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后海的流光

[游记]后海的流光

2008-02-03    yxgz.cn

后海的流光

最早知道后海还是因为在中央戏剧学院上学的某位八杆子打不着的小表弟。冬日的午后,阳光有些清冷。站在银锭桥上,我们竟然清楚的看到了西山。那时的十刹海远比现在安静。只有零星的酒吧。酒吧里隐约飘出异国的音乐。我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垫着脚,伸着头,幻想橱窗里的美妙世界。那时候,烟袋斜街的入口还有一家小店卖臭豆腐,一块钱一大盒,我捏着鼻子和小表弟分吃。然后去了爆肚冯,之前只在电视剧《龙年警官》里面见过张丰毅饰演的警察一人吃掉了一斤爆肚。临桌的一小老头,点了一盘麻豆腐,一盘爆肚,喝着黑加仑,就着热烧饼。经小表弟的大力劝阻,我放弃了点麻豆腐的预谋。为此一直落下心病,总想着再去吃一回。后来带着高中同学去爆肚冯,终于随了心愿,可那一滩黄了吧唧,稀呼呼,带着羊尾油的膻猩味道的麻豆腐端上桌后,我足足下了五分钟的决心,才小心翼翼用筷子尖蜻蜓点水般沾了点,然后像用酒精棉球擦拭伤口一样,在舌上掠过。当时高中同学看到我面部扭曲的表情后,任凭我怎么诱惑欺骗,打死也不肯尝尝那玩意。带着白帽的小伙计站在旁边,略带着恶作剧的微笑,看我和我同学拄着筷子,大眼瞪小眼的盯着麻豆腐苦笑。 出了爆肚冯,在烟袋斜街入口,有一家叫兰亭的奶酪店,每次去,总会要一碗奶酪或杏仁豆腐,再来一个奶卷或一盘奶渣。小店的生意一直很冷清,很少看到其他的食客。用比指甲盖打不了多少的勺子一勺勺挖着奶酪,看斜街入口的人来人往。

斜街里面,有一些当地住家开的小古董店,里面什么东西都有,装鱼食的小罐子,蛐蛐笼子,三不猴,大红灯笼,铜水憋,物件上都落着薄薄的一层灰。小店门口,还曾经挂着一只会说话的八哥,就为了逗八哥说话,我曾咧着大嘴冲那只小八哥傻笑了整整半个小时。

从斜街的岔路进去,没走两步就可以看到广华寺。大殿的四角吊着风铃。不是发出清脆的声响。喜欢听广华寺的钟声,淡然,平和,轻轻柔柔的一声声荡进胡同里。“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法号唤回苦海梦迷人。”年少轻狂的我,还大言不惭的和小表弟探讨起佛本多情的问题。后来去广华寺,曾碰巧赶上一个水陆道场。主持带着僧徒,一句句咏唱逝者的生平,大部分听不懂,只听到一句,家住海淀区某某小区某某楼。当时还觉得有一丝好笑。还感叹,原来人的一生到头来不过是别人口中的一段唱词。

那时候,在银锭桥附近有一家卖瓷器的小店,叫“东子的店”。店里摆放的都是老板东子自己做的青花瓷器。小店门口的路面上,随意的嵌着各种青花磁的碎片,小店入口,摆着一打明信片。是东子和延安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合影。明信片旁放着些旧书和旧衣服,都是路过的朋友,看了明信片后拿来托东子带给幼儿园的。如今,这家瓷器店已改成酒吧,只剩下门口嵌在水泥里的青瓷碎片。

每年冬天,总会去后海滑一次冰。10块钱不限时,穿着冰刀,可以轻松的滑到湖中心的小岛旁。曾在这里见过一个冬泳的老大爷,刚出水,浑身被水激的通红。像煮熟的虾米。

好久没去后海了,周末,没缘由的一个念头,便拎着照相机又去了。后门桥上的那四只貔貅还安静的躺在桥畔。中午的阳光很好,水波反射在桥洞里,如流光一样摇曳着。

躲过了拥挤的游人,一个人去了广华寺。那里一如既往的宁静。在院子的水龙头下洗了洗手。看偏殿游廊的墙壁上挂着的莲池大师七笔勾。一笔笔把对尘世的眷恋勾销。

出了殿,转到银锭桥。跳上桥的桥栏上坐着。刚才买的栗子还有一丝热度,桥上人车涌动,有宝马x5,也有装满白菜的三轮,有奇装异服的时尚男女,也有举着相机的各地游客。我一边吃着栗子,一边旁观着这副后海的浮世绘。桥墩旁站着一个抱着婴儿的父亲,小宝贝才三个月大。长得小鼻子小眼的,却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窦文含”。

后又绕回小胡同,坐在杂货店前一破旧的老沙发上一边磕瓜子,一边晒太阳,旁边两位花白头发的老奶奶有一搭没一搭的谈论着天气。天不是很兰,偶尔有几只鸽子飞过。

沿着后海溜达,在北京遍地都能见到的健身器材旁边看一五大三粗的老大爷在双杠上倒立,耐心的听他和我唠嗑,听他聊中国的汽车发动机。旁边一群十一二岁的小男生打乒乓球,便以冰激凌为赌注,向他们挑战,结果以5:11惨败。小伙子们很腼腆,不好意思吃我输给他们的冰激凌,我便拎着口袋,往每人手里塞一把栗子瓜子。

还看见一个冬泳的老大妈,自由泳的姿势,但却好像不太标准。还有一个光着膀子,穿着短裤在宋庆龄故居门前踢毽子的老大爷。

后来,还忽悠一骑三轮车的师父,把他的三轮车借我,我当车夫在前面蹬,他们坐在后面享清福。蹬车的时候,想起了去年大年三十,从束河回丽江,也是半路劫了辆三轮,大婶和三个小孩坐在后面,我在前面骑。那时候正好落日,夕阳很美。

出了后海,绕回秋栗香,糖葫芦,买一送一,送的是小了好几号的微型糖葫芦。晚上,中央台放《卧虎藏龙》。其实还是最喜欢里面那低沉幽徊的马头琴的声音。记得罗小虎问玉娇龙:“为了那一把梳子,值么?”。“值么?”这个问题也许注定没有答案。打算找一张老唱片,用xiaogang家的旧唱机播放,那咿咿呀呀的声响,也许会打开另一扇怀旧的木门。

1。界外

2。一半

3。倾城

4。尘

5。日子

6。站台

7。守候

8。发酵

9。笼

转自:http://bbs.yxgz.cn/viewthread.php?tid=2544842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