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关山初作行(0707) |
[游记]关山初作行(0707) |
2008-07-01 sina.com.cn |
关山行,是我户外生涯的“始作俑者”, 有了那次短暂而清新的出游后, 我便对户外有了全新的认识。 原来,一直以为风景在远方, 走出户外后,才感知, 自己生活的一亩三分地也不差哪呀!!! 也应了那句话:心情在的地方,无处不风光。 又何况,我方风景独好。 注:“关门山,是辽东本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犹以“关山枫叶”著称。 2007-07-14,周六。风之子的驴窝。 此次出行的全部人员(以熟男熟女为主): 领队藏羚羊:见网名如见其人,以后成为风之子的核心人物; 铁子:又名有才哥,七小队陈会计,以风趣幽默见称,电台记者; 英子:二姐,风之子店长; 小根菜:大姐,某职高教师; 三皮:也就是本人,歌行客。 到了陈英村后,我们在当地找了个向导。 主要是为了防熊。 不是危言耸听,上月报导了一起熊伤人事件,那人装死,才逃得一却。 作为驴行,当然不能走人道。 标准的户外行头。 绿谷穿行过,清泉石上流。 走了二个小时后,发现了熊迹,向导判断说,从清晰的程度看。好象,来过时间不长。 当时我们就感觉脖子后冒凉风。向导“麻雷子”放了几个,我想熊听了,也就成狗熊了。 山间穿越,地图是少不了的。多走道没事,就怕走错了方向。 藏羚羊遇到了“老相识”-拾荒者老叶。(见后边铁子游记) 半天的跋涉,立于置高点。畅快!!! 来张户外合家欢 过龙门峡,见一帮阳光孩子。 年轻真好,我们也曾年轻,也曾青春; 走出户外,你会更“年轻”,更“青春”。 峰回路转歌行客,小桥流水无人家 开饭了,这一刻终于盼来了。 没带酒。管旁边一野餐人家化缘了一瓶。 静享这片刻的清宁 初次出队的全部行头,休闲而不专业。 第二次,我就置备了大部分行头。 树栓布条为哪桩?? 藏羚羊。搂他媳妇也不见得那么亲。 绿波起涟漪,清清涤我心。 小家伙。 归途。 头一次出队没经验,下山走急了,膝盖处隐痛。 今天我知道了什么叫:痛且快乐着---- 到了景区门口,察看行军路线。 因为我们走的不是人道,所以也就省了门票费。 附铁子游文: 几次参加驴友活动,其实最难忘记的还是那次关门山北坡穿越,人数最少的一次,对我来说却是收获最大的一次。这种收获不是囊中山货累累,也不是认识了多多的朋友。 这次队伍很是精干,算上领队羚羊一共五人: 羚羊 男 年近四十 精明强干儒雅开朗; 王姐 女 (女士年龄不便公布)娟秀文雅 明理通达; 健波 男 年近四十 稳和亲友 聪颖开明; 英子 女 煎饼助手 体健貌美 聪灵和善; 在下 年已四十 凋零容貌 见面便知。 人不在多,同道便是同人。出发前,煎饼考虑到我也是参加过多次驴友活动的半拉准老驴,让我协助羚羊带好这个“大”队伍,把一台步话机让我挂在了腰间。好家活,接下来的一切就因它而展开。 山有仙则名,峰有熊则幽。有了熊的传说,平凡的山丘沟壑变得那样的幽深神奇,在老向导的引领下,一路看熊迹、跨溪流、攀岩石、赏野花,在一巨石前稍作休息,就有开始了攀登。 眼看到顶了,走在前面的羚羊回过头来,看了一眼我们这个精干的队伍后对我说:“你那台部话机那?”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d5602c01009j7t.html39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