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北岸诸景中,布置精巧而清秀者,莫如静心斋,与故宫的乾隆花园、颐和园的谐趣园,并称三大“皇家花园”。静心斋开发始于辽代,园内大多数建筑却成于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期间,当时就有人称它“乾隆小花园”。清末,慈禧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挪用海军经费,对这里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了叠翠楼,并由中南海到北海沿湖岸铺设铁轨,直通静心斋门前小火车站。 静心斋原名镜清斋,其“镜清”二字自有多重含义,既是对“明池构屋如临镜”构筑的直观描摹,又有对“凭栏临池,鉴照心性”的构园意图的隐喻。“镜”者,“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清则清心寡欲,有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深刻内涵,显示出一个太平天子居安思危的坦荡情怀。静心斋之名后来为慈禧所改,据说是因为镜清乃“镜中之大清”,很不吉利。其实改名本身正折射出慈禧忧心难静的矛盾心态,面对内忧外患无可奈何的惆怅和忧虑真个是欲盖弥彰。从字面看,“静心”也远不如“镜清”那样涵义深远,耐人寻味。 静心斋面积不大,长仅一百一十余米,广七十余米,总面积4700平方米。地形又极不规则,高下起伏不齐,却能因地制宜,作成池沼假山,堂亭廊阁,“虽为人工,宛自天开”。静心斋分为4个大小不同的院落,北部为一个主院,南部为3个小院,由东向西排列。院落之间层次分明,既相 因借,又相互遮挡,分隔之中有贯通,障抑之下有窥透。其妙处在于,不论站在园内哪一个点上,都不能览尽全园景色,而只可见其片断,让人领略景物的层出不穷,变化多端,奇景一再。 进入静心斋的正门,即到达第一个院落。此院对称布局,中心是一东西狭长的长方形水池,将蓝天白云、玉宇琼楼、古树秀莲,映入“镜”中。水池东西两侧各有9间廊屋环抱,水池南北两边都有罗汉栏板及方首望柱,古朴而素雅。水池北面是全园的主体建筑镜清斋。镜清斋建于公元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面宽21.6米,进深11米,面南背北,面阔5间,前廊后轩,檐下悬“镜清斋”隶书匾额。其后轩部分宽14米,进深3.4米,号称“不下堂筵而能坐穷泉壑”。由于它前后皆水,“明池构屋如临镜”而得名。“镜清斋” 北面是横架蜿蜒清流之上的画廊,叫做沁泉廊,北倚丘壑,下有滚水坝,水流湍急,水声激越,恰是观水听瀑、消夏纳凉的好所在。廊的南北都是水池,廊东面有一座精美的汉白玉石券拱桥,俗称“小玉带桥”。面宽2米,长7.25米,弧长似虹。桥头雕有汉白玉麒麟,桥东面有焙茶坞和罨画轩。与罨画轩相接的半壁廊依山势而建,在廊中尽可细读眼前的小桥流水、画阁朱亭构组的如画美景,因而又称读画廊。 从沁泉廊往西,是一片太湖石叠成的假山,仿照中国山水画的各种笔法,展现出一幅气势磅礴的绝妙的立体画。假山自东向西蜿蜒,下临碧水深潭,雄浑之中又多了几分婉约假山的主峰在西北,余脉达于东边的罨画轩。西南有一山峦突起,山上建有乾隆帝誉为“莲朵珠宫”的枕峦亭。山腹中,有一条贯穿东西的山谷,是沟通主院东西的山道,横峰侧岭,凹凸有势;悬崖峭壁,聚散相间;沟壑洞穴,曲折幽深,使人有置身于深山大泽之中的感觉,意境深远。 镜清斋的院落两旁,各有一个与其相通的院落。西边跨院原与北部主院连为一体,后经改建,以一道6孔过水游廊与主院相隔。隔着过水游廊,可仰望主院中的枕峦亭。院中有一水池,水池中间有一东西走向的湖石小径,通向水池西边的画峰室。画峰室南面为一带青山。院中水池呈不规则形状,池岸参差。环池湖石高低错落,在粉墙和绿树的掩映下,悄然入画,宛若锦绣江南又一村。 东边也是一个雅致幽静的院落,院内水池止水如镜。池北是“抱素书屋”,有乾隆题写的一副对联:“有地学蓬瀛尘自远,身依泉石兴偏幽”,曾是皇太子读书的地方;东面为韵琴斋,建造时为了使静心斋拥有泉瀑,从北海后门进水闸的高水位处引水,通过土山下埋设的管道,流进静心斋东墙,到韵琴斋外忽然跌落,形成细瀑,珠泛玉浮,声如琴箫,幽雅无比,故称“韵琴斋”。 静心斋的西北角,有五间二层的楼阁,这就是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建成的“叠翠楼”,叠翠楼向东至罨画轩,有35间高山半壁廊;叠翠楼西南,又有27间垂带走廊与画峰室相接;罨画轩与焙茶坞之间,也有8间走廊。主院四周以廊围合,形成环状,对主景具有勾勒、烘托作用。人行廊中,景随步移,妙趣横生。“叠翠楼”是全园的最高点,凭栏远眺,更显得环境幽美,极富诗情画意。太液秋波、琼岛春阴、景山秀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该地区的相关文章:拉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