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彰化南瑶宫旅游,南瑶宫自助游攻略 |
[游记]彰化南瑶宫旅游,南瑶宫自助游攻略 |
2008-03-09 51766.com |
南瑶宫是台湾一座主祀天上圣母的妈祖庙,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现址位于彰化市南瑶里,昔日彰化县城南门外。香火鼎盛,屡称灵验,有「彰化妈荫外方」之名。现为台湾中部的重点古庙,1985年4月25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告指定为第三级古迹。 一、地理 南瑶宫位于彰化市南瑶里,前临南瑶路,宫前为一狭长型广场(俗称庙埕),广场右侧有座三层楼高的八角塔型金炉,广场靠近省道台1线(彰化境内称中山路)的一端建有一座四柱三门的牌楼。南瑶宫进深四进,宽约27.5公尺,长约86公尺,总面积0.647公顷,为一多重院落的结构,包括三川殿、正殿、观音殿、天公殿、前埕广场、中埕广场及后埕广场在内,称作「四落四殿,一埕二院」。 南瑶里一带旧称「南窑」,因北边为一筑窑烧瓦的「瓦磘庄」(今彰化市成功里)而得名,昔日位于彰化县城南门外,因与县城内的「天后宫」相对,又被称作「外妈祖」。目前就人口数而言,可说是彰化市最大的里,居住在南瑶宫一带的居民乃自称为「妈祖宫人」。 传说南瑶宫香火鼎盛是因为地理风水极佳,为「日月钟地理」,除非日月俱失,才会衰败。又说此一地理用钟则败,因此至今宫内有鼓无钟。民间尚且穿凿附会清朝嘉庆年间(1810年),调任的彰化知县杨本县奉旨来台「看地理」,因言语讹传,误解皇旨为「败地理」,因而对彰化地理大肆破坏。杨本县来到南瑶宫时,妈祖不让他看地理,经乞求绝不破坏后,云雾乃散,杨本县才发现南瑶宫前迎八卦台地,山麓具十三支辇伞穴,地理蕴纳日月精华,为绝佳之地。 二、历史 1、建庙疑云 南瑶宫的创建起源,至今仍缺乏可资左证的详细资料,现在只能从日治时代日人留下的《寺庙台帐》与宫内所存的沿革碑,加上相关文献与里民口传综合推敲。 相传在1723年(清雍正元年),彰化设县,窑工杨谦自诸罗县(今嘉义县)笨港南街来此应募工事(可能是到瓦磘庄做工烧瓦),随身携带妈祖香火袋庇身保佑,杨谦将香火挂在工寮内,每当入夜附近居民就可见到此处散发五彩毫光,咸认为是神明显灵,于是地方仕绅集资雕塑妈祖神像,奉祀在附近的福德庙内,居民参拜屡称灵验,遂香火日盛。1738年(清乾隆3年),瓦磘庄民陈氏捐地建祠,时称「妈祖宫」,同年11月,总理吴佳声、黄景祺、林君、赖武等发起募资兴建殿宇,雕塑五尊神像,取彰化县城南门之「南」与瓦磘庄的谐音雅字「瑶」,正式定名为「南瑶宫」。 虽然大部份的记载都传南瑶宫建于1738年,但是建庙年份在官方志书中却未有记录,有之者仅周玺在清道光年间修纂的《彰化县志》中提到「一在邑治南门外尾窑,乾隆中士民公建」,而非「乾隆初」。再者,南瑶宫在日治时期经历17年的改建工程,1936年完工后在前殿左侧立有一块纪念改筑的「沿革碑」,碑上刻文却指建庙年代为1749年(清乾隆14年),两相差距11年,但较符合《彰化县志》 「乾隆中」的记载。 卓克华2006年出版的《寺庙与台湾开发史》一书中,另摘录有一则南瑶宫较为传奇的建庙缘起: “ 近人林文龙亦采访记录一则传闻:相传清朝雍正年间,有笨港南街的居民杨谦受雇至彰化南门外瓦窑工作,随身携带有笨港天后宫的香火袋,以祈求旅途平安;事毕杨谦返笨港,将香火袋遗留工寮内。某日,忽有女人直立在瓦窑边大声疾呼:「瓦窑将陷,赶紧逃命!」大家闻声,竞相逃出。正惊奇间,瓦窑崩落,而女人不知去向,大家共同认定是神灵显圣救难,在清理工寮时,赫然发现杨谦所留下之香火袋,众人咸认为系笨港天后宫妈祖有意分灵彰化,因此香火袋暂奉土地庙,后显灵事迹传遍遐迩,终于在乾隆初年建庙以祀。” |
转自:http://www.51766.com/img/zhnyg/4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