的眼里比食物更加宝贵,它是活命的源泉。活,就是舌头旁有水啊! 每个人都有点儿累了,当然,除我之外。我的意思是——我和他们不同,是非--常--累!我们在铁棚里坐了有半个小时的样子,长舟怕下山太晚赶不上末班车,动员大家起身下山。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用拼音刚打出上山容易四个字,自动显示“下山难”....看来,真的是很常用的俗话....),上山途中我本以为山顶会有缆车什么的,结果到了山顶就明白了,纯属妄想。只能一步一步继续走。本来我想原路返回的,但看大家都没那个意思,只能跟随大家的脚步向鹫峰走去,绕过它下山。 其实,沿路的风景还是很美的——如果不是我穿了一双不合适登山的鞋的话,我还是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并用心去欣赏的。只是,腿脚的疼痛阻挠了神经束向大脑传递美景的信息,转而传递更多的痛感......这次教训告诉我——不是所有的运动鞋都适合登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