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博客 > 叶赫女 > 日志 2007-03-04 | 叶赫日记 标签:关于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初始,大地回春之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是贺新春的延续。正月既农历元月,古人又称夜为“宵”,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因此得名。 正月十五皓月高悬,人们要点起彩灯以示庆贺。赏月、掌灯、燃放焰火、猜灯谜、吃元宵,举家团聚庆佳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活动越来越多,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融入节日。这个传承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海外华人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关于元宵节的传说 1、传说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四处伤害人畜,人们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只神鸟因为迷路降落人间,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天帝知道后震怒,传旨,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畜通通烧死。 天帝女儿心地善良,不忍看百姓无辜受难,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下着火,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点头称是。正月十五的晚上,天帝看见人间红光一片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天天如此,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燃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2、东方朔与元宵 相传汉武帝宠臣东方朔善良风趣。一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到御花园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要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宫女名叫元宵,家里有双亲和妹妹。自从进宫后,再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腊尽春来时节,更加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后深感同情,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后来,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人们争相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这在长安城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办法。东方朔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罢扔下一张帖扬长而去。百姓拿起红帖禀报皇上。 汉武帝一看贴上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以次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传旨照东方朔办法去做。 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大宫灯时,惊喜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了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遂下令每到正月十五做汤圆供火神君同时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的汤圆做得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做元宵,正月十五被叫做元宵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