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阿里山 |
[游记]阿里山 |
2008-05-22 sina.com.cn |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高山常青,涧水常蓝,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绿水常围着青山转”。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让大家早已知道了阿里山。 天气越来越热,经过整个冬天的烟雨季节,春还没过去,夏迫不及待地来了。山更青了,天更蓝了,花开的更多更艳。四月初,正是上阿里山赏樱的好季节。 阿里山的由来 相传于250多年前,邹(曹)族有一位酋长名叫“阿巴里”,勇敢善猎,每次来到现今之阿里山打猎,常常满载而归,于是就带领族人入山,每次都丰收。族人为了感念他,于是称这山为“阿里山”。 阿里山跨越热带、温带、寒带,海拔从400-4000公尺,山内繁樱点点、群山连绵叠翠,人文与自然景观资源丰富,说不尽的美,尽在阿里山。 森林小火车 我们4月8日从桃园开车到云林县,先游览了云林县内著名的风景区草领,参观了9.21大地震时,一座山头被整个移往另一处的奇景。在情人幽谷时,老公还跳下溪涧,救起了一条两条后腿摔断了的狗,使我们在云林的行程更有意义。晚上我们住宿嘉义市,开往阿里山的森林小火车就在嘉义。 早晨8:30我们来到嘉义北门车站,北门车站全部用红桧树木建造,站不大,却很干净。我们要从这里起程,经过3个小时,到达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 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的阿里山森林铁路,名列世界三大高山观光铁路,长71.4公里,全程由海拔30公尺上升至2200多公尺。火车缓缓开动,车箱中的小朋友开始雀跃,美好的一天,快乐出航。 火车沿途经过热带、温带、暖带,首先是喇叭花盘着热带植物,接着,高大挺拔的黄椰子树映入眼帘,忽而芒果树、芭蕉树结满果实向大家招手,还没来得及看仔细,一片翠竹又出现眼前,丰富的植物资源令人目不暇接。也许人类祖先是生活在森林中,看到这么丰富的植物,心情不由得快乐兴奋起来。 森林铁路进入山区后,群山连绵、山势陡峭,铁路最大坡度62.5度,曲线最小半径为40公尺,其中独立山段的5公里路段,由于山势险峻,森林小火车无法直接爬升,需以螺旋形盘旋而上,环绕独立山三匝才至山顶,再以“8”字形离开独立山。此时,我们可以在车厢内拍到火车头段车厢。 到屏遮那路段时,有三处爬升困难的路段,铁路以“Z”(也有称“之”字形)字形升高,火车头时而在后推,时而在前拖,形成世界铁路难得一见的“火车碰壁”现象。 森林铁路的大部分路段都是穿凿山壁或是凌空架设铁道而行,有些路轨离悬崖只有10几公分。我坐在靠窗的座位,当火车经过这种路段时,我紧抓着老公的手,并告诫他不要靠过来,以免增加火车这边的重量,引起火车倾斜,引起老公一阵嘲笑。 逝去的阿里山地标 火车行经神木站时,可以看到一棵倒在地上的巨大神木,它已经历经3000多年风霜雨雪。1906年日本技师发现这棵神木后,依照日本奉神习俗,于树干捆上粗绳,并在周围建造栏杆以示尊敬。 森林铁路通车后,位于铁路旁的神木,逐渐成为阿里山的地标。神木曾经两次遭到雷劈,枯死的树木经过30多年的风吹雨打,树身逐渐倾斜。台湾有关方面人士纷纷寻求解决办法,但未能达成共识。民国86年(1997年)由于山雨不断,加上在火车长年累月的震动下,神木更加倾斜,在保育团体、专家学者及土木结构技师的现场会勘下,终于决定将神木放到,神木回归土地。 在神木站,火车要再用“Z”字形方式行走,于是稍微停车一下,我不明就里,以为火车到站,跳下火车,准备给神木拍照,就在我举起相机准备取景时,火车轰然开动。幸亏老公机警,拉开火车门,我小跑着被老公拉上火车,有惊无险,可惜没有照到神木的相片。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6c3fd010003ea.html2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