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滇西游记2(大理 丽江 |
[游记]滇西游记2(大理 丽江 |
2008-06-10 tianyablog.com |
2007年5月3日,晴!宜出行~ 永远记得5月3日的早晨,由于在大理收不到欧冠联赛的转播,凌晨2:45有心爱的米兰与MU的半决赛巅峰对决,以至于夜里睡觉都不安稳,一会梦见米兰赢了,一会又梦见输了。定的七点的闹钟,结果六点50就醒了,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调到CCTV5,正在放体育晨报,刚好主持人说:“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今天凌晨欧洲冠军杯米兰对曼联半决赛第二回合的情况,米兰踢了一场精彩的比赛,主场3:0力克曼联进军雅典。”我一下子就从床上蹦起来,一个劲“yeah! yeah! yeah!”的欢呼~~~然后就见到熟悉的圣西罗,卡卡、西豆腐和桃子的进球。 就这样,伴着一个舒畅的心情,我们开始了新的一天的旅程。由于2日晚从洱海回来的时候天色已晚,崇圣寺早已湮没在一片黑夜之中,独有三塔由于灯光的照耀,在夜幕下灼灼发光,加之塔身又是褐黄色,更加显得傲然挺拔,与白天相比别有一番风味,不过要赶回古城,并未停留。 崇圣寺始建于南诏第10代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即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天龙寺);至大理国时,崇圣寺都为云南佛教活动的中心。崇圣寺毁于清咸丰年间。三塔非同时所建,其中主塔与崇圣寺同时建造,因其高,又称千寻塔。千寻塔高69.13米,16层,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是中国现存唐塔最高者之一。主塔南北有两小塔,为八角密檐式空心砖塔,均为10层,各高42.4米,是五代大理国时期所建。千寻塔是典型的唐塔风格,类似西安小雁塔。然而三塔又有自己的特点,即为偶数层,而内地多为奇数层;中原塔由基座向上直线收缩,下大上小,而三塔上下较小,中部较大,具有曲线美。三塔经历了千年风雨剥蚀和多次大地震,依然完好无损。1961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维修时,发现600余件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文物,具有极高的维护价值。崇圣寺门票50,个人觉得偏贵了,加之以前也已经去过不少大小不一、有名无名的寺庙,大多大同小异,另外,今天主要目的地是丽江,所以也没打算进去。而其最为著名的乃三塔,在寺门外即可观赏,留了几张影之后,便驱车直奔丽江。 大丽公路虽说是高速,但其实也就是高等级公路而已,路两旁并没有隔离栏,并且弯道多且大,两旁尽是深谷,开着车往谷里瞟了几眼,只觉心惊胆战,忙回神专心致志的开车。此次自驾车出游,最练胆的路段便是这段和进入虎跳峡那段了,但更以虎跳峡那段为甚。所以车速并不很快,200公里的路段,也需要4个多小时,中途会路过鹤庆县,如果有时间,建议可以去新华村看看,那里以手工银器闻名,建筑风格也别有一番风味。过了鹤庆,如果感觉路旁的建筑有明显的转变的话,就说明进入丽江境内了。 (路上风景无限) (入丽江城时抓拍的奔马) 把车停在古城南门边的停车场时,已近一点。经当地人介绍说,古城白天没有多少意思,晚上才热闹。推荐我们下午可以先去拉市海和束河古镇,晚上再回古镇happy,明天一早上雪山。 拉市海在丽江古城东北方向,相距约15公里。“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拉”是荒坝的意思,“市”是新的意思,“拉市”就是新的荒坝。拉市海海拔2437米,以前听说这里是鸟的天堂,1996年来这里的鸟儿只有2万只左右,2001年已近8万只。可惜我们这次来的可能不是时候,并没有见到传说中的成千上万的鸟群,只见到了一群野鸭,当时划船的村民居然还想骗我们说那是鸳鸯,我当时真想把这斯踢下水。拉什海周围群山环抱,湖水湛蓝,倒映着玉龙雪山,湖周围有大片大片的湿地,可能那便是过冬鸟儿的栖息地。不过此时却四散着一些马儿,悠闲的吃着草。 (从水面起飞的野鸭和平静湛蓝的湖面) 在拉市海我们也经历花钱最痛的一次旅程。刚到拉市海时,司机把我们直接拉到了一个马场,每人10元,用过午餐后。便有人跟我们讲解拉市海游览线路,分为三条:180的环拉市海游,280的原始森林源头探秘之旅和380的茶马古道之旅,每条线还有坐船游览拉市海的项目,无一例外都要骑马。让我们选一条,我们以为这些线路是必选的,不然便无法游览拉市海,心想既然来都来了,最后商议选了第二条,并让司机帮我们讲价最后以每人200成交。但事后证明,这些线路全部都没必要,如果知道路线或是有创拓精神的话,自己徒步也可以全部游览,如果想坐船的话,到时候只付坐船费即可,最多也只需30元,可节省下170的银子,至于拉市海的门票,坐从古城开往拉市海海北或者海南的面包车就可以逃掉。 虽说这钱事后证明完全花的不值,还是把这条线介绍一下。从马场出来,就往山边走,进山前会路过一个村庄,原始的纳西名居风格,家家房前屋后种满了各种树木,把村庄掩在绿荫之中,安静而清幽,自然而然的在那里,仿佛外界的一切凡俗都与它无关,反而是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打破了它的静谧。出了村子,便踏上进山的小道,牵马的老人介绍说,这路就是以前的茶马古道,后来为了方便行走,砌成了现在的水泥道。这一砌,却把茶马古道最原始的样子给砌没了,我们只能从道路的曲折、陡峭在脑海中想象当年回响在此的阵阵马铃声。而经过水泥修砌的古道,反而不利于马的行走,马蹄更容易打滑,老人说,骑马上坡人要往前倾,下坡要往后仰,这样马省力人也安全些。道路两旁树木高耸,都叫不上什么名字,虽说谈不上什么原始森林,但却也是有些年头了,在马场时还感觉有些热,但进到林中来,却透着丝丝凉气。路边有一股小溪流过,溪水声伴着虫鸣鸟叫,林中也充满了生机。行走约半个多小时,来到了一片较为开阔的平地,这里设了一个休息站,老人把马一拴,望右前方指着说,你们往那边走,便可寻到刚才所见小溪的源头,源头那还有一个小瀑布呢。源头并不远,两三分钟即到,从一个小瀑布流下,到我们登上瀑布探个究竟,却是什么也没有。 (小瀑布呈三角形留下)
清澈的小溪被绿油油的水草所覆盖,掬了一口溪水喝下,清冽甘甜。 下山走的是另外的一条路线,路旁的风景并不精彩,值得一提的是那棵千年古树,光看树干也知千年所言非虚。 到湖边要经过一片开阔的湿地,驮了好长时间的马儿终于能停下脚步,悠闲的吃会草了,而我也乘机与马儿合张影。 离开拉市海到束河古镇时已近六点。束河的建筑形式、风格跟丽江古城没有太大的区别,距丽江古城十来公里。硬要说区别的话,束河更靠近雪山,这里的水更凉、更清一些,也由于在丽江城外,人相对少一些,要清静一点。不过五一么,到那人都多。束河最为著名的一点就是《一米阳光》里反复出现的那座大石桥。桥如其名,为石头所砌,呈拱形,桥面的青石板已被岁月的磨得异常光滑,石间一些杂草顽强的生长着,反而形成了一种点缀,使桥面没有显得那么冰凉。从玉龙雪山上流下来的溪水从桥下潺潺而过,到傍晚的时候,古镇放水冲街,把一天燥热的浮尘冲刷一净,古镇在夜幕下又回复清凉。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 那么 带他(她)去丽江吧 那里 有最蓝的天 最白的云 最清的水 最柔软的阳光 和这个世界上最悠闲的一群人 石板青青,承载着千年的厚重 经文悠悠,蕴藏着纳西文化的神秘 河水潺潺,冲刷着一切污垢琐屑 古镇时而静谧 静谧到只见得袅袅升起的炊烟和远方矗立恒古神奇的雪山
|
转自:http://qingfengbaihe.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4222&PostID=9905929&idWriter=0&Key=03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