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游记NO.5嘎瓦龙垭口上的明珠,波密到80K崎岖的道路

[游记]西藏游记NO.5嘎瓦龙垭口上的明珠,波密到80K崎岖的道路

2007-07-16    chuxing51.com

嘎瓦龙垭口上的明珠,波密到80K崎岖的道路

早上起床,胡乱吃了几口早餐,就等着我们的白登师傅开着丰田4500来接我们了。从波密开始到墨脱的路程,中间的道路条件非常差,国家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的波密-墨脱的道路,绝大部分都是崎岖的山路,而且道路只有一辆车的宽度,要是遇上对面来车要会车的,其中的一方就要倒退几公里,找到一个能够同时容纳两辆车通过的地方进行会车。要是遇上有车抛锚在路上,那你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等了,直到那抛锚的车能够修好。

把昨天晚上精简过的背包全部扔到4500上,也就正式出发了。跨过帕隆藏布江,车子拐入了一条小道,柏油路消失了,接下来的路程,就全部都是泥土路面,坑坑洼洼的,一般底盘稍微有点低的车辆,都不敢轻易驶入。当地人跑这段路程,除了丰田4500沙漠王子越野吉普,剩下的就是用那种大卡车,其它车辆,很少有人敢开进去,就算是平时看起来强悍无比的三菱越野,也很少开进去。

一般的按照攻略上介绍,从波密到80K是分两天完成的,要颠簸两天的大卡车,第一天从波密出发,到52K一天,第二天从52K出发到80K。如果要颠簸大卡车,虽然坐在车上,但是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那种颠簸的路面,你在车上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用双手牢牢抓紧车上的栏杆以防自己掉下去,两天下来,怕是自己的手都僵硬了,这样的体力消耗还是比较大的,乘大卡车的唯一优势就是在于价格便宜,两天的路程100元足够。但是权衡之下,我们还是决定包一辆4500直接用一天时间进到80K,虽然价格相比大卡车贵了,我们的师傅公开报价是2000元,后来砍了砍价,1700元成交。平均下来一个人要240多元,但是能够坐在相对舒服得多的越野吉普上,节省了一天的时间,至少我自己认为多花140元是完全值得的。

从波密开始,相对于后面的路程,到24K的路程还算是比较好走,只是弯道很多,但是这“好走”的路,也是崎岖难行,有的路根本就不是路,简单挖一下再铺上大小不一的碎石,就是路了。白登师傅自己介绍说他在这一段路上开过无数次了,可以闭着眼睛就能开,在那一个接着一个弯道的山路上,把4500开得飞快,特别是过弯和上坡,油门都不减的,和电视上的越野拉力赛车比起来,就差没有玩漂移了。白登师傅倒是表情轻松,不过这可把我们吓坏了,紧紧抓住扶手,大气都不敢喘。

勇猛的白登师傅

虽然是无名雪山,但是气势一点都不差!

路,就是这样

风云变换就在瞬间

24公里的山路结束了,过了几个弯道,视野顿时开阔起来,24K到了。24K其实只有几间木头房子,是作为波密到墨脱公路上的一个中转休息站而存在的,因为过了24K,就要翻越海拔4322的嘎瓦龙山垭口,所以来往车辆都要在这里休整一下。在24K,可以同时看到嘎瓦龙山两条大冰川,这两条大冰川相隔而望,把高耸的嘎瓦龙山夹在在中间,相当有气势。两条冰川的融水在24K前一块相对开阔的平地,形成了一片水草茂盛的湿地,之后又形成一条小河流入帕隆藏布江。

到24K了

这就是24K

也算是广告照片吧,扎木就是波密镇政府所在地了

冰川形成的湿地

雪山融水

强逆光,照样拍

离开24K,就开始了翻越垭口的道路,这里的道路弯道之多,路况之差,位置之险,和川藏线上有名的怒江72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段所有的道路都是单行道,要是遇上会车,只能在拐弯的地方进行。180度的拐弯一个接着一个,让我们的位置也不断变换,身边时而就是悬崖,时而又是峭壁,不过这样也好,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欣赏那两条大冰川。在颠簸的汽车上拍照真的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17-40的焦距虽然已经够短了,ISO也已经开得比较高保证以快门速度了,但是往往在你按下快门的一霎那,车轮压上一块大石头,车身突然一跳,拍出来的照片也就面目全非了,好在有充足的电池和足够的数码伴侣,索性换成了连拍模式,大概取景好了之后,快门按下去连拍几张,其中总会有一张是好的。随着海拔的提升,积雪和冰盖逐渐出现在我们眼前,有时候打开车窗伸出手,就能摸到夏天残留下来的冰盖残骸。从波密到墨脱的道路,一年之中只有夏季短短的几个月才能通行,除此之外,大雪封山,再有经验的老司机也不敢在这样的路上开车。

冰川

路边就可以看到残留的冰盖

山路崎岖,看见红色的大卡车没有?

可以看见垭口了,嘎瓦龙山垭口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地界而存在,在嘎瓦龙垭口为界,垭口以北属于波密县,垭口以南属于墨脱县,从一定意义上说,过了垭口,就算进入了墨脱了。和所有的垭口一样,嘎瓦龙垭口上无数经幡随风飘荡,据说过往司机都要在这里祈祷一路平安。在垭口上往南看,传说中的嘎瓦龙天池就出现在眼前。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世间竟然有如此之美景,三个大小不一的高山湖泊,中间的小湖还有两个小岛,犹如三块无暇的翡翠,镶嵌在嘎瓦龙山那庞大的山体上,周围绿草茵茵,天上蓝天白云,蓝绿色的湖水中倒映着洁白的冰川,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竟然有人狂呼:“真的有那么漂亮??是不是大自然PS出来的啊??我不相信!!”不过这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让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经幡飘动的垭口

白登师傅在做仪式

挂经幡

传说中的嘎瓦龙天池!

在下山道中行驶,车的位置不断改变,随着位置的不断改变,由于看到的湖水深度和光线角度,让天池的湖水在每个位置看到的颜色都不一样,时而深蓝时而草绿,似乎有一位魔术师在不断对天池施加法术,让它呈现不同的颜色。在车上,两台相机都调到了连拍模式,只管按下快门,每次都是7、8张一组,还美其名曰要数量也要质量。天池美景倒是保存了下来,但是后来回到家整理照片的时候就把我给害惨了,用ACDSEE打开当天拍摄的文件夹一看,满屏幕的照片角度都一样,为了选出一张最好的,不得不每张对比,最后让我一看到天池的照片就想吐,严重的审美疲劳啊。

下山道还在继续,天池离开了我们的视野。行驶了不久,就看到有修路工人在路边,下面的道路上停着几辆红色的大卡车,原本以为是等待修路,可仔细一看,其中的一辆大卡的发动机盖是打开的,几个人围着车头转,倒霉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的车坏了。在这样的道路上,对面的车坏了,我们只能老老实实停下车来等待他们把车修好,要花多少时间?谁也说不定。把车停在路上,下车转转,和修路工人聊天。据他们介绍,国家已经投入巨额资金,要修建一条隧道,直接把嘎卡龙山体打穿,从24K就不必翻越垭口,直接通过隧道直达另一头的52K既而直接到80K,现在这条隧道还在选址中,一路上看到的许多钻井平台就是在搞前期的勘测任务,现在资金已经到位了,只要位置选定了,马上可以开工。等到隧道打穿了,那个时候波密到墨脱的公路也基本能够实现全年通车了。

在隧道正式开始施工前,现在的修路工人也只能是做简单的维护工作,保证现在的道路能够畅通,让物质能够顺利运送到墨脱县城。他们的工作条件很差,只穿了几件单薄的衣服和一双普普通通的解放鞋,就站在冰冷的雪水中工作,让我们这些穿着冲锋衣裤GTX鞋子的外来者佩服不已。拍了几张他们工作的照片,感觉还是很满意的。

工人

道路,看见抛锚的汽车了吧

雪水下的工人

我们的车

老工人

解放鞋

汉子!

就这么站立在冰凉的雪水中

有信号嘛?

小憩

我们的车

冰川

绿白配

聊天

好在那抛锚的车子故障不是很严重,我们等了大概一个小时,那卡车又可以开动了。那几辆卡车是上行方向,我们也只好等着它上到弯道处才能进行会车。当地人确实很聪明,在绝大部分都是单向行驶的道路上设置了好几个倒车弯道,这些弯道比一般的弯道都要大,有足够的空间让卡车进行倒车操作,足够的空间也能保证双方会车顺利进行。虽然是倒车弯道,但是还是很考验司机的技术的,有些技术不过关的,在过弯道的时候,要来回倒几次才能把卡车位置摆正。

对面来车

到处都是冰川

冰川下沿

继续下山,没走了几分钟,一辆丰田吉普停在路上,晕!又有车坏了!由于都是丰田吉普,所以白登师傅就下车帮着那可怜的司机修理,听说是主轴的故障,修理的时间可能比较长,此时已经是正午(只从太阳角度来说,而不是从北京时间说),热辣辣的,所以就老老实实呆在我们的车里面,想小憩一下,结果迷迷糊糊就睡着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对面的车修好了,对方司机为了表示感谢,主动倒车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进行会车。

晕!

在一直祈祷前面再也没有抛锚的车辆的心态中,我们顺利来到52K,时间已经不早了,早上吃的那一点点早餐早就被消化完了,就在52K随便吃一个中午饭。52K比24K热闹多了,几辆大卡几辆吉普摆在客栈附近,客栈里面也是人来人往的。到厨房问了一下,说是现在吃饭的人很多,如果要吃炒菜的,可能要等1个小时。我们可等不了那么久,于是决定买了12包康师傅方便面,每人分得1包半,将就吃一下了。吃饭的人多,吃方便面的人也多,热水不够,也来不及烧足够的热水了,只好等水稍微有点温度,就直接泡上,对付一下饥饿的肚子了事。
肚子半饱,赶快上路吧,离今天的终点还有28公里的路程呢,28公里在平时,怕是不用半个小时就能到了,可是在这样的公路上,平均速度也就10公里左右,还要3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要是再遇上抛锚的车,那么要用的时间多少就更加难以估计了,不过好在剩下的路上,我们再也没有碰到抛锚。

换班的工人

52K的警示牌

口号

52K

向80K方向望去

橡皮雨鞋,其实工人们除了解放鞋,最喜欢穿的就是这种笨重的橡皮雨鞋了,至少它绝对防水。

我们的午餐

炮制中

还有几盘小菜

从52K到80K的一路上,都有很多工人在搭建钢桥。对于这样的山路,其实最脆弱的部分就是桥梁了,一旦泥石流冲下来,普通的木桥瞬间就会被摧毁,就算不是泥石流,一般的大水也能把普通桥梁弄得不像样。用钢结构的桥,相对来说要坚固许多,而且搭建起来最方便,模块化的设计,在外面只要把一个个模块搭建好,用卡车直接运输到架桥的地方,几个铆钉固定,一座桥就完成了,所以在这样的路上,使用钢桥是最佳的选择。白登师傅说以后这条路上所有的桥将全部采用钢结构的,现在开始就逐步替换老桥了。

钢结构桥梁

固定路基用的打石块

路就那么宽。。。

修路工人的车

70K

到处都有经幡

继续上路

路上溪流

过水路面

被冲毁的地方

没有再遇到抛锚的车,终于在下午4点,我们终于抵达了传说中的80K,也就是我们徒步的起点。作为波密-墨脱路上最重要的一个中转站,80K在对于墨脱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是想象中的80K和现实中看到的80K相差太远了,说是重要的物质中转站,其实就是比52K多一些房屋,地势比较平整罢了。白登师傅为我们找了一间客栈,我和老康上去看了看,觉得环境还是很不错的,就“下榻”在这里吧。把我们的背包卸下来,和白登师傅结好了帐,白登师傅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不过由于天色不早了,所以白登师傅今天也不打算回去了,就在80K住下。把自己安顿好了后,离晚饭还有一定的时间,几个人就逛了逛80K。其实80K很小,10分钟不到,我们就转了个圈回来了。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有四川人,确实,在这样偏僻的地方,绝大部分的商铺都是四川人开的,四川人能够吃苦耐劳,不太计较环境,服务态度也很不错,所以也就能够在各地扎根了,一路上看到的商店、客栈的牌牌,都是写着“渝城商店”“渝州客栈”的。

传说中的80K

我们“下榻”的地方

丰田广告

破车残骸

留念一下

商店

最让人无语的东西。。。

还有花,不错

转回来了,觉得太无聊,就在客栈里面看电视了,虽然没有闭路天线,但是这里几乎每家都有卫星接收系统,所以能够看到的频道还是很多的,节目也很清晰,出来几天,都没有机会看电视看新闻,现在也可以补补了,免得与外界隔绝太久了,变成野蛮人就麻烦了。趁着时间足够,把350D的电池都充满电了。在出行前,我已经充分考虑到长时间徒步对相机电池的要求,虽然350D的耗电已经算是比较少的了,但毕竟NB-2LH的容量不是很大,所以出行前我专门为这次旅行另外买了4块NB-2LH,加上原来有的2块,戴老师的2块,两台相机一共有8块电池,按照我们的拍摄频率,基本上可以在不依赖外界充电的情况下使用4-5天,基本能够满足整个徒步的拍摄要求。过了80K,可能一直到墨脱都没有机会充电了,所以趁着现在有条件,把所有电池都充满吧。

鞋子,从明天开始,就开始徒步了,鞋子的好坏是很重要的。小金的和戴老师的都是HBnature

你拍我也拍

当地的小孩

飞驰而过

客栈老板坐的饭菜很合我们的胃口,又是大吃一顿。吃饱了后再看看电视,他们几个斗斗地主,就上去休息了,毕竟从明天开始,就要开始徒步了!

期待明天的到来。

转自:http://www.chuxing51.com/web/xueMain.asp?XueId=243185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