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阆中古城印象 |
[游记]阆中古城印象 |
2008-05-22 sina.com.cn |
古城区不准行车,于是来来往往的是行人,是自行车,三轮车;古城区很安静,有几所学校,所以常常可以看见穿校服的学生,听见他们的读书声和嬉戏声。就这样的古城阆中,就这么的自然而然,就这么的原滋原味。古城没有街灯,晚上穿行在挂满红灯笼的古街道,仿佛在穿越历史的河流。偶尔有自行车叮当而过,古城的夜晚显得格外安宁。 阆中古城里几个大户人家的宅院很是气派,有杜家大院、秦家大院、孔家大院,尤其是杜家大院,现在里面改成的客房标间就好几十个,那当年能养多少房姨太太啊。平民院落里数张家小院最有味道,一株干枝梅在天井正中开得正盛,几乎占据了天井的全部空间,四周是主人收藏的各式明清家具。 阆中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在街上时时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热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有众多的收藏家,还有历史上众多的杰出天文学家。小小的古城,我看见好几处个人收藏品展览,听见好多人介绍和天文学家有关的街名地名和历史故事。个人收藏品的展览是为了展示和分享收藏家的成果和快乐,据说你可以在双栅子街3号听张先生一家讲他们收藏的乐趣,你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文化和艺术的种子在这里是怎样深深根植于人们心中。甚至于现代专门收藏毛主席像章的一对乐山夫妻也把收藏的几万枚像章从家乡运到阆中滕王阁免费展示。 落下闳,西汉天文历算学家,参与创制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太初历》,沿用了2000多年,完善了古天文学说浑天说,比张衡更早,是美国哈佛大学承认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文学家之一。 阆中锦屏山不以宗教仙山闻名而是以他名扬天下的。还有任文公,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记载日全食的人;还有周氏祖孙三代天文学家,还有。。。。。。 我不知道丽江、平遥在对外开发旅游、修缮古城之前是什么样子。也许他们因为交通的不便反而得以保存。阆中位居川北要道,政治、经济和建设的步伐一点也不缓慢,所以成就了独特的阆中古城。在和当地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我知道这已经不是那个完整的古城了,那个完全体现古代城市风水学说的古城结构已经不全,那些古城最最美丽的院落已经不复存在。 必须承认,无论古城多么古老,无论街道房屋有多少年代,生活在里面的人们却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一分子。无论怎样我们都得接受这样一个真真实实的古城。尽管她不完美。 顺着一条长长的街面,(古城区是不准走汽车的),我们走到了西头,是座张飞庙,始建于一千七百年前。三国时,驻守荆州的关公被害,刘备发誓报仇,当时驻守阆中的张飞在打算领兵出发的头天晚上被两部下割下了首级。刘备以帝王规格在这里埋葬了张飞的尸首。 祭祀张飞的祠庙屡毁屡建,但在庙后那座巨大的坟堆,据说是因神灵的庇护,至今未被盗过。 老城的北面是另一古迹“贡院”。里面以图片和文字形式详细介绍了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考试形式和内容、考场纪律等等,列表登载了科举取仕一千三百来年全国各地的状元名录。北面则是考官办公室,西边是几个考场的样式。 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行动中,四川省内阆中首先归附,因此阆中就作为四川省的贡院。让阆中人引以为自豪的是,唐宋时期,这里出过四个状元。 一是唐朝,阆中连续出了两个状元,竟然是亲哥俩。但考中时又都是七十多岁了,没有致仕,也就是没有当官——年龄太大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01681601000b82.html4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