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京韵什刹海 |
[游记]京韵什刹海 |
2007-07-16 yahoo.com |
引子—— 什刹海,对于北京人的生活,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意义的符号。它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象征,人们崇尚什刹海,向往什刹海,是因为在那里可以搜寻到老北京厚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在水岸边,在胡同里,我们发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新鲜面孔;胡同里冒出了水秀阁、银海轩等酒吧,“海”边也挂起了五彩斑斓的招牌幌子。他们有的是刚刚在什刹海露面的新兵,有的是旧貌换了新颜。如今的什刹海已经成了京城家喻户晓的时尚酒吧街,闲暇之余,走进相熟的店,坐在曾坐过的窗前,恍恍惚惚间,又有多少新景新情浮现在眼前。 南海、中海、北海;前海、后海、西海;这几块处于中轴线以西的水域如京城的眼,蕴藏了京城无限的文化底蕴,包含着京城传统文化的精华。不知不觉中一个城市的文化已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扎根、生长,发现自己慢慢接受并喜欢上了这个城市。 骑车从公寓到那个弯弯绕的地方大约半小时的路程,光景却大不同於繁华的中关村,这里的繁华那边的朴实形成鲜明的对比。 置身于胡同之中,没有了川流不息的车辆,没有了高楼的挺拔身姿,没有了匆匆忙忙的身影,生活似乎一下子慢了下来。进入什刹海地区,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枣花的味道,是如此之熟悉,足以将记忆拉回到同年的老屋,想起屋前那两棵高大的枣树——夏初那明亮的绿叶,淡淡的枣花是留给我记忆最深刻的东西。 迷迷糊糊地在迷失了方向之后却没走弯路便到了前海。从胡同进去,最先看到的便是路边整齐排成行的人力“黄包车”,只是这时候的车夫已经不再用脚掌丈量胡同,轮子之上的生活加快了生活的节奏也提高了拉客的效率,也是一种平等的体现。车夫一般都着马甲,或黄色、或红色、或蓝色,当然也有着“便装”,个人觉得这种更有京味。车夫们踩着三轮黄包车,穿行在狭窄的胡同中,操着正宗京腔向客人介绍胡同的文化,似乎已成这片土地的一道风景。胡同的生活在于它的一种清闲,百年老槐之下支几桌麻将,若干牌友相聚一起,热闹而悠闲。这里有北京特色的胡同,古时的王府花园,更添加了文化的气息。从带团导游口中偷听来的解说词中总是包含着“奥运”的字眼。在国际化走向我们的时候,他们在以一种更加特别的方式走向国际化。 后海是一个长条形状的水域,海的南岸和北岸具有不同的两种风格。北岸是文化历史名人的故居,文化气氛比较浓;南岸是极具情调的酒吧,充满异域风采,因为有些酒吧的老板就是外国人。水波粼粼,水边垂柳如绦,红墙绿瓦灰砖,水中的游船还有那些灰不溜秋的鸭鸭,长着细长嘴巴的水鸟,岸边悠闲的老少,简直一幅和谐的图画。不远之处便是京城的钟楼和鼓楼,地安门大街,德胜门大街,名字中蕴含着无尽的历史积淀。 风景之美,文化之美,在于以身沉浸于其中,将风景文化的内涵,吸收到自己的内心当中。于是可以有豪情万张,亦有婉约柔和,能屈能伸,亦张亦弛。人的性格由他所在的环境、所经历的情景塑造,这句话是不错的。在平时极规律的生活工作之外,走出自己的常规圈子,是对单调生活的调整也是对自己心灵的扩充,更是对人生的充实。 |
转自:http://i.cn.yahoo.com/blog-nSUS558rc6dZGynMZlRoVCAUdf8PXg--?cq=1&p=233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