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触摸阿拉斯加

[游记]触摸阿拉斯加

2008-06-27    sina.com.cn

12.触摸冰川

清晨时分离开三岔路口小镇,一路南下。算一算,今天是在阿拉斯加的第四个白天,时间过得真快。

远眺冰川,若飘带挂在半山腰

接近中午的时候到达了格林那兰(Glennallen),这又是一个三岔路口。再向南,就是阿拉斯加输油管道的终点———港口小城瓦尔迪兹。从这里可以搭乘滚装船,又称阿拉斯加海上高速公路系统,游览威廉姆王子海湾,看看1989年那场石油泄漏灾难发生十几年后有什么影响,然后抵达海湾西边的小城怀特(Whittier),从那里再去下一个目的地:基奈峡湾国家公园。

打电话询问滚装船的航行时间,结果是每天上午10点发船,今天的船已发走,乘下一班船要等到明天。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等待,我便决定转向西去安克雷奇,晚上住在那里,第二天再去基奈峡湾国家公园。

行驶在通往安克雷奇的高速公路上,不再着急,漫不经心地开着车,路边的景色在变幻,好像天上不安定的云。

突然,在路的左边,远远的山坳中,出现了一点白色。心里一动,莫非是冰川。随着汽车不断前行,那点白色不断变长,逶迤山间,飘然若带,确实是冰川。路边有一块开阔地,我停下车来,细细观赏远处的景观,拍下了几张照片。

继续前行,心想应该到近处去看看。前边出现一块路牌,上面写着由此前往Matanuska
冰川。心中大喜,一打转向开进了一条树林丛中的土路。

转过了几道弯,来到了一片开阔处,一道横杆拦住了路面。旁边是一间卖门票和纪念品的地方。真没想到,可以接近冰川了。

买过门票,继续前行,过了一条河,
就看见大片的冰川了。快走几步,硕大的冰体横现面前。

我是在东北长大的,每年长达5个月的冬季,万木萧疏,地冻天寒,银装素裹,按理说应该对冰雪不再好奇。可是,零上10几度的气温,秋高气爽,树木郁郁葱葱,这么一大块一眼望不到边的冰体静静地躺在那里,不由得勾起人的好奇心。

云、山、冰川、小河和多彩的森林

放眼望去,山谷中的冰体一直伸展到山的顶端———云雾缭绕的地方。从售票处发放的一本小册子中了解到,眼前这座冰川名为Matanuska冰川,总长度达40公里,平均宽度3公里。这是一座山谷冰川,存在于山谷中。在阿拉斯加,大多数的冰川为高山冰川,挂在山顶上。

这座Matanuska
冰川是一座活动的冰川,每天可前进30厘米,山顶的冰走到冰川末端需要耗时250年。想想看,1776年美国独立,差不多在这期间落到这山顶的一粒雪,今天才走到我的脚下。

走近冰川

小心翼翼地踩踩冰面,坚硬无比。于是踏上去,在冰川的表面走来走去。
脚下的“老冰”和平常所见的冰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不像冰冻的河面那样平,也不像冰冻的海边那样杂乱无章。这里的冰川表面更像被亿万年的海水冲刷而成的光滑的岩石。泛着蓝色的冰面镶嵌着黑灰色的石块,大的如砖块,小的如米粒。这些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人说这都是来自天上的陨石,不然冰面上怎么会出现石头。也有人说这些石头是冰川在下落的过程中从山顶上带下来的,随着冰川表面的融化而逐步露出来。

冰中镶嵌的石块有些像煤

漫步在冰面上,听到了阵阵流水声。阳光的照射下,冰在一点点融化,流向低洼处,在冰的表面汇成一道小溪,流进冰缝中。这就是下面那条小河的源头吧。

站在冰面上,山坡的绿和冰的白对比强烈,习习的暖风吹来,所见所闻所感与记忆中的冰的世界大相径庭,奇妙无比。

再往上走,缓缓的冰面变得陡起来,有种冰山的感觉。没有专业设施,难以再往上爬了。让旁边的游客帮助照张像,留下一份冰川前的纪念。

冰川留念

走下冰川的时候,似乎在观赏一部反映地质变迁的快动作影片,随着冰川前行,冰一点点化成水,大小石块汇聚到一起,随着冰川的消融,河流产生了。石块及粉灰堆成了泥炭地,这应该是最新鲜的、刚刚诞生的土地。可就在几米之外,一簇簇青草悠然地生长着,更远处,河道两边已是一片片茂密的灌木林了。从荒凉的老冰到生机勃勃的草木,千百年的历史变化就陈列在这几十米的距离之间。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86ff701000627.html26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