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博望山游记博望山中国景点库-万山红 |
[游记]博望山游记博望山中国景点库-万山红 |
2007-11-27 supred.com |
朋友打电话来约我去看博望山,我说,我们看的山还少吗?你还没看够?怎么不去看看大海或者草原呢?她告诉我,这个山是个避暑的好地方,而且山上竹绿、洞幽、水秀、石奇。最后,她说我们好几个同学都要去的,她已经是二进此山了。“记住,明早不见车不走,挂了”。真是快人快语。 盛夏的天气,气温很高,坐在开着空调的车里,还是觉得不够凉快。可车开到博望山脚,打开车门,精神就为之一爽。天空虽然还是艳阳高照,但却丝毫没觉得炎热烦闷。这里的空气非常清新,路旁翠竹夹道。密密层层的楠竹,郁郁葱葱,相拥相依。听说这里的竹除了楠竹以外,还生长着甜苦竹、簧竹、斑竹、水竹、慈竹、绵竹、箭竹、紫竹、方竹、金丝竹、人面竹、罗汉竹等十多个品种,可以说是“竹族兴旺啊” ! 顺着竹道拾级而上,我们看到了寿山湖。轻纱似的白雾几乎已经散尽,湖面平得象一面镜子。绿竹青山倒影在湖中,让人分不清哪是实景?哪是倒影?湖水到显得湛蓝。此时,蓝蓝的湖水映着天上雪白的云,平静的湖面映着流云的倩影,亮极了,静极了。突然,几只水鸟从竹林里飞出来,掠过水面,湖面上漾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这几只鸟终于打破了寿山湖的宁静,酣睡的美人湖醒了。 小溪叮咚地唱着欢快的歌儿在崎岖的山谷里流淌,这永不枯竭的溪流,孕育了博望山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瀑布。在“飞雾洞”,泉水从竹林中下泻洞底,成了一道迷人的飞瀑。瀑布和岩石摩擦形成水雾,雾又不断上升,水雾莹绕,似轻烟、似流云,飘来荡去,感觉是人也朦胧,景也朦胧。骄阳当顶了,水雾渐散,阳光直射洞底,变幻出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与飞雾洞的柔媚相比,沧水岩瀑布则气势磅礴,似千军万马,飞流直下。当地人告诉我们,若遇洪水天,瀑布如白龙出洞,声闻数里,就是在几公里以外的龙君庙亦能听见,十分壮丽。 “ 唤雨崖.....,唤雨崖......”,在前面的朋友突然大声喊了起来。一转眼,我们来到一座崖前。“一起喊”,她对我们说。一.二“唤雨崖......”,异口同声。只见崖前串串泉珠便飞花碎玉般扑面而来,晶莹的水花溅在我们脸上,溅在身上,顿感多了几分清爽和快意。没有人躲避,没有人怕打湿衣服,因为这雨是我们自己唤来的,就好象我们都变成了能呼风唤雨的神仙了,大家都异常兴奋。朋友告诉我们,这是因为空气振动所致的一大奇观。她说,“唤雨崖”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种传说是为了缅怀一位为穷人造福的仙姑。如果真的呼灵了,泉珠就会倾注成瀑。所以山里人来往这里,都要对着潺(代替的字)崖水帘纵情呼唤几声。另一种凄美的传说是龙王之女与博望村民相爱的故事。因为神仙不能和凡人结婚,龙女失恋后,就经常站在崖前呼唤心上人。“连呼三声雨就来”,便是龙女对爱情的感应。传说归传说,可龙女对爱情的忠贞使我感动得肃然起敬。 竹林里,天上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草丛在润湿中透出油油的绿意。我们来到了“旋孔田”,这是由三面梯田环抱成的低洼水潭。潭中有大小不同的几个石峰形成的石林。石林中间有花、有草、有树、有竹,与水共生成了一个天然的精巧盆景。这时, 兰花、鸭儿花、玉簪花和一些在城里难得一见的野花,开得正鲜艳,散发着缕缕清香,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这些花、草、树、木、蜂和蝶以及正在扬花的稻谷倒映在水中,仿佛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我象是被这诗情画意粘住了脚步,久久不能移动。 如果说博望的水使我们美不胜收的话,博望的石也会给人耳目一新。象狮、象虎、象龙、象驼、象马,栩栩如生。尤其是那响鼓石,用手一推便摇动,用木棒敲打,咚咚如鼓声,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擎天柱约六、七层楼高,亭亭玉立,上面长满花草、苔藓;虽不甚分明,有如剪影的一排巨佛,居高临下的望着人们,使人顿生虔诚。 瞧,这里的石头真奇啊!原来我们来到了“书箱岩”。只见四块形状如精装书的巨石,整齐地竖立在一起,近处又有三块形状同样大小的巨石与之正侧相反,“颠三倒四”地躺在那里。远处,四块重叠平置的石头,恰如四本巨书,博望人叫它“四卷天书”。我们在这里一面休息,一面津津有味地“读”四卷天书。距“四卷天书”三、四十米处,颇有立体感的千页崖,似雕塑家用刀镂刻的版面,崖有多高,书就有多厚,象极了用石铸成的万卷书。据说这里是博望山龙君爷读书的地方,那时没有纸,书只能用竹片和木片制成。时间长了,读的书多了,积在一起就不计其数。除常读的“颠三倒四”和“四卷天书”外,其余的就放在箱子里,置于了岩头。 博望山的地下有数不清的溶洞,不仅多而且幽。地下迷宫“风洞”,小巧玲珑,水凉透骨。分上下两层,上层是钟乳景观,数以万计晶莹剔透的钟乳石,或挺立、或垂吊、大如塔小如针,洁白透明,百态千姿。还有空心钟乳,只要用石块轻轻敲打,就会发出金属的声音,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悦耳;下层是阴河,水面很宽。我们在下层进口处划小舟溯流而上,在彩灯下观赏由钟乳石形成的“玉景长廊”,还真有点冰城观景的味道。船到了尽头是一个通天的洞,四壁藤蔓丛生,从水面看倒映在水中的洞口,给人的错觉是深不见底,其实这里的水并不深。许多蝙蝠吊在洞顶,悄无声息。朋友把手一拍,洞顶就变得热闹起来,有的在叫,有的在飞,有的在拍翅膀。 往高处走,山路渐渐陡峭起来,我们手拉着手,攀着乱石,气喘嘘嘘地爬上了博望山的主峰--“黑帽顶”。1180米的海拔高度,在连绵起伏的小丘上显得一峰高峙,巍巍挺拔。站在峰顶,心在不停地跳,腿也在颤。俯览足下,茫茫竹“海”,看不见楠竹的主干,只见密密层层的竹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目之所及,好象是用绿色渲染,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那深的、浅的绿色,明亮地照跃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生命在颤动。微风吹过,绿波荡漾,一起一伏,向天边涌去,好象要融人云层。 朋友告诉我们, 博望山漫山遍野全是竹,惟独主峰是树。树是深绿,竹是浅绿,于是象戴了一顶黑黑的帽子。这郁郁葱葱的树叶,纵横交错,好象是蔽日的帐篷。山里人说“黑帽顶”是他们的晴雨表,他们出门都要看看“黑帽顶”上空有没有云雾,如果有,天必然要下雨,最好在家呆着;反之,则可以放心大胆地出门。 一路上,博望山的另一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所到之处,满目“绿 ”。绿草、绿竹、绿山、绿水,一如在绿色里倘佯,我甚至感觉连呼吸的空气也好象变绿了。不知不觉,夕阳已经西下,只留下了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我们不得不返回。当然免不了频频回顾,连声赞叹。回到了住的地方,热情的主人端上了嫩嫩的煮包谷和饭菜。哇!每道菜都没离不开竹--当然不是在吃竹子,而是被人门称为“玉楠片”的竹笋。炒的、烧的、蒸的、煮的、凉拌的,色味俱全。竹菜大饱了我们的口福,一会儿,包谷和菜都吃得精光。饭后,我们一边喝着清甜的竹根水(无污染的天然矿泉水),一边听健谈的主人聊天。他说,博望山可以说是物产丰富。除了生产优质的玉兰片外,还盛产竹参、多种食用菌和蕨类等绿色食品;中药材山中随处可采,其中天麻、山药、朱砂莲、三七、黄莲、杜仲、最为名贵;动物类有野鸡、野鸭、野兔、岩鹰、白鹭和好几种蛇。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山里的资源运不出去,博望人的日子过得很苦。现在好了,自从通了公路,有了开放政策,他们伐竹取材,综合利用,加上旅游业(博望山是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山里人富了,竹林里的小洋楼多了,给博望山增添了新的景色,增添了愉快的欢笑。主人还骄傲的告诉我们,博望山的子孙在北大、哈工大以及其它高等学府读书的人不少。看来,博望“山灵人杰”,还真是名符其实啊。主人又说,在博望山南面还有世界稀有的侏罗纪植物,在地球上已基本绝灭,被科学界誉为“活化石”的梭罗树,而且生长极茂密,总量在二万株以上。 我们都觉得很累了,但是朋友告诉我,博望山还有很多地方我们还没有看到呢,我们决定明天早起,去看“梭罗树”和没有看到的其它美景。 夜深了,月光淡淡的,楠竹的芳香伴着清风吹来,直沁人心脾。一阵困意袭来,在蛙鸣和竹涛的絮语声中,我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
转自:http://www.supred.com/zscenery/topic-tid_22477.html48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