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什刹海

[游记]什刹海

2008-05-22    sina.com.cn

按农历的节气,过了五月初五“端午节”,就算正式步入夏天了。老北京没有空调之类的电器,不出屋就可以享受清凉没门儿。那会儿,夏天避暑,有钱的人家在院里搭“天棚”,遮阳纳荫。“天棚”,也就是罩棚,这是北京的一绝。通常是平地起杉篙,搭成架子,上头支板子或玻璃、芦席。“立夏”支棚,“立秋”以后,天一凉,就拆。老北京讲究的人家有:“天棚、鱼缸、石榴树、肥狗、胖丫头”一说。没钱的人避暑,可就省事了。拿把芭蕉扇,找河边有树荫的地界,寻找自然风。老北京人避暑纳凉找自然风最好的去处就得说是什刹海了。
眼下,什刹海是北京市区最大的一片水域,现在已经开发成著名的历史文化风景旅游区了。什刹海分为前海、后海和西海(积水潭),它与北海、中海、南海相通,所以早年间,又叫“外三海”。由于北海和中南海过去是皇家苑林(清代被称为“西苑”),老百姓进不去,而什刹海则属于“野海”,老百姓甭买门票,就可以到这儿遛弯或撒欢。所以什刹海深受京城老百姓喜欢。夏天到这儿避暑纳凉,冬天到这儿滑冰赏雪。当然,这儿的景致也非常幽静。前海和后海之间有座小桥叫银锭桥,别看这个小桥不起眼,“银锭观山”是小“燕京八景”之一。早年间,京城没有高楼大厦,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桥头,举目远眺,远处的西山历历在目。

先有什刹海,后有大都城

什刹海在北京城的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很早以前,这儿就有海。北京土话里的海,不是海洋的海,而是湖泊的意思。这片海是由古代高梁河故道和洼地的积水、地下水流汇聚而成的。什刹海最早不叫这名儿,在金代,它叫白莲潭,元代叫积水潭或海子。到了清代,德胜桥以西的水面仍叫积水潭或净业湖(因北岸有净业寺而得名)。德胜桥和银锭桥之间的水面叫什刹海(因北岸有什刹海寺而得名,又一说因北岸有十刹而得名)。银锭桥以东和以南的水面(即现在的前海)叫莲花泡子。清末民初才通称什刹海。

当年的积水潭是通惠河的终点码头,水面比现在大得多。到底有多大呢?当年建地安门百货商场时,曾在地下挖出了护岸的条石。新街口的豁口外原来有个北京变压器厂,现在已改建成小区,当年建厂时,曾发现元代积水潭的石泊岸的遗址。您想吧,当年的积水潭有多大。那会儿的积水潭能行很大的货运舟船,它的东北岸是元大都最大也是最繁华的商业区鼓楼大街。正因为积水潭是老北京最大的“海”,所以元朝放弃了金中都的旧址,而选择在它的东北方位新建大都城,而且在积水潭的东侧确定了大都城的南北中轴线。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北京城北起钟鼓楼南到永定门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

有名的荷花市场

既然什刹海是京城老百姓夏天避暑纳凉的风水宝地。那么,这里很自然地就会有“市”。老北京的什刹海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市”,一个是后海西岸到德胜门东边的几条胡同,形成的什刹海晓市。晓市也叫“鬼市”,以卖旧货为主。另一个是前海的荷花市场。当年的荷花市场不是现在这样。什么样呢?当年在前海与西小海(1951年建游泳池,后填平建楼)之间,有一条南北大堤,堤长约300米,宽5米左右,从北海后门下坡向西北走去,可以到西岸,堤的两岸有垂柳和杨树,水中种有荷花,每到春夏,这里绿树成荫,荷花盛开,风景宜人,所以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开始到七月十五“中元节”,这里辟为临时市场。因有湖里盛开的荷花,而叫荷花市场。这个市场开办于1916年,大约在上世纪40年代末便停办了。比较红火的时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1933年出版的《旧都文物略》中是这么描述荷花市场的:“前海周约三里,荷花极盛。西北两面多为第宅。中有长堤,自北而东,沿堤植柳,高入云际,自夏而秋,堤上遍设茶肆,间陈百戏以供娱乐。”什刹海的荷花市场带有避暑纳凉的性质,所以在京城妇孺皆知。老北京人没逛过荷花市场的人不多。许多文人墨客在忆旧的文章里都曾提到这一好玩的地方。冯亦吾先生在《什刹海的荷花市场》一文写道:“每到市场开放时间,尤其是日落黄昏之际柳堤小步,香风四溢,令人心旷神怡,有悠然自得之乐。此地虽名市场,却与晓市不同,它几乎没有日用什物的买卖,主要是出售一些清凉饮料与冷食点心之类,此外还有杂耍玩艺等,旨在供人娱乐、乘凉、消闲、茶话之需,别具一格。所以每到夏季,堤的两岸便搭起了一座座凉棚,一半伸入水中,既可观赏荷,又不妨碍行人。这些凉棚直贯两端,有茶社、酒肆、书馆(说唱)……种种不一。坐在这儿可以品茶、听唱、会友、谈天、饮酒、赋诗,可谓赏心乐事。”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ea63f0100097x.html24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