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盛顿“越战纪念碑”秋季印象

[游记]华盛顿“越战纪念碑”秋季印象

2008-06-27    sina.com.cn

大卫,30年了,我来看你,上帝保佑,我们很快会见面的——在上帝手中会很安全。

——迪克,温特。

当我站在越战纪念碑前面,华盛顿的第一场秋雨扑面而至,在所有被雨水打湿的缅怀中,这张手写的信笺让我格外伤感。10月的华盛顿,冷雨绵绵,潮湿阴冷,一场连一场的秋雨仿佛来自岁月深处。
“越战纪念碑”(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就建在距国会山不远的“Constitution
Gardens”(宪法公园)里面,是整个中央广场的一部分,坐落在华盛顿纪念碑(Washiongton
Memorial)和林肯纪念堂之间的中轴线上,是华盛顿大区著名的建筑,57000名越战阵亡将士的灵魂在这里安息。确切说,美国人把越战纪念碑称之为“越战纪念墙”,因为这是一座沿着地面渐渐下陷的黑色花岗岩墙,是一座“平地撕开的缺口”,地下的纪念墙最高也不过3米。正因为没有标志性的主体建筑,在开阔的广场上显得很不起眼。纪念墙前面是一片北美特有的槭树林,中间夹杂着红枫和白桦,是中心广场非常有名的自然园林,给钢筋铁骨的华盛顿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改变,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憩园。而这个秋雨淅沥的周末,在日紧一日的秋风吹拂下,林中树叶红绿交映,经过秋雨的浸染,更显得出尘脱俗,与这条一百多米长的黑色花岗岩墙壁恰好形成颜色上的巨大反差——外面色彩灿烂,里面凝重庄严。

在遍布华盛顿市区的大小两百多座纪念建筑中,再没有哪一座像越战纪念碑这样矛盾重重——完工前大约70的美国人反对,完工后70的人支持,“就像美国人颠来覆去的民主一样,反对和支持都是他们的自由!”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说。事实上,情况比这位美国匹茨堡大学的哲学博士描述的还要严重,纪念碑的设计方案甫经确定,立即引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浪潮,“大约70的美国人”不断通过集会、游行和静坐等手段对“越战纪念碑基金会”表达质疑和愤怒。大批的越战幸存老兵从全国各地来到华盛顿,在工地周围的树林里拉开横幅抗议,以《华盛顿邮报》为首的报刊更是连篇累牍登载负面消息,敦促市政当局和“越战纪念碑基金会”停止修建“这条令人恶心的阴沟”——而这一切,全部针对一个人,纪念碑的设计者Maya
Lin。

Maya
Lin是一位华裔女性,中文名字叫林璎。和她姑姑林徽因一样,林璎“对建筑有着一种天生的敏感与把握”,1980年她的设计方案被确定时,林璎只是一个21岁的女孩子,刚从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学位;而现在,她不仅当选“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之一,而且成为耶鲁大学校史上唯一一位华裔董事会成员。与朝鲜战争不同,越南战争留给美国人的记忆至深至痛,这不仅仅因为有57000名美国将士为此献出了生命,更有难以计数的美军士兵遗骸至今仍然长眠在越南的热带雨林里,最重要的是它促使美国人对战争开始反思——为什么在经历朝鲜战争的失败后,美国又一次把跟头栽在了亚洲?这场战争的起因其实非常单纯:“中国已经成为共产主义国家,不能再让越南步其后尘”,就这样,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不同,世界上互相敌对的两大阵营在南亚那片面积狭窄的热带雨林中开始鲜血淋漓的杀戮,一批又一批的美国大兵远渡重洋来到如此陌生的国家,用AK47和火箭筒来催生遥不可及的民主和虚无缥缈的人权。1975年,历经14年的战争终于硝烟散尽,美国在付出57000余人阵亡、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后,竟然没有成为胜利者!而越南的政局也远远没有达到总统和政客们宣扬的“真正民主和绝对自由”。这样的结果让很多美国人大为不满,他们甚至开始担心“战争后遗症”会改变美国的历史进程,当那张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越南儿童在美国的轰炸中赤裸狂奔的照片,在报纸上刊出时,全美立即掀起了反战浪潮,在前线不能赢、后院又着火的情况下,美国政府无奈宣布停止战争。

越南战争是美国当代历史的分界线,越战纪念碑就此成为一道两大阵营意识形态冲突的分水岭。从这个角度看,在华盛顿,恐怕没有一个地方能比越战纪念碑更能体现美国历史的政治性和政治力量。正因为“兹事体大”,二战后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两次失败的美国人对中国仇视至极,1980年,在林璎的设计方案即将动工时,《华盛顿邮报》在头版刊出带有煽动性立场的文章,标题为“一个亚洲人为一场在亚洲发生的战争设计的纪念碑”;1982年秋天,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美国之音”的一名记者带着偏见问林璎:“你不觉得一个亚裔来设计越战纪念碑是一件具有讽刺意味的事吗?”林璎回答:“Take
a knife and cut open the earth, and with time the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09adb01000c38.html177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