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历史的印象:从海子到什刹海 |
[游记]历史的印象:从海子到什刹海 |
2008-05-04 lotour.com |
我来说两句 北京城的中心地带,由北及南,有一串翡翠宝珠般的水系,装点得京城分外美丽,她们是积水潭、什刹后海、什刹前海、北海、中海、南海。北海又称太液池,与中海、南海一起被围在皇城之内,又称内三海。积水潭等水面因为在皇城之外又称外三海。今天的外三海只是内三海的三分之一面积,而八百年前的外三海至少比内三海大三倍,并且在北京城的建设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外三海的名字也在时间的流逝、朝代的更迭中不断变化着。 什刹海 北京,辽代时为其南京,金代时为其中都,位置位于现在北京城中心的西南方向。积水潭这组水系那时是在京城外的东北方向,由于那时北京地区的水资源十分丰沛,水量十分浩大,在积水潭一带形成了巨大的荒野水泊。辽、金时代在今天的北海周围曾进行过建设,如建寺庙,建离宫,挖北海的泥土堆建琼华岛,造太液池,建瑶屿仙阁。积水潭这片水泊根据季节和水量的变化,面积也随之改变。由于上游水流冲刷下来的淤泥的堆积,水泊的深度并不很大,故而多雨季节水泊水量增加,水泊面积巨大,枯水季节,水泊面积缩小,水下高的部分便显露出来,形成港湾、湖汊。这一片水域连成一片,并不分开,亦无名称。水泊旁的人们开垦土地,种植水稻。 元朝灭掉金朝后摧毁金中都,并决定在此建元大都。元大都的位置选在了金中都的东北方向,都城比金中都大了一大圈,它的中心地区便是这片巨大的水泊。修建皇城时不可能把巨大的水泊包括进去,只选择了辽、金时期作为离宫区域小一些的水泊——太液池、中海、南海等内三海作为皇城的一部分。北面皇城墙外的大片水泊则是元大都城的一部分。蒙古族习惯于把大的水泊称为海子,北面这片广大的水面没有圈入皇城之内,不像皇城内的水泊有了自己的名字,它们只被称为海子.
|
转自:http://bjaround.lotour.com/s/20080422/n305571_1.shtml2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