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游记(8) 伊瓜苏大瀑布 袁越 如果只衡量国土面积的话,阿根廷在世界上的排名并不靠前。但如果考虑气候的差异,那么世界上除了中国和美国以外就得算是阿根廷变化最多。这里既有靠近极地的帕塔格尼亚荒原,又有北部印加人居住的热带沙漠。阿根廷东部与巴西接壤的地方却又换成了典型的亚热带雨林,伊瓜苏瀑布(Iguazu
Fall)就座落在这片密林深处。 伊瓜苏瀑布被公认为世界5大瀑布之首,原因不在于落差(平均只有不到80米),而在于瀑布的数量。发源于巴西的伊瓜苏河在其尽头河道变宽,变成了一个宽达2公里以上的淡水湖。大自然却在其下游造出了一个狭窄的环形山谷,成千上万吨河水突然之间倾泻而下,形成了一个由275座大大小小的瀑布组成的瀑布群,场面恢宏壮观。早在1984年联合国就把伊瓜苏瀑布列为人类自然遗产之一,在阿根廷的地位仅次于帕塔格尼亚冰河。 从El Calafate飞伊瓜苏不到5个小时,中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停一下。我的服装在这几个小时内从厚重的冬袄变成了背心短裤。下了飞机,我的第一印象不是热,也不是潮,而是黄。这里从房屋到马路全都是棕黄色的,和这里土壤的颜色保持一致。坐车出了机场往市区开,另一种颜色逐渐占了上锋,这就是绿色。只有热带才有的宽大的树叶把所有可能的空间全部填满,伊瓜苏小镇因此也就被黄和绿这两种颜色填满了。 我住的旅馆很像中国南方的庭院,里面种满了各种奇异的花草,布置得小巧玲珑。旅馆门口就是长途汽车站,有客车直通邻近的巴西和巴拉圭。来往的乘客一多半都是黑皮肤的印第安人,明显感觉比我在帕塔格尼亚见到的阿根廷人要穷。我在这里第一次遇到了讨饭的阿根廷小孩,他们冲我张开一双双小脏手,笑眯眯地望着我。见我没有给钱的意思,便立刻转向下一个目标。从衣着上看,这些孩子应该是有家有父母的,出来讨钱是为了改善一下生活。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讨钱的孩子黑皮肤的居多。 大概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阿根廷的国家公园附近是不许修建城市的。这里也不例外,从小镇到公园要花费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去的这天是圣诞节的前一天,游客稀少。看伊瓜苏瀑布有两条路线:上线和下线。我决定先走下线,便寻着路标的指示踩着木板路穿行在密林之中。一路上耳边尽是鸟的叫声,眼前总有蝴蝶飞舞,偶尔还能看见尺把长的蜥蜴躲在阴凉处休息。渐渐地,一种奇怪的声音越来越大,掩盖了鸟鸣。我听出来了,那是水的声音。 走了20多分钟,转过一座小山,真正的瀑布才终于出现在我面前。怎么说呢?这世界上有一种景象是无法用语言向别人描述的,必须请他看照片。而伊瓜苏瀑布连照片都无法描述,必须看录像,还一定得是高保真的那种。我站在瀑布前,立刻开始怀疑所有那些关于地球缺水的科学报告都是伪造的。上游棕黄色的河水迅速变成白色的水帘,在我眼前倾泻而下。瀑布溅起的水雾比瀑布本身还要高,像云彩一样飘向远方。那无时不在的水声让我的听觉神经迅速麻木,感觉好像在看一部默片,而不是记忆中那部以伊瓜苏为背景的著名电影The
Mission。 这条下线的好处是你可以走近瀑布,亲身体会水的力量。最近的一处观景台离瀑布大概只有2米远,胆大的游客纷纷脱了上衣去那里接受水的洗礼。我只在那里待了几秒钟就跑了出来,因为我觉得就像有无数颗子弹向我射来,躲也躲不掉。最最高保真的录像也无法描述当时那种几近恐怖的感觉。 本来从下线还可以坐船到峡谷中心的一座孤岛上全方位地观赏整个瀑布群。可因为昨天刚刚下过一场罕见的暴雨,水位猛涨,淹没了孤岛上的码头,所以游船不开了。我不知道对我来说这是福还是祸,因为这场暴雨让我观赏到近年罕见的特大洪水。 走完下线我又开始走上线,来到了瀑布的上方。棕黄色的河水流速缓慢,就像一大块正在凝固的巧克力。我想象着当年第一个发现伊瓜苏的人坐着小船沿河而下,突然见到眼前的景象,肯定要惊死过去了。上线的好处是可以俯瞰整个瀑布群,腾空而起的水雾在阳光的斜射下变换出双层彩虹,让人禁不住想用手去触摸。从这里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对面的巴西,从那边回望瀑布肯定更精彩,可惜我的护照不允许我入境。 接下来我坐火车去另一处更著名的景观:鬼喉(Devil’s Throat)。火车到站后还要沿着一条建在河中央的曲桥走20多分钟才能到达那里。这次步行让我更深地体会到伊瓜苏河面之宽广。这个“鬼喉”位于伊瓜苏河的正中央,地球在这里突然蹋了一个洞,近百米的落差让汹涌的河水产生了巨大的能量,翻腾的水花把整个地穴填得满满的,从上面根本看不清下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能听到震耳欲聋的水声。在“鬼喉”上方拍录像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不断变换的风向让我站立的地方转眼之间从晴空万里变成倾盆大雨,空气中浓密的雨滴让我生平第一次看到了封闭成圆形的彩虹。为了不让后人嘲笑我的秃笔,我不想再花费笔墨去描述这里的景象了。记得有个朋友曾经笑话我没有看过老版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她说我的人生因此而不完整。现在我终于有机会对她说:没有亲眼见过“鬼喉”瀑布,你的人生也将是不完整的。 当天晚上,我和刚在伊瓜苏瀑布认识的罗马尼亚朋友一起去当地的酒吧宵夜。热带地方的夜晚照理说应该是充满诱惑的,可因为是圣诞夜,当地居民都在吃团圆饭,大街上冷冷清清的。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夜里12点才来到那个酒吧,却被告知要到凌晨2点才开门!这里的人难道都不睡觉吗?酒吧老板破例放我们进去,让我们在河边的一张桌子旁坐下。河对面可以看到两个国家,左边是巴拉圭,右边是巴西。午夜的钟声响起的时候,巴拉圭上空出现了无数焰火。因为时差的关系,巴西这边却早已是漆黑一片。这时音箱里适时地响起了P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