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乐一向被视为休闲方式中的上品,那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表明古人对游山玩水也是推崇备至。不过,蜗居于小小城市,自己亲近自然的机会毕竟少之又少。 前不久,一行十余人去了桦甸市红石林业局,于是自己在不经意间,悠哉游哉地做了一回醉翁。 初到红林,随处可见参天大树和堆放齐整的木材,长白山麓、松花江畔这片土地特有的那份厚朴和粗犷扑面而来。 不到红林,不知道林区人有多热情。我们的车刚开到林业局的入口,对面便迎来了领路的朋友。汽车一溜烟地把路边的树木甩到了后面,热情的红林人把我们这些来自远方的朋友领到了红石宾馆。下车之前,他们不无告诫地开玩笑说:这儿的蚊子叫“刨锛儿”,个头可挺大,咬住人就不放,可得当心。干净利落地安顿好了我们这十多个人的住处后,仿佛是个惯例,大家一起团团地坐在酒桌旁。虽说是初次见面,可陌生感只持续了一小会儿,彼此以诚相待的热情很快就把酒桌上的气氛演变得朴素养而热烈。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洗去了风尘,醉过了交情,红林人不无周到地告诉说已经安排好了次日的白山湖之行。 我只听说,白山湖就是松花江上游的一带山水。 次日8点左右,大队人马开往白山湖。红石人的车一路先行。道路是未经修筑的泥土路,路况说不上好,有些颠簸,不过这并不影响心情,安静地坐在车里,我心中反而存下一些曲径探幽、界外寻胜的闲情雅趣……美景本就是该让人千呼万唤、九曲回肠才能平添兴致吧。 两个多小时的颠簸后,车子停在了白山湖边。 下了车,阳光依旧刺目地灼灼当空,燥热无处不在,然而越靠近湖边,越能感觉到湖水带来的清凉湿润的气息,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站在岸边打量白山湖,初时并没有感觉到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望去,有山有水罢了,走向湖边的几凳台阶掩在杂草之间,有些陡……这里因为没有投入多少人工开发显出了直观的粗糙。 大家三三两两拾级而下到了湖边,登上游船。 游船的马达一响,那挟着湖水甘冽气息的清风迎面打来,这时候你忽然就能领悟,风原来真的是可以醉人的。 身在湖中,倚着船舷,视野的开阔,让湖光山色也一下子便生动起来。 由于地处松花江的上游,没被污染的湖水流光如镜、清幽剔透,两岸山形秀美,又让你直叹青山果真看不厌,而山间叠幛的树木凝出的那一番浓绿则仿佛要把生命的色彩浸润于你的周身。苍山、碧水、绿树、清风,不禁让人油然生出了一种忘我的境界,美景当前,一切烦恼和忧愁都被抛到脑后。 这时候忽然就想起了诗人海子有名的一句诗:“面对大海,春暖花开”。当年并不大明了,大海上怎么会联想到花开?而如今,面对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果真觉出了语言的贫乏,除了如春暖花开般不住地滋长喜悦之外,真不知还能做些什么。 船上的每个人都显得神采飞扬,而带来的那几架相机也在这时大派用场,镜头前,人人一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喜悦笑容。 船行数十里,掠过数重山,渐入佳境的除了景致,更多的是投身自然之后的心情放飞,久居浮嚣的城市,超凡出尘的心境已是久违。 走得最快的,总是最美的时光。不知不觉中,游船已返航到了岸边。一船人恋恋不舍地上了岸。 岸上的餐厅布置得很简单,不过却是“厅”不可貌相,热情的红石朋友在这里设下的丰盛鱼宴不禁让人对大师傅的手艺另眼相看,说不出名来的十道鱼各具特色,风味绝佳,而其中一盘“江水炖江鱼”更是满口余香,其鲜香味美令人大有红石归来不吃鱼的感叹。餐桌上又是一番推杯换盏,游兴正浓的人们言笑晏晏,面红耳热,倾注着久逢知己千杯少的热情。看来,东北人的豪放不羁,让醉翁之意既在乎山水之间,亦在于浓酒之中…… 算上来回的路程,红石之游不过三日,然而短短的谋面,留下的却是长长的记忆。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那眉眼盈盈处的白山湖,烙在记忆中的是意犹未尽的欢畅,是乐而忘忧的快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