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经受长白山黑风口急风的考验-长白山游记

[游记]经受长白山黑风口急风的考验-长白山游记

2007-07-16    

长白山的黑风口是以“急风”的特点而出了名的,曾测量到的最大的风速达到过13级,而我们这次登山所遇到的风最多也不过是8级左右,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因了这风,而让我们没有观赏到长白天池的美景,虽然有些遗憾,但这一回能尝到这急风的考验,也算是不负有心人了。

上山没多久,就走到了一处叫做“黑风口”的地方,是两山的交界处的一个缝隙,因此在这里非常容易形成较大的从山南侧吹向北侧的气流,形成巨大的风。虽然我不知道这样的大风气候在一年当中会有多少天,也不知道风在哪个季节盛行,可单单从“黑风口”能因此得名而判断出,这里的风是有名了的,而冠以“黑”字来形容,足已显出那风刮起的恐怖状。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大概是不会想象出山坳口写的“黑风口”三字给我们的提示有多么重要。走到山口处,明显能查觉得到极大的气流顺着山坡向北冲来,刮得我们这些本还玩得乐淘淘的人们一阵目眩。但报着“即来之、则直前”的信念,还是对那风的威力置之不理。

经过黑风口后,越向山上走,会发现弯弯曲曲的山路越是干干净净,只有一层薄薄的雪沫儿在路面上滚过,这与我想象中的漫山被白雪覆盖的景象迥然不同了。

后来才悟出,就是因有了那风,而没有给雪得以在路面上、山坡上停留的机会。落下一点,吹散一点,雪只能无助地去寻找其它可以安身的避风港,而在被风掠过之处,剩下的只有冷。

在风最大的一处弯路上,我们被吹得东倒西歪、寸步难行。即使是伴在我身边的朋友同我说话,都是要扯了嗓子喊出,才能让声音不至被急风那么快地“刮走”。由于山势陡峭,盘山公路都是顺着山脊修的,公路两侧自然是陡峭的山坡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一行几人会手挽手并行,有时也会借助公路边的隔离桩做可攀之物,共同抵御风的袭击。

风,无情地吹散着山体上已留有不多的雪,时不时地连山坳里藏起的小堆雪沫儿也要毫不留情地卷走。从山体的一侧顺着那坡度上爬,横穿过公路,又急急地向山体另一侧滑下。

远远望去,那风带动的雪沫儿流动的景象如同滚滚流过的江河水,又象是仙山上腾腾的云雾。若不是自己因风而使站立太困难,那么我定要驻足摆张八仙桌来,邀执友同歌,品一杯美酒……

路是顺着山势修的,于是也就不愧那“山路十八弯”的比喻。在蜿蜒曲折的路上走了没多久,便搞不清楚自己面对是何方了,只能从风向的转变来判断自己行路的大致走向。风刚才还是迎面吹来的,于是顶风而行、身体前倾、低头奋进、举步为艰;可是当刚刚转过一个路弯儿时,风又从后背推搡过来,这样的感觉倒也不错,我完全可以将计就计地挺胸昂头,阔步前行。

走过了一弯又一弯后,也小小地总结出了些行在风路上的经验,只要控制住自己的步幅与步速,不要被迫让风“传授”给你“前仆后继”的功夫就行了。

越接近山顶,风速越大,能见度也越低了。经再三考虑,还是准备放弃去看天池的计划而向山下撤退。回头路经“黑风口”又一次细细琢磨了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的独特的气候,不禁要为人们给此地起该名而赞叹,因为的确在“黑风口”以下就没有什么吹起的大风了,整个山好象又恢复了那份宁静与安详。

原始链接:http://www.woaicn.com/jilin/18507.html
转自:23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